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钱倾天下》:第十八章 外公

 

------第十八章 外公------



“哎呀,小虎,怎么还带东西来?”王猛的外婆连忙把王猛手里的水果抢过来放下,伸手又想去够那一箱子茅台,却给王猛挡了回去。“外婆,这玩意可不轻了,我自己来。”说着就将一箱茅台放在了五斗橱旁边的地上,拍拍手进了客厅。
客厅里除了他的外公里外还有三个人,这三人中有一人刚才给王猛开的门。
王猛拍拍屁股坐在了沙发上。
王猛的外公叫李书勤,在市教育局挂职,目前任市第九中学的校长。说起来李家也算是地地道道的耕读传世的书香门第。祖上永乐年间举子,后有子孙中了三榜进士在楚地任知县,随后世世代代都生活在楚地。明末清初时家里糟了劫难,万千广厦、金山银海都如泡沫般散尽,所幸后代贫苦之中不忘读书,在乾隆年有子孙再次考上了举人,又一次起家。
民国时因为军阀混战,曾到沪上避难,随后十数年间混战不止,李氏家族在沪上一直待到了解放,才回到了楚地。解放后李氏将自己千亩田地和大宅都捐给了政府,政府爱护李氏家族的诚心和心意,又考虑到当时李书勤本身文化水平还算不错,就让他自己解决一部分,政府帮忙解决一部分,在祖宅基上办起了民办学校,后来几经波折,民办成了公办,不过李书勤依然是学校的校长。
以前的民办学校,现在的第九中学,省里面可能算不得最顶尖的,不过在本市绝对是前三。一来李书勤对教育比较在行,更兼得他交友广泛,在沪上时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这些人也为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总之现在的李书勤,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名下弟子中有数十人考上了平北大学和清池大学,在本市教育界中也算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李书勤见到王猛来,只是点点头算打过招呼,见王猛不请自坐,他心里就不是很快活。想一想也是,怎么说都是个老大老大的文化人,生个女儿居然被乡下的粗鲁汉子给骗了去,十几年的教育都化作了灰土,难免要心生怨怒。既怪自己的女儿不争气,喜欢谁不好偏偏喜欢上了一个粗鲁汉,还未婚先孕替他生了儿子,又怪王学军,一个大老粗不识时务勾引他女儿,坐下败坏门风的事。连带着,王猛也就不讨老人家喜欢。
老人家并非只有李湘君一个孩子,不然早就气死了。
“今天这么闲?马上就要上高三了,没事在家多看看书,总比出来到处野要强得多。人总要多学一点知识,知识越多人的教养也就越高,气质也就越好。修身养性,说的就是要多看书,看好书。”李书勤一张嘴就是教训,早起他自己就是老师,也就最近十来年从老师的岗位上退下来,专心做校长,可是训斥人的话却没有丢下,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三个成功人士听了不仅乐呵呵的笑起来,当时他们上学那会,李书勤差不多也都是这么训他们的。
王猛虚心的点了点头,说道:“外公说的不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个道理我懂,您说的对!”
李书勤眉头一皱,看似是顺着他的话,其实王猛在这里给他一记软钉子。他刚才说要多读书,王猛却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是在为自己辩解,告诉他出来野并不比读书差。可要是说这句话说的不对,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就显得自己小鸡肚肠,可要是认了这句话,这无异于自己啪啪啪的打自己的脸。
李书勤眉头一拧,冷笑一声说道:“读万卷书不如阅人无数,我从55年开始搞教育,到今天三十九年,见到过无数的学生。有好,也有坏,有人天赋好但是用错了地方,结果人生后半截黯淡无光。有人天赋不强,却努力苦钻,一样前途无量。学习这种东西,不进则退。”
三个年轻人坐在那互相看了看,都忍不住笑了出来,这爷孙两人说话还这么有意思,各种机锋隐藏在话里,不仔细的逐字想一想还真想不出个道道来。
李书勤心里也是万分惊诧,要知道王猛小学还留过级,平时李湘君回来闲聊时也说王猛成绩不是太好,可偏偏一句话就能顶的他差点喘岔了气,也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碰巧。
王猛哈哈一笑道:“钱塘江上潮信来,您怎知道谁是我。我是王猛,我就是我!”
