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柏林流派电子乐丰碑之作:大漩涡

 

《Maelstrom》不是那种很复杂的电子乐,值得我们慢慢品味。或许就像Andy的粉丝曾经说过的那样:给这个男人一台镭射器,他能成为下一个JeanMichelJarre。尽管言过其实,但Andy带给听众的音乐感受绝对是一等一的。...

在高山上我听到了
似带有沉沉的怒气
他们找不到伊甸园
他们留不住水晶石
看到缓缓落日吗?
在森林里
在教堂里
我们没有阴影
我们终于找到了平和
德比大教堂
轮廓隐藏了容貌
天空却越来越红
他们还没得答案
困在高高的山上
我站着,我思考
避于深深山谷中
立于黑暗的土地
大教堂,那是我的家
—— Andy Pickford 1995
生于1965年,来自英国诺丁汉的合成器电子乐人 Andy Pickford,深深受到柏林流派电子乐的影响,结合了英国摇滚乐、吸收了多位电子乐有影响力先人的成果,他是柏林流派(Berlin School)分支英国流派(British School)的代表人物,影响着英国其他柏林流派电子乐乐手,如艺名为‘Arcane‘的 Paul Lawer,如我非常喜欢的英国乐人 David Wright 等。相比于来自西柏林的奠基者们,Andy Pickford 的音乐更加温婉动听,这正是当时显得冷静严谨的德国电子乐所欠缺的。

2013年 Andy Pickford 这位英国电子乐先锋利用英特网重新全球发布了其1995年长达72分钟的经典作品《Maelstrom 》(大漩涡),在1995年首次发行以后就成为当时很多其他类型电子乐人比如 The Chemical Brothers, The Crystal Method, 和 Moby 的比照物,在 Techno 和 EDM 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 甚至在二十多年以后的今天,这张专辑听着还是那么经典,对于 Andy 的新老听众都一直保持着最初的吸引力。
Andy Pickford


Andy 从很多音乐家那里寻获其自身作品的艺术灵感,如 Tangerine Dream、Jean Michel Jarre、Vangelis、The Orb、Boards of Canada,还有诸多前卫摇滚乐人。细心的乐迷从这张专辑的音调和音色中就能听出来,Andy 的很多作品从和弦与内在精神力量上深受以《Chariots of Fire》闻名的希腊电子先锋 Vangelis 的影响。同时,《Maelstrom 》这张专辑也深受 The Orb 早期梦幻的氛围乐作品《Little Fluffy Clouds Maelstrom》的影响,而后者曾经走出欧洲且席卷了北美的各大电台甚至被誉为当代合成氛围音乐的先师之一。不管从哪个角度说,《Maelstrom》都可以称得上是合成器电子乐、柏林流派电子乐、氛围乐、乃至 Chillout 音乐的教父级作品。

Andy Pickford - Maelstrom (1995)


我想对于Andy Pickford ,有两点是可以非常确定的:第一,在舞台上他是一个非常好的键盘手和艺人;第二,同时他又能创作出那些让人忘却不了的美妙旋律。第一段作品“Voyager”就是这样的优秀作品,六分钟长的旋律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

1995年《Maelstrom》这张专辑之后, Andy 又发行了《Voyager》,而后者的主打单曲又是之前经典作品《Maelstrom》的开篇曲!‘Voyager’是对九十年代英国发行的杂志《Voyager》的献礼,以表达对 Tangerine Dream  和其他灵魂音乐家们的敬意。事实上《Voyager》杂志工作人员的名字后来也都出现在了CD唱片的印刷物上,他们可能和 Andy 是朋友或者是音乐创作发行的合作伙伴,都籍此表达了对柏林流派电子乐奠基人之一 Tangerine Dream 的崇敬之意。因此我们能从这张专辑的开篇曲目中领悟到 Tangerine Dream 那个时期的影子也就不足为奇了。Andy 以呼啸的风声音效和听着让人毛骨悚然的打击乐开始了这张专辑,而随后的音乐更加令人难以忘怀。
Andy Pickford 1995年于英格兰 Derby Cathedral 演奏会


Andy Pickford - Maelstrom 段落 1


第二首“Cathedral”紧随着第一段“Voyager”的结尾,轻柔的合成音伴随着阵阵像激光镭射般的音效——这绝对不是用乐器能演奏出来的音乐。Andy 模仿 Kraftwerk 那样将人声处理成类似于机器人的声音来演唱本文开篇那段《大教堂》的诗歌,整段旋律都很有感染力,它是《Maelstrom》专辑的第一个大亮点,Andy 通过他充满魅力的演唱,悠扬飘渺的和弦,以及优美的旋律将我们牢牢吸引在他的音乐殿堂里,他真的可以称得上为教父级的艺人了。

第三首“Blue World”,Andy 在其中运用了很多假音唱法,乐章以长笛合成音开始,越来越温婉、慵懒闲散。Andy 在这里面用键盘创作出了一种吉他的回音,同时加入了合成响板的拍子和萨克斯管吹奏乐,营造出简单易记优美动听的旋律,这样的创作方式也打造成为其作品有独特特色的招牌。
Andy Pickford - Maelstrom 段落 2




第四首“Tetsuo”在风格上和前面的段落大有不同。在这段作品里 Andy 非常勇敢地挑战了舞曲风格,而且我认为他做的相当成功。开头部分让人有些毛骨悚然的氛围电子乐,很快就变成了 Kraftwerk 经典的节奏和迪斯科舞曲的风格。很给人启迪并且让人情不自禁地想扭动身躯,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展示了 Andy Pickford 是多么的多才多艺。

