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名医】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刘胜教授谈“不死癌”——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防治

 


浆细胞性乳腺炎,简称为浆乳,其又有一个不雅的外号——“不死癌”,只因它虽是良性疾病,但临床表现类似乳腺癌,如乳房肿块、红肿、破溃、流脓,反复不愈,患者一直处于焦虑、恐惧状态,心力交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刘胜教授指出,临床上发现很多浆乳患者反复不愈,是和类型没有辨别清楚有关,不同类型有其不同的治疗方法,若是病因不明,胡子眉毛一把抓,那么治疗效果自然不会理想。因此在治浆乳之前,必须将疾病分类诊断明确,这样方能对病治疗。

非哺乳期乳腺炎很多样

刘教授指出,其实浆细胞性乳腺炎这个命名还是比较笼统的。它实际上为一种导管扩张综合征,在病理上可见到大量的浆细胞浸润,所以称之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也可称为导管周围炎或者管周炎,现在更倾向于把此类疾病归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范畴里,在这个范畴内还可以细分为几大类。

第一类就是传统所说的浆细胞性乳腺炎。其多为导管的先天性凹陷,导管扩张后分泌物的增加,积聚在导管里,到了一定程度后就形成了导管破裂,从而影响到导管周围的组织和脂肪组织,以致产生非细菌性的炎症,出现反复病变。

从症状来看,首先为乳头的凹陷,乳腺导管的扩张后乳头部有粉刺样的分泌物,进一步发展至乳晕周围或更大范围,有肿块,炎症以后出现红肿疼痛,皮肤的表面可能会有水肿,出现橘皮样的改变,破溃,反复不愈。当这类患者出现了肿块,又有橘皮样改变之时,需要和乳腺癌,尤其是和炎性乳腺癌做鉴别诊断。

第二类为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可能有乳头凹陷,也可能乳头没有凹陷。在长出一个肿块后,会迅速增大,可涉及乳房多个象限,而且此时一个肿块与另一个肿块之间可能有间隔,一个肿块破溃了,过一段时间另一个肿块又破了。这类病人往往发生于产后三年至五年内,多有外伤的病史,比如乳房被小孩撞伤过。而此类患者与第一类患者的区别在于,其大导管的扩张不是非常厉害,而是以中小导管的扩张和炎症的病变为主,且伴有肉芽肿的形成。所以称为肉芽肿性乳腺炎。此类型发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有上升的趋势,从目前来看几乎占了整个非哺乳期乳腺炎的60%~70%。

第三类为IgG4相关性的乳腺炎。此类患者也是乳房上有肿块,多发性的,但是这类患者常伴发关节疼痛,甚至全身的高热,还可伴有其他系统的病变,比如肺结节,与腹膜后纤维化等。

另外,刘教授提醒,有一类乳房性外伤性的脂肪坏死,或者是外伤性的血肿,有时也会和非哺乳期的乳腺炎混在一起,需要鉴别诊断。

B超+磁共振为首选检查方法

刘教授建议,一旦发现乳房上有肿块,除了需要进行常规的B超检查之外,还需要做磁共振,如果有非哺乳期乳腺炎倾向的,则进一步需要做粗针穿刺病理检查,从而将疾病的分类搞清楚。基本上90%的患者可以得到明确诊断。

同时刘教授特别提醒,希望有非哺乳期乳腺炎倾向的患者不要做钼靶检查。因为钼靶检查的方式会将乳房进行挤压,患者的肿块很可能因为挤压而变大,对病情进展有影响。

治疗方法哪种更好?

刘教授说,在明确类型的基础上才能对病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并非不能治愈,只要方法用对了完全就可以将其制服。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浆乳的患者一般都会有先天性的乳头凹陷,常会出现从乳晕部通向乳头的一个瘘管。此瘘管其实就是致病的根本,易在乳晕底下形成脓腔。因此治疗此类患者,需要根据病人肿块的情况来治疗。如果肿块较大,可以先用中药清热疏肝化浊解毒的方法使肿块缩小,瘘管如不能很好吸收,则可以做乳头的切开,以及做打开底下脓腔的切开手术,同时做乳头内缩的整形,这样大多数的病人可以得到痊愈。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针对这类患者目前倾向于保守治疗。可以通过内服疏肝泻火、健脾化浊的中药,加上外敷金黄膏,或者外敷相关的药物,使得肿块逐步缩小。大部分患者通过这样的治疗,肿块会慢慢缩小,直至消散,从而免掉了手术之苦。还有一部分患者肿块比较大,或者形成脓腔,脓腔也比较局限,这种情况下可以做一个小切口的切开引流,或者是对口的引流,使得脓液可以尽快排掉。再通过中药治疗使得残余的僵块被吸收。还有第三种情况,有些肿块比较小的,可以考虑整个肿块的切除,缝合后,再配合中药治疗,让炎症吸收消散。另外也可以做敞开切口,通过外敷提脓去腐的中药,让腔底慢慢长起来,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与IgG4相关性乳腺炎的治疗:其发病率是非常低的,病人往往是非炎症、非肿瘤性的疾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所以除了中药的治疗之外,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用免疫抑制剂,或者是激素冲击疗法,从而把免疫的亢进状态抑制后,加中药调整治疗。这样病人多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到底选择何种方法才最佳呢?