李书勤一愣,沉思了片刻摇了摇头,这句话显然出乎了他的意料。他本想借着自己的经验教训一下这个小子,让他知道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没想到反被他教训了。虽然心里不太舒服,这小子一点都不知道好歹,可是隐隐又觉得有那么一丁点的自豪。这一丁点的自豪感从哪来?只有李书勤自己知道。
“除了瞎说就是胡说,诗句也是你想改就能改的?”李书勤语气不悦,不过脸上到看不出生气的表情,他端起三才碗吹了吹茶面,拨了拨茶叶,抿了一口茶汤在嘴里,翻滚几下才一口咽下,脸上立刻露出舒服的惬意。“说吧,今天来有什么事?”
王猛暗道这对口号终于算是对完了,虚擦了一下额头,笑吟吟的说道:“外公,我求您个事。”
“什么事?犯法违德的事情我不做。”
“哪能呀!”王猛连忙端起茶壶给李书勤的茶碗里续了半杯水,说道:“是这样,我注册了一个公司,可是少一个经理人,您是校长,刚才您也说阅人无数,不知道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个?”
李书勤一愣,随即一股无明业火腾的从脚底升起。你说一个好好的学生不去好好学习,还注册公司,这是要搞什么?一定都是王学军,那个掉进钱眼里的暴发户搞出来的事。可还没有等他爆发,王猛就继续说道:“我这个公司主要的业务就是教人使用电脑,并且安排了两个研究生和一个硕士给来学电脑的人免费上课。人挺多,可是我还要上学,不能总在店里面,这不就求外公来了,求您给我推荐个能掌舵的人才。”
一句话,如一桶冰水,让火冒三丈的李书勤冷静了下来。
他摸了摸花白的胡子,斜睨了王猛一眼,都不带用正眼看。想了想,说道:“你搞得这个事情我在报纸上看过,牵扯你太多的精力就是不好。你要记住,你是个学生,以学习为己任,不要搞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小侯,你提点意见。”
小侯叫侯超凡,中央大学文史系去年的毕业生,现在一家台资企业里当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也算能吃得开的角色。
侯超凡对王猛的这个公司产生了一点兴趣,不过也仅仅是一点兴趣罢了,他想了想说道:“现在的市场态势很难说得准,大家都在观望,其实很多的国企人才都有心思下海,可是又怕下来了就再也回不到陆地上,所以都在等一个时机。现在这个阶段想要找到满意的人才,要么你做的非常有前景,要么你非常有……”侯超凡食指和拇指碾了碾,做了一个数钱的动作。
这时旁边一人插话进来,他说道:“我觉得你……小王你想找经理人,最好不要从现在的国企找,他们这些人毛病多的很,一不小心你和你的公司就能被他们玩坏。上次我和省某配件公司谈业务,他们经理一开口就问我有多少个返点,你说这种人哪能用的放心。”说完气吁吁的灌了一口茶水,一脸不快。
王猛听了点点头,这个时候市场非常的混乱,明目张胆要好处要回扣更是明目张胆。他还记有一次去饭店吃饭,要求进包厢,当时服务员就说包厢属于公款消费,如果不足六百需要补足六百。一句话让那时候的王猛灰溜溜的跑出了饭店,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去过那一家返点吃饭。
用这种人的确非常的危险,可是……王猛看着这人问道:“抱歉,请问您贵姓呀?”
