《盗墓诡事》:第69章 牛尾

 

------第69章 牛尾------



父亲与我,便是三爷的后代。据说这三爷是七公子的独苗,而三爷身下也仅有一名子嗣,远不及其他几位祖宗那么红火。

于是,三爷在病重之际,将儿子叫到床前。吩咐道:咱们一脉人稀式微,这样下去列祖列宗终究在九泉之下难以瞑目。你们做晚辈的,一定要给我好好的选个阴宅。咱们不求升官发财,但求人丁兴旺。这个穴眼,可万万的不能马虎,将来我们一脉的兴衰运势全靠着它了。

这三爷的儿子也不含糊,磕了几个响头之后便下山去找能人看坟选址。不仅如此,还担心被些江湖无赖骗取钱财,耽误了祖宗的大事,接连寻到了三位城中的风水先生,力求万无一失。

谁知,这几位风水术士在看过三爷的生辰八字以后,一致的给出了这样的结论:三爷一脉之所以人丁不旺,是因为居住的祖宅大有问题。

其实说是祖宅,真是太过抬举了。其实便是指成片的窑洞。

都说靠山吃山。住在黄土高原的人们,不仅吃山里的,也住山里的,省去了挖地建宅的烦恼。

直接选个距离水井较近的地方、一处高耸坚固的土坡,便可以就地向内挖出一方窑洞。窑洞里面抹上泥灰,地上再砌上火炕,便可以红红火火的过上小日子了。

三爷一辈只有兄弟四人,当时建这窑洞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讲究。但等到三爷下面这一辈,其他几位祖宗身下的男丁可就多了。

分家之后都要自挖窑洞,等这些窑洞装好了门板,门前围起来院子,就成了气候。

这些个窑洞的排列形状,用风水先生的话讲,是一个后天形成的黄牛形状。

这头“黄牛”横卧身形,坐西望东,守望漫坡梯田中的粮食收成。形态寓意,均为旺族之兆。

这村落的形状,本是浑然天成的一件好事,却偏偏只苦了三爷一脉。

原来,三爷家中的两口窑洞,正好位于牛尾的位置上。

由于这是一只“卧牛”,牛尾下垂直接地气,阴霾之气远胜纯阳,故人丁难以为继。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须要做到两件事情:首先便是将窑洞做些文章。其次,才是在村落牛首的西北方向,寻一处地气充盈的坟址,将三爷的灵柩入土为安。

风水先生们一致认为,阴宅之穴易点。取黄牛寅时便起身耕作之意,尸骨埋于东北方向,有引牛起身,人丁走旺的效果。

但这窑洞处的文章便难做了,三位先生各有不同的高见。

第一位先生直接建议将窑洞封了,另建一处。自然三爷家中上上下下都极力反对。

第二位先生说要在门前院内建一座瓦顶祠堂。瓦顶砖墙的建筑不同窑洞,能将阳气尽数积攒在祠堂之内,化解阴沉地气。

而最后一位风水术士则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用这么为难。只要按照老夫的指点,一日之内,这卧牛的尾巴就能翘到天上去了。

看到这些江湖术士都是胸有成竹的样子,三爷家中上下稍稍宽心了些。

但这可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计,是万万马虎不得的。

家中很快按照先生所言,找来同辈兄弟帮忙,在前院垒砌三面砖墙。

为什么是三面而不是四面呢?原来,村中各家院墙都是泥土草转堆成,既高大又结实。

这祠堂便是依着土墙而建,因此仅仅垒砌三面即可。几日的功夫,祠堂已经初步成型。在这几日里,家中便已经为病重的三爷置办了桐木棺材,还有上等的寿衣。先行在祠堂中供着,以防三爷突然仙去。

家中说既然祠堂已经建成,还请那另外的那位风水先生直言:他那让“牛尾上天”的妙法又是什么?祠堂与妙法,双管齐下。岂不是更加保险?

谁知那位先生笑而不答,却说这件事情说来极易,做起来却还要挑个合适的日子。祠堂里面棺材入位,要等到之后七天的头上,才将自己的妙法公布实施。

家中只好依了先生。

几日相安无事,除了三爷日渐微弱的鼻息,恐怕眼看就要不成了。

到了棺木入堂的第七天夜里,说来奇怪。窑洞中本是烧热的火炕突然就灭了,阴冷阴冷的。

这种冷可不是渐渐的冷了下来,而是忽的一下,好像这整整一夜都没点过火炕一般。

全家人都可以将就一晚,但三爷这弥留的身子骨可将就不来。眼瞅着气息就要断了,浑身不住的抽搐。

这可吓坏了一家老小。又是重新生炕,又是给三爷加上被褥,直直忙活到了天亮。三爷终于这才缓过来。

全家人此时顿觉欣慰:眼看三爷六十大寿将至,怎么也要熬过这样一个吉祥的日子吧?