临床上,刘教授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会问:“医生,我到底选择哪种治疗方法最好啊?”他告知,选择哪种方法首先应看病人的病情,其次要看病人的意愿。无论是浆细胞性乳腺炎还是肉芽肿性乳腺炎,原则上都是可以治好的。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选择治疗方法以及如何最大程度上保留乳房的外形,以及治疗时间上的选择。比如用保守治疗,患者的乳房外形会保留比较好,疤痕也少,整个乳房的损伤相对来说要小很多,但是治疗的时间则会比较长,可能为半年甚至于九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如果做肿块的切除,若肿块较大,那么切除的范围就比较大,产生的疤痕会较大,对乳房的外形改变也很大,且复发率相对又高一点,但是治疗的时长则比较短。所以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自身病情之外,还要考虑自己心理上更愿意接受哪种方式方法。难以抉择时可以和自己的主治医师多交流。

另外,刘教授提醒,非哺乳期乳腺炎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和医生做好配合。

首先饮食上需要忌口,油腻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要少吃,如鸡、羊肉、牛肉都不要吃,海鲜河腥也尽量少吃,因为临床发现有部分患者在吃了这些食物后容易复发。

第二,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护好自己的乳房。因为这些患者往往都是发病于产后的3~5年,此时宝宝还小不太懂事,所以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乳房很容易就被宝宝撞伤、踢伤,而肿块会因此而变大,所以一定要保护好发病的乳房。

哺乳得当可减少积乳囊肿

那么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是否也和女性哺乳有关呢?刘教授说,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目前尚未明确。不过有一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那就是产后有部分产妇会出现积乳囊肿,这是在产后回乳过程中或者哺乳中出现的情况,若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变成肉芽肿性乳腺炎,或者是浆细胞性乳腺炎。所以要避免积乳囊肿的发生。

刘教授提醒,要想减少积乳囊肿的发生,最好在产前就开始做准备,以及产后采取正确的哺乳方式,并在哺乳过程中保证乳汁的通畅。

首先,在产前两三个月左右,就应该为产后哺乳做准备。希望孕妇产前两三个月左右就开始用酒精棉球每天擦拭乳头乳晕,保持清洁;另一方面通过酒精棉球擦拭后使得娇嫩的乳头不容易出现破碎;有乳头凹陷的,想办法尽量减少凹陷的程度。

第二,产后及早开乳,且要有正确的哺乳方式。在喂奶时不要让孩子去咬乳头,咬乳头非但孩子吸不到奶还会将乳头咬破,正确的方式是让孩子的整个口腔将乳头和乳晕包进去,最好让小孩可以吸到乳晕部。因为乳腺导管在乳晕下方会形成扩张的壶腹部,乳汁流到这个部位会稍微积留一点,吸允或挤压此部位,可使乳汁喷射出来,这样乳汁排出就会比较顺利,孩子会更愿意吃奶。

第三,喂之前希望产妇用酒精棉球擦拭一下乳头乳晕,用拇指和食指来回搓捏乳头,在搓捏的同时提拔乳头,使得乳头孔能够打开,然后再揉捏乳晕的部位,使乳汁可以呈喷射状出来,然后用手沿乳房朝乳晕部排挤乳汁,这样让一些乳汁喷射出来以后再哺乳,孩子就可以吸吮到更多、更通畅的乳汁。喂完之后可能还有一些剩余乳汁,也需要像之前那样,把剩余的乳汁排干净。每次分泌后及时排出,乳汁就不会积聚在腺导管里面,那么就不会造成积乳囊肿。

最后,刘教授提醒,由于有部分乳头凹陷的患者会发生非哺乳期乳腺炎,所以要尽早处理乳头凹陷。最好的处理其实是在出生后就进行,方法是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就对孩子的乳头做一下提捏,这样可以减少乳头凹陷的发生机会。而不是到了乳房已经发育的时候发现乳头凹陷再处理,因为此时乳头乳晕底下的结缔组织已经粘连在一起了,待到此时再处理已经晚矣!

专家简介


刘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师从沪上名中医陆德铭、唐汉钧、奚九一等教授。擅长治疗各种乳腺疾病(乳腺癌、乳腺增生病、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小腿病(慢性溃疡、血管炎、脉管炎等)、糖尿病性坏疽、复发性口腔溃疡、带状疱疹、疖病等。

门诊时间:龙华医院总院: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六上午(特需门诊)

龙华医院分院:周三上午(特需门诊)


    关注 健康财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