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宫门,两重世界

 

“不要低估年轻人的鉴赏力,如果你认为他们接收不到,可能只是因为你不够好。”面对大量各种“速食”的影视剧、综艺...




━━━━━
他们在明清两代的皇宫里上班,朝九晚五从不加班,闲了喂喂有皇家血统的猫,吃着皇家树上的杏儿,还做着只有末代皇帝溥仪做过的事——四下无人在太和殿广场上悠闲地骑着自行车。这美差谁听了不心动?但真要给你,你能做吗?首先,你要可以在这个浮躁不安的社会、这个节奏极快的一线城市里,耐得住性子心,守得了寂寞。
━━━━━
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百年前进行对话的一种特殊职业和特殊生命体验
这部节奏轻快、视角年轻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于1月在央视9套首播,当时并未引起轰动,没想到一个月后,却在网络走红。这一大片红墙金瓦的老建筑,却透着不同寻常的人情味儿。



随着影片中故宫大门的打开你会发现,主角并不是那些精美绝伦的文物,而是这么一群朴实、神秘而又热忱的修复工匠们,让人急着想走近他们的世界。

“原来我们身边还有这样的人,真的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儿。”
在故宫博物院为庆祝90周年院庆举办的展上,王津背着手站在参观钟表的人群中,望着橱窗里他花费了大半生修复的钟表,对着镜头说了句:“有点心疼。”



这些钟表在展示时是静止的,但只有他知道,钟表上弦之后,它们动起来仿佛灵动的精灵,“遗憾是遗憾,但也没有办法,如果要动起来的话,就涉及磨损。”
让90后们都抢着想当他手中的文物的“男神”,就是修复工匠之一——钟表组的王津。



王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进入故宫工作已经39年了。每天早八晚五,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几十年如一日和蒙尘多年的文物打交道。



一间不大而又简单的屋子里陈列着成百上千的古钟表,王津师傅正和徒弟一起研究着如何使这个庞大钟的齿轮继续转动,修完这个还有下一个,过不了多久,生了锈,又要重修。故宫馆藏宫廷钟表1550组,为世界第一,有时王津师傅一人一年修不了几件。
“前几天刚修好的底座,又出问题了。那两天屋里湿度8%,现在是45%,潮气一大,底板有点变形。”王津师傅平和的说着,“故宫库房待修钟表大多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大多为孤品。没有资料,没有零件,只能自己琢磨。”他一边仔细观察着齿轮的角度一边用手轻轻地拨动着零件,“反反复复,好像永远没有尽头。”



在王津师傅的脸上从来都看不出半点焦躁的情绪,他总是儒雅的坐在那里静静地诉说,脸上带着平和地微笑:“干这一行就要坐得住,嫌枯燥那就不要干了,转行得了。老师傅说,如果真干不下去了,那就去外面溜达一圈,回来再干。做我们这一行,必须安静宁静。”
这么繁琐、枯燥、反反复复、工资并不高的工作,在王津师傅眼里却是如此宝贵,“主要还是喜欢、有兴趣。看到一座破旧的钟,能在我面前恢复活灵活现,心里特舒坦。”


网友说道:“印象中的大国工匠,应该就是这个样子,温暖而谦逊,执著而内敛。这样的品质才能担当起某个职业的脊梁。”


参加展览时偶遇一位收藏家,他拿着英国名贵的怀表和故宫的表进行着比较边询问着师傅,王津师傅没有说话,只是淡淡地笑着,想必,在他心里似乎只需要安心的全然投入在故宮世界就足夠了。



修复青铜器的师傅说:“调不出来正确的颜色,一个礼拜都调不出来,难受死了。”



负责漆器组的师傅三十出头的样子,清华毕业,为采集到合适的漆修复文物,他要去北京郊区,和采漆师傅一起在夜里割漆。一晚上爬60棵漆树,才能采集八两优质漆。

纺织组的师傅为了给宫里灯笼做清洁,用刷子一点点清理穗儿上的污垢,稍微使一点劲儿,灯笼穗就会断了。



还有一位女师傅,花了十年时间临摹出一幅《清明上河图》,片中将她年轻时照片与现在的照片对比,一生贡献给文物修复的画面让人震撼。师傅在教徒弟时,第一句话也是:只有耐下性子,才能做好文物修复工作。

“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
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木雕佛像的修复老师屈峰,一边不紧不慢忙着手里的工作,一边说出了一番动人心魄的话:“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这本身就是一份需要太多真挚感情才能从事一生的职业。文物是有温度的生命,他们理应需要更多人的执着与热忱。

古画修复的组长,弹着吉他,地道北京腔,个性鲜明而又可爱。



他是组里的段子手、活宝,工作做到闷了就拿吉他来弹一弹,组里工作出现瓶颈了,他就用幽默的话语缓解同事们的紧张和尴尬,他笑着对看门的保安说:“我们下班了,你们上班。”

在这个封闭忙碌却不为人所知的空间里,他们的从容和优雅显得与现代社会那么格格不入。如同片中提到的,出了故宫像是进入另一个世界,而他们便在那个古老的紫禁城里父传子、师授徒,一代代默默付出。



以前,纪录片对传统文化的表现,还汲汲于各种符号:卷轴、瓷器、昆曲、武术……失去了时代的连接、缺少了情感的沟通,这些不过是一堆零散的符号、呆板的素材,正如挂满了折扇、脸谱和中国结,也不过是仿古街的纪念品摊位。
相比故宫文物的厚重,人的故事则显得轻盈很多。在数不胜数的瑰宝里,有那么一件能在千百年后遇到那么一个修复师也是一种缘分,当他们手指触碰的一瞬间文物就又活了,而这种奇妙的际遇恰恰是观看的迷人之处。原本以为深不可测的叙事空间,其实早就在“小确幸”的讲述里得到人们的接纳。



这并非是一部需要费神去看的纪录片,但意义却会在这些只言片语里得以生成。

原本以为面对这些浩瀚历史里坚挺留存下的“宝藏”,人们会战战兢兢、会谨小微,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每一个绿荫充足、光线透亮的寻常日子里,在曾经象征尊贵地位的紫禁城的某个角落,他们摆弄着手中的奇珍异宝,云淡风轻。



一群有意思的人,他们没有因为工作严肃沉闷,却意外的幽默平和。向上的热情更能让人感觉到这份职业饱含着旺盛生命力,他们在延续,在传承,让人安心,让人放心。



我们眼中的神秘,他们手中的日常。看着每个办公室外养的鸟,喂的猫,种的瓜果花朵,众人撑着一张大大的厚纸接住打下来的杏儿,这才是真正的生机。修复师们不仅仅是在面对一份赚钱的职业,而是面对一个自己选择的世界,一种自己选择的生活。

撰文、编辑、设计:Miga
部分来源于网络
优品新媒体中心
主编:宋晓鸣
首席编辑:YU
资深编辑:Michelle、 赵祥
运营经理:Elle
编辑:Miga
美编(实习生):韩蕾
优品新媒体大家庭



优品
独立品味 私人定制


    关注 优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