“我姓张,弓长张,张一元。”
“原来是张大哥!”王猛顺杆子就往上爬:“张大哥,那你给我出个主意呗,好使我给你点子费。”
点子费也算是这个时期流行的东西了,到处都有各种点子公司,其实换到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创意公司。只不过现在的点子公司非常坑爹,他们类似于创意和公关之间,很多时候的出谋划策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用钱公关。一开始时还好,后来几乎要臭大街,也没有什么人再办点子公司。
张一元笑笑,他说道:“其实你可以培养自己的经理人才,从大学招聘应届毕业生,自主培养起来。如果你能等的及,两三年内就独当一面。”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17010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十九章 绝不------

聊天谈话最让人觉得尴尬的事情有两件。
第一件是冷场,说着说着大家都没话说了,问题出在哪也不知道,谈话的彼此都会很尴尬,有一种道不同的错觉。你想,说话都能说道无话可说,如果是一路人,那怎么会没话说呢?
第二件就是有个别人没有存在感,这种事只有到了聊天谈话的结束时才会显露出来。哦,你好,你是?坐在一起很久了居然不知道还有个人,你说尴尬不尴尬?被忽略的因自身缺少存在感而尴尬,而主要的沟通者又因为忽略别人的存在而尴尬。
在坐的三人都是李书勤的弟子,若是用老年间的话来说,那就是亲如父子一般的亲传弟子。若是师父有红白喜事,徒弟红喜要开怀大笑,忙前忙后;白喜要磕头流涕,披麻戴孝。可以入说不是父子,胜似父子。
王猛前前后后加起来四五十岁的灵魂,处理这种事不敢说游刃有余,不过倒也不会犯上面两个错误。
王猛身子一偏,诚恳的看着三人中唯一一个还没有认识的年轻人,询问道:“大哥,您贵姓?”
那年轻人一双似睁开似挣不开的眼睛,微微弯起的眼缝,让人不知道他是笑,还是没有笑。看上去很温和的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不如张一元和侯超凡那样端正,整个人斜靠在沙发的靠背上,双手撘在靠背肩头,翘着二郎腿,很随性的那么一个人。
他笑眯眯的看着王猛,也不知道是笑了还是没笑,说道:“免贵姓周,字舟,舟船的舟,周舟。”
“这个名字倒是很别致。”王猛奉承了一句,起这名字的人怕也是起花眼了,最后随便说了一个。他脑子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嘴里却说着另外一回事:“周大哥是做什么的?”
周舟呵呵笑了两声,斜靠着沙发换了一个坐姿,看得出李书勤和另外两人对此都习以为常。他说道:“怎么,想来摸摸我的底?小老弟,你现在的公司再大一点我才能有兴趣。”
对于这个答案王猛表示非常的遗憾,不过心里倒是有一点点好笑,也没有放在心上。
很快,三人就告辞了。
剩下的爷孙两人都进了李书勤的书房,
李书勤面沉如水,波澜不惊,看不出内心的情绪。他捧着一只狮球,不时吸上一小口。王猛乘机环顾四周,除了书还是书,只有百宝阁上放着七八只狮球和各种茶碗,看得出这个外公是一个喜好喝茶的人。
片刻,李书勤喝了一口茶汤后舒了一口气,才开口问道:“你搞的那个公司,是什么名堂?”
王猛微微一惊,他外公不喜欢他的父亲,连带着也不怎么喜欢他,所以这些年来往的不多,像今天这样开口就问他正在做的事几乎从来没有过。一时间王猛也不知道外公问这话,是单纯的随后一句开场白,还是正儿八经的关心起他的事业来。
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朗声说道:“我注册公司性质的时候注册的是‘鼎盛文化传播责任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几乎囊括了所有涵盖的项目,目前推出鼎盛网吧这一块算是服务性的经营项目,尽量往高大上这一方面靠拢。从92南巡以来,改革开放的步子越来越大,中央高度肯定了改革的成果,高度统一了改革的认识。我不觉得有钱是一种各个层面的贫瘠,未来十年内,钱对于社会和性态的重要性就会被人们重视,未来二十年内钱是肯定一个人社会价值的衡量标准。就现在来说,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这就是大时代的车轮!”