第五首“Symbiosis”全长15分31秒是专辑里最长的一段。在主旋律开始之前我们能先听到一段风声和雷声的音效,接着是一段美妙的音序。这一段落又分成了几个小部分,但是每个部分最后都会回到主旋律,这种格局的演绎恰恰又是 Jean Michel Jarre 最最擅长的!滚滚而来的是本文开头那段:
在高山上我听到了
似带有沉沉的怒气
他们找不到伊甸园
他们留不住水晶石
看到缓缓落日吗?
在森林里
在教堂里
我们没有阴影
我们终于找到了平和
德比大教堂
轮廓隐藏了容貌
天空却越来越红
他们还没得答案
困在高高的山上
我站着,我思考
避于深深山谷中
立于黑暗的土地
大教堂,那是我的家
键盘合成乐好像是男女在对唱,雄壮高亢的男声和轻柔低落的女声此起彼伏,氛围乐部分混合着唱诗班似的合声,像是对“大教堂”诗篇的无限讴歌!——简直棒极了!传统唯美钢琴乐与暗伤的萨克斯吹奏乐和神奇的合成器音乐在这里完美结合,柏林流派音序和前卫风格的电子乐元素在此大手笔绘彩成一副巨大深远史诗般的篇章。几年前在一次采访中Andy Pickford 曾经提到一些很迷人的旋律总是会不经意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甚至是在他上厕所的时候,但是他也很容易会忘记,所以并不是总能把它们创作出来。。。真的是感谢上帝!Andy 并没有把所有的旋律都冲马桶冲掉。短暂的过渡后第六首“Raumfahre”,作为前面一段的延续,抒情的键盘乐旋律和一段很有柏林流派电子乐招牌式的、属于那种典型的德国电子乐音乐风格的音序混合在宇宙飞船般的音效氛围里,和前一段不同,淡化了合成器部分,像是成了钢琴乐的独奏,彰显出其富有人味的感召力。这是专辑里最有思想的两段音乐。

Andy Pickford - Maelstrom 段落 3


第七段“Oblivion”若隐若现带有恐怖气氛的开头,遥远的海鸥声,打雷声,邪恶的笑声,还有其他各种梦幻的声音。一段很快的音序加入进来,Andy 又给我们创作出了一段惊人的旋律,叹为观止的是专辑《Maelstrom》里每个段落都十分精彩得无可挑剔:出于范吉利斯又高于范吉利斯,大气磅礴之势、雄浑高亢之音,不断向前拔高情绪的音序表现,此处无词胜有词,听者无声胜于有声之讴歌!

再来听听最后一段。

最后一段“Hellsgate”尽管是改编自 Andy 早年的一首作品“May”但比原作更加惊人。在 Andy 所有作品中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段作品。音乐以很快节奏的音序开始,跳跃的合成音一下子让人联想到 Jean Michel Jarre 九十年代几张有很重的打击乐成分的作品,如《Enattendant Cousteau》的前面部分和《Chronologie》的结尾部分,打击乐不断增强直到最后到达巅峰,在临近尾声时慢慢减弱,狂野的独奏部分渐渐消失,主体的音序还在继续,只剩下 Andy 的吐词。主旋律部分越来越弱,一段教堂式的风琴声插入进来,让人悚然的是地狱之门即将关闭,而本张专辑仿佛赶上了那最后一秒。。。

关于封面美工设计,Andy 说道:看上去像想象中的未来战争场面,它只是我的一个构思请视觉设计工程师来绘制,是的,它看上去像一个熊熊燃烧的地狱之星,专辑创作时期我正好与一些人品不好的人发生着不愉快,应该说专辑中每一个部分都关联到这段经历,或是我个人情绪在此的一个高涨表现吧,如最后一段,我愤怒的情绪就在里面做了一个终结:我想把这些感受扔到地狱里去,如你听到的那样,在结尾的地方“砰”一声巨大的关门声。美工设计也体现了这个想法。哈哈哈,现在想来,情绪对音乐创作的影响是多么的有趣。

1995年《Maelstrom》首次发行时,英国及欧洲大陆的电子乐界都刮起了一阵旋风,同时也将 Andy Pickford 捧红。在发行了《Maelstrom》之后他又和 Ian Boddy 合作发行了《Symbiont》和《Xenophorm》,以及两张现场专辑《Nemesis》和《Lughnasad》。后来他又和 Paul Nagle 组成了“Ambient Space Monkeys”(音乐项目名为“S.T.D.M.”)并且发行了几张氛围乐专辑。随后慢慢又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直到2013年在社交平台上找到了 Andy Pickford 才知道他的一些消息,或许是隔了很多年他又举办了一次个人音乐展示会,当然他现在在做一档电台节目。。。

《Maelstrom》不是那种很复杂的电子乐,值得我们慢慢品味,或许就像 Andy Pickford 的粉丝曾经说过的那样,“给这个男人一台镭射器,他能成为下一个 Jean Michel Jarre”。或许言过其实,但 Andy 带给听众的音乐感受绝对是一等一的。与他的先人们一样,《Maelstrom》已很难被模仿和超越,因为它是真正的电子乐,他是迄今乐界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关注 柏林流派电子乐鉴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