老人挺了过来,是件好事,可是再看前院,大家傻了眼。

那祠堂的三面砖墙竟然不见了。连个砖瓦的渣滓都没留下,只剩下孤零零的桐木棺材躺在院墙边上。

这一变故惊动了全村的老小,大家纷纷指点,说是阴鬼来索命啦,非要收了三爷不可。

正当一家人手足无措的时候,那位自称有妙法的风水先生不期而至,不慌不忙的帮助三爷一家散去了围观的人们。

之后悄声告诉道:修建祠堂,确是缓解不详风水的办法。但这牛尾死巷之中,除了阴沉地气以外,还有另外的不详之物。

说罢便领着一家老小查看棺木周围,地上遍布宽大的不规则印迹。

先生一指这些痕迹道:这可不是村民们所传的阴鬼移墙,而是些动物留下的痕迹。

然而,先生却没有给出更为合理的解释,只是让家中去备几十株椿树树苗,并在当日就栽在了院中。

在先生的安排下,全家人就这么守在窑洞中静静等候。

再次入夜,火炕的温度并没有如前晚一样骤冷。但院中全传来有如锯木的声响。

透过窑洞的窗棱,大家看见了昏暗月光照射下,院中地面星星点点,有无数细小的光亮缓缓移动,好像是那些冥界的小鬼,睁着眼睛爬出地面。

三爷的儿子手持钢叉,想要出去一探究竟,却被风水先生拦了下来,让其等到天亮。

全家人提心吊胆的熬过了这个晚上。等到天亮之后,这才来到院中。满地布满了不知名的小虫,这些小虫见到太阳,已经迅速的干瘪下去。就像是小鱼的鱼干一样,平铺在地上。

风水先生命人将这些虫子的尸体搜集起来,堆成一个山包模样。之后撒上不知名的药粉,一把火点燃。

火光颜色不同于往。低矮漆黑的火焰,片刻之间就将虫干化为灰烬。

风水先生并未停手,而是让人将昨日种下的几十株椿树,尽数起出。

众人铁锨入地,椿树根部附近却好像扎到坚硬的岩石,不动分毫。

于是只好合几人怀抱的力气,生生的将树根拔了出来。

等到树根离开地面,众人发下那些树根上面挂着乳白色的扁圆肉瘤,大小不一。但即使是最小的肉瘤也有花盆大小。

细细的看去,这些肉瘤还会缓缓的蠕动。

风水先生让大家用柴刀小心的将这些肉瘤从树根处砍下。

几刀下去,肉瘤一点事都没有,椿树却从根部折断了。

那些扁圆的肉瘤,将树根团在里面,卷成了一个长条形的卷筒状。

风水先生将这十几个“肉卷”用脚踢到一处。并取过一直烧火用的铁钩,勾住“肉卷”的中间,将这怪东西展示给全家老少。

只见这肉卷中间密密麻麻的都是细小的利爪,就好像是海水中的水母海葵一般,几乎全部钉入椿树的树根之内。

先生此刻方才解释道:牛尾巷中,阴气沉降不假,但这只是局部的现象。窑洞的后山土岭上面寸草不生,显然是另有原因。

随后一指这些乳白“肉卷”道:这便是其中的蹊跷。

加上之前烧掉的干瘪黑虫,这些都叫做“地蚨”。此种动物生活在深深的地下,靠吃进泥土生活。

“地蚨”的胸前生有数百只利爪,这些利爪便可以挖掘泥土,瞬间让身体移动。

此物仅生活在阴气富足的地方,越是阴气重的泥土沙石,它们越是喜爱。这牛尾巷的地下深处,这几年间早就成了它们的巢穴。

这些“地蚨”如果不除,将来无论采取何种手段消除阴气,都会对它们产生影响。

因为随着阴气渐渐的从地下拔除,它们的巢穴会向上蔓延,将窑洞下面蛀成空洞。等到那个时候,整个窑洞都会整体下沉,可能三爷就要家毁人亡了。

再说那几日前建成的祠堂,三面围墙都是用外面拉来的砖瓦垒砌,这些砖瓦的密度远胜于草泥土墙,于无声无息中便将地底的阴气拔出一些。

而这些汲取了阴气的石砖,便成了“地蚨”最喜爱的食物,它们成群结队的涌出地面,一夜之间便将砖墙吃了个干净。

地面上那些类似于人类足印的巨大痕迹,便是这种乳白色的特殊“地蚨”作为。

这便是万只“地蚨”方才出现一只“蚨王”。“蚨王”力大无穷,且能够繁殖后代。因此,铲除“地蚨”,便是要将里面隐藏的“蚨王”尽数杀死。

风水先生早就算到这些“地蚨”仍在地面附近,此时才命众人种下几十株椿树。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51708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70章 坟------