李书勤不动声色,脸面上喜怒不形于色,可是内心满是震撼。他搞教学也好,搞学术也好,其实都离不开时事。从八几年的多次质疑改革开放到92年的路线肯定,社会悄然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可以说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也不为过。李书勤看得明白,是因为他的年纪,他的阅历以及他的学识,可王猛这样一个小孩子,他就怎么能看的清楚里面藏着的东西呢?
要知道即使是现在,还有一小撮人在和主旋律唱反调,社会基层对富有的阶层依然抱着警惕甚至是敌视的目光和态度,很多人乃至到今天,都还不明白我们的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王猛答非所问,他没有详细的说明自己到底是在搞什么名堂,但也说明白了,那就是借着历史滚滚车轮的力量,搭一个前所未有的顺风车。坐在这驾车上,未来能走到哪谁也不知道,后面的路到底是不是坦途也没有人看得见。
其实说来说去最终两个字就能解释——发财!
突然间,李书勤对王猛这个小子来了一点兴趣。王学军那个蠢货就认识字,很多字连在一起他就会搞不清楚,肯定不会是他教的。李湘君这个孩子虽然也有一定的底子,但是从王猛看待事情的高度上来说,她还够不着。
望了望气定神闲的王猛,李书勤心里越发好奇起来。
“会下棋吗?”
王猛一愣,随即点点头,“跳棋还是五子棋?”
李书勤差点被喉咙里“围棋”两个字给呛死,他瞪了一眼搞怪的王猛,灌了一口茶汤,说道:“象棋会吗?”
……
王猛是个臭棋篓子,要说有多臭呢,上来就是两个炮换两个马,能拼就拼,不能拼创造机会也要拼。常言道乱拳打死老师傅,不过在象棋这方面乱拳倒是打不死老师傅的,李书勤最后还是赢了。不过过程吹胡子瞪眼那是必须的,很多时候可以互相妥协的拆招硬生生给王猛逼到你死我活的绝路上。你吃他一颗,他就反咬你一口,最后还是靠多出的一个炮才赢了王猛。
“杀心太重,这样不好,多钓钓鱼,写写字,修身养性藏气才是正道。”看着跃跃欲试再来一盘的王猛,李书勤很果断的将棋盘收了起来。以前对王猛的不满意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浓浓的好奇。好奇王猛从哪里得到了对时事的阅读能力,也好奇他这种杀心能走到哪一步。
其实就王猛自己来说,比其他人先知先觉二十年,若这样还要不断的妥协还不如老老实实做一个寓公。
杀心?
杀遍天下,胜者为王!
吃饭的时候外婆总是给王猛夹这个夹那个,外婆叫贺英梅,历史系教授。她比李书勤要开明很多,也明白有时候感情这种东西爆发了就拦不住,所以这些年主要就是她在两家之间不断的调和。对于王猛这个外孙能来,也是十分高兴。
其实李书勤一家除了李湘君外,还有两个男孩子。一个在沪上什么大国企里任职,另外一个小儿子在德国留学。
李书勤有时候对待一些事比较古板,有时候也不乏开明,这是一个矛盾的人。比如说食不言寝不语,这一条就绝对要遵守,而恰好王猛也崇尚这一条,所以一顿饭吃的静悄悄。
吃完饭外婆拉着王猛的手拉了拉家常,给王猛塞了一百块钱,就放他离开了。等王猛离开后,李书勤板着的脸才逐渐有了神色。他摸了摸下巴,对妻子贺英梅说:“老王家出了个大人才,咱们家以后说不得也得指望这小子了。”
贺英梅疑惑的望着老板,说道:“没发烧吧?你不是最不喜欢小虎吗?今天是怎么了?太阳打西边出来啦?”
李书勤惆怅的叹了一口气,摇头无言。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17010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都市小说 《重生之钱倾天下》

作者:年兽
最后更新于:2017年02月10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重生之钱倾天下”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17010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