椿树性阴,对地蚨有着致命的诱惑。

然而这些椿树树皮之中,含有一种白色的汁液。这些汁液让地蚨的虫足在接触之后变得肿胀,从树皮之内难以取出。

这样,便能将所有的“蚨王”一网打尽。

看着这些乳白色的“肉卷”,风水先生兴奋不已,接着道:这些“蚨王”另有妙用。

说完便在院中架起一只铜盆,底下支起高高的玉米枯杆。点起火将这些体型巨大的“蚨王”反复蒸煮。

说来也甚是奇怪,这些乳白色的“蚨王”几个时辰之后,竟然化作了一盆浆糊般的浆液。

风水先生一点都没有糟蹋,全部涂抹于那口置于院内的棺材之上。

此事完成,已是又过了一天。

次日,先生亲自走到田间,将牛尾巷东北角的坟址一步一步的丈量出来。划出了七尺见方的所在,命三爷的家人,在三爷仙去之后,遗体一定要落在这片区域的正中位置。

不仅如此,入葬之时还要确保尸身正南正北的方位,一定要头比脚下高处三寸。左手一只玉壶,右手一只铜笔。如此,便可以保日后三爷一脉人丁兴盛。

事情至此,本该尘埃落定。谁知,平日里藏在地下的“地蚨”被尽数移除之后,三爷的病情却有了起色。不仅扛着身子过了六十大寿,还多活了一年有余,方才正寝。

入葬的时候规规矩矩按照先生所言照办,此事自不必说。

几十年后,先生点出的阴宅效果便已经显现。到了几百年后,三爷家中这一脉,竟然兴旺的抵过其他几位祖宗之和。

这便是家中相传的故事,我早已经熟知了。

但这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祖宗墓穴,又惹下了什么麻烦,非要此刻移开不可?

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屋内的争论却更加激烈了。

以几名表叔为首的一伙人已经嚷嚷起来,说家里祖宗的坟,怎么能说迁就迁呢?祖宗死后保佑我们一族人丁兴旺,这么做便是大逆不道。

言下之意是坚决反对。

父亲却力排众议,大声道:你们难道还没有发现么?尤其是这十几年内,咱们这一脉家族败落成什么样子?祖坟的位置虽好,但现在已经有了变故,变成了影响咱们基业的心腹大患,已经到了不改不成的地步了。

二表叔忽的一声从椅子上弹起来,恨不得要与父亲挣个脸红脖子粗。

屋内的另一角落,突然站起来一位我从未见过的青年男子。

这名男子三十出头的样子,瘦瘦高高。一头长发遮住了半边脸孔,露出的一只眼睛漆黑明亮,炯炯有神。

这名男子先是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接着道:移动张家三爷的祖坟,的确是件大事情。之前我受人之托,已经看过了如今的坟址位置,东边的土坡被近些年的雨水冲出一道壕沟,整体墓穴的结构向西偏移,早就改变了此处的地气。人丁兴旺之说,恐怕早已经不灵验了。

顿了一下接着道:况且,此处的坟址即使经过整顿,也已经不算是很好的风水了。因为此处阴宅并不利于聚财。张家也算是咱们当地的大家族,我想,任何一位张家的朋友,也不愿意自己以后世代受穷吧。

屋内顿时鸦雀无声。看来,这个财运的诱惑,是谁也抵不过的。

二表叔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何对我们家里的事情这么清楚?

父亲朗声道:这位先生便是现在太原城里最为知名的风水大师。

二表叔愣了一下,说道:这么年轻的人,怎么就成了风水大师了?该不会是想骗钱来的吧?

长发男子微微一笑,报了一下双拳,说道:在下穆南迪,受朋友之邀为张家帮忙而来,这次自然不会取去分文的。

说完,那只从发丝间露出来的闪亮眸子,径直的看向我这边。

我浑身一激灵,似乎那眼神能够望穿我的心思,让人胆寒。

我连忙躲开这道目光,却发现身边的老舅正面带微笑,轻轻的点头。

父亲此刻说道:穆先生虽然年轻,却早已在太原成名。你们肯定知道南城的建材大亨马铨吧?两年前,穆先生为马老板的父亲选了一处坟址,仅仅安葬两年的功夫,马老板的生意就已经翻了数倍。

在座的人中,听到父亲这几句话后纷纷惊叹无比。有人还说道:确实听说过马老板非常信这一套东西。而这马铨为父选坟的事情,也早已被生意圈中传的神乎其神。

这样一来,二表叔就不说话了。

穆先生接着道,那些坊间传闻有的时候言过其实了,不足挂齿。张家的一位亲戚与我乃莫逆之交,因此张家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必当效犬马之劳。明日是个合适的日子,如果大家愿意信我一次,我可以在三爷坟前证明自己所言。而那片数百年的风水,也早已到了该去破除的时候了。

众人面面相觑,此刻虽仍有小声议论,却已经没人再全力反对了。

父亲见到效果已经答道,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看了看穆先生,转而又看了看老舅,说道:如果大家都没有异议,明天一早咱们就出城回到村中祭祖。

又商量过几句细节,家中的这些亲戚方才散去。只剩下我们一家,还有老舅与穆先生。

父亲一改往日的严肃表情,拉住老舅的手道:小武啊,这次多亏了你帮忙啊,不然又怎么能请的到穆先生啊。

老舅却不以为意,笑道:姐夫说的是哪里的话,都是自家的事情。

说完便与穆南迪攀谈起来。随后,二人先行离去,想必是另找了一个地方详谈。

母亲走到我近前,问了些最近的事情。

我拿出准备好的一万块钱交到她手里,让她不要为我担心。并且告诉母亲在北京的生意日渐红火,不要牵挂。

第二天上午,楼下驶来了一辆金龙客车,家中的亲属尽数登上。

而我那台绿色吉普上面,则坐上父亲与老舅,还有那位坊间传闻神乎其技的穆南迪先生。

一路上,我的这辆车在前带队,出了城几十公里,便驶进了农村的地界。

农村之中的祖宅已经好几年没有来过了,毕竟绝大多数的亲属都已经迁到了市里生活。

我的印象里面,车子是开不进村里的。每当回村祭祖的时候,只能将车停在村口,然后步行进入田间。

而此次却发现,村中拆除了一间牌楼以后,水塘边上多了一条宽敞的大路。别说一台车子,就是这回包下的金龙客车,也可以大大方方的驶进村内。

我想了一下已经猜到,这几年父亲与二表叔一起筹集资金,便是为了修建这条村中公路,旨在帮着仍在村中生活的同姓族人发财致富。

原来,迁祖坟这件事情,虽然二表叔已经数次与父亲有了争执,但关心村中事务的那份心意,是一般无二的。

我们这次祭祖,可谓是声势浩大。村东与田间的相接处,早已支起了一处香堂。列位祖宗的牌位,也从各家的祠堂中请了出来,按照辈分排在香堂之中。

手臂粗细的九支银台蜡烛,即使然绕整整一天,也仅仅少去三分之一而已。

按照规矩,除了上香叩首,还有两个最为重要的步骤是绝不能少的。这便是送银钱与滚枣蛋。

在灵堂的上风口,专门有一处铁锨挖开的沟壑,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圆形,只有下方开了一个小口。

无论是给先人烧去金银元宝,还是五彩冥币,再或者是现在流行的什么纸麻将、纸糊小汽车,都要放在这个圈中烧掉。

烧去的时候还有讲究,一定要先点起几张冥钞,放在圈口之外。意喻送给往来的小鬼,守着冥界的那些穷鬼恶煞,不要来抢我们给祖宗的心意。

此外,便是不能有未烧尽的纸灰。一定要用铜棍整理彻底,否则火一旦熄灭,这批钱财便算是穿越阴阳的时候失败了,没法送到祖宗手里。

说来也怪,今天本来平静无风,等到各家烧纸的时候,却来了一阵歪风。

这风打着旋的席卷而来,将圈中的烟灰刮向了不远处的坟头方向。直看得我们暗暗称奇。村中岁数大的长辈都叹道:是祖宗亲自过来收钱了。

另有一事也极有地方特色,便是那滚枣蛋了。

只见二表叔从包中取出了十几个黑黄的“馒头”。这些馒头比平时饭桌上的要稍小一些,而且更加滚圆。

馒头中间另有洞天,填着以红枣为主料的好几种馅料。外面裹着鸡蛋面,用慢火烤制。我记得小时候还曾经吃过,这枣蛋可真是美味无比,远胜于端午节的粽子。

可是,此刻这味道绝佳的点心即将要入土为安了。

我们上过香堂,烧过纸钱,便依次走到三爷祖宗的坟前摆放供品。

如今的生活水平远强于过去,早就不仅仅是福禄寿喜四款糕点。而是各显其能,什么好吃做什么,什么油水大带些什么。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一大家子的人们,平时来往有疏有密。好不容易才有齐聚的机会,还可以展示孝道,自然所有人们都不会放过表现的。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51708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灵异小说 《盗墓诡事》

作者:猪月月
最后更新于:2017年04月05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盗墓诡事”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51708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