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尧:中国现代染织业的先驱者

 

他把中国的染织业从手工作坊引向了机器时代,他创建了中国首家制针厂,他就是昌邑爱国实业家董希尧……...



是谁把中国的染织业从手工作坊引向了机器时代?


是谁创建了中国首家制针厂?

是谁发起了中国机器织布革命?

是谁改变了染厂烧碱依靠进口的局面?

是昌邑籍爱国实业家董希尧!



董希尧在董家城后村的旧居
翻阅我国机器染织的历史,能找到的最早文献记载,在《山东省志》民国大事记中:民国七年(1918年),昌邑人董希尧从日本购进蒸汽发动机等整套印染设备十几台,在青岛开办双盛潍染厂,从事新式印染……
开创山东机染时代
董希尧1890年出生于昌邑董家城后村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虽自幼家贫,但睿智好学。1902年,年方十二岁的董希尧赴潍县一商号学徒,后转入青岛商号,历保管、站柜、跑街、领佐等职。因精于经营,生活节俭,稍有积蓄后,董希尧参股并受股东委托开办商号。1915年,年仅二十五岁的董希尧受聘于自己参股的青岛双盛潍布庄任经理。


昌邑“吉昌”号染坊用于压布整形的石元宝
在青岛经营布庄的同时,董希尧还在老家昌邑创办了“吉昌”号手工染坊(至今村内还存有当年“吉昌”染坊用于压布整形的石元宝)。当时山东境内均为手工染坊,染织成本和质量都无法与日本的机染抗衡,于是青岛双盛潍布庄经营的都是洋布。

心有不甘的董希尧经过考察市场,发现日本所来的红洋标色布,宽度只有二尺一寸,长度六尺四寸,就能卖价九元四角,而由青岛买棉纱发回昌邑找机户加工,织出同样的白坯布运回青岛,每匹成本价也不过五元多,照此推算,机染一匹布至少获利四元多,大量的银子都被日本人赚去了。于是,他就决心开办机器染厂,改变洋布横扫青岛的局面。和股东们商妥之后,他于1918年亲赴日本大阪和歌山株式会社,购置染厂设备一套运回青岛,置地建房,办起了山东首家机器染厂——青岛双盛潍染厂。

双盛潍染厂建于青岛东镇登州路,占地万余平方米,生产所用白布是自青岛买棉纱发回昌邑定制加工而成。开工试染,产品色泽总出现偏差,疑青岛水质不好,就以轮船自南方运水至青岛,继续试染,亦不成功。后聘请留日染织毕业生宋清斋把关,矫正胚布边道,修正机器参数,调整漂染工序,数月后,终于成功染出红洋布。双盛潍染厂的产品价格便宜,又是本国货,一上市就轰动了青岛及江北市场。

一段时间后,日本垄断资本家见双盛潍产品时其不利,随将爱莲牌红洋布压价倾销。而当时发回昌邑定织的白坯布边道不均、工人对新设备操作尚不熟悉,成本及良品率控制并不理想,于是致使双盛潍产品积压,资金链出现危机。董希尧奔波于各银行请求贷款未果,双盛潍各股东见危机难度,先后放弃了继续投入。董希尧又坚持经营了二三年,苦心首创的机器染厂终以歇业告终。迫于无奈,他又转向了专营棉纱、棉布的商流生意。

尽管机染工厂以歇业告终,但董希尧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机染工厂创始人,迈出了民族染织业从手工染坊到大型机染工厂的关键一步,拉开了我国染织业变革的帷幕。


潍县大华染厂的“木兰从军”商标
潍水后浪推前浪,弘业自有后来人。 1930年,王文蔚(字霞亭,昌邑后伍村人,同盟会员、民族实业家)与寒亭人张干忱、潍县人郭履平三人合伙谋办机器染厂。王文蔚专程赴青岛与董希尧促膝长谈两天,董希尧向王文蔚悉数交代了染厂设备的性能结构,总结了自己当年办厂时在技术方面获取的经验和办厂失败的原因,给王文蔚以鼓舞和信心。他当即定盘,以银价一万六千元把双盛潍全部设备盘下,在董希尧的指导下,创办了潍县第一家机器染厂——潍县大华染厂。大华染厂避开了双盛潍经历过的弯路,顺利投产,工艺稳定,所染布匹注册商标有;三顾茅庐、越国大夫、木兰从军、苏武牧羊四种牌子,当年获利两万余元。

1932年周村人陈瑞庭在潍县东关建成元聚染厂,陈孟元在青岛创办阳本染厂;1933年郭履平在潍县与人合办信丰机器染厂,王文蔚在济南与人合办利民机器染厂。自此,机器染厂在齐鲁大地遍地开花。
出任纱布同业会长 筹建物品股票交易所
1924年董希尧伙同梁凡武、梁莲清等人合股,筹资九万元,创办“源隆”商号,经营批发棉纱、棉布,董希尧亲任经理。 “源隆”商号在董希尧的管理下,成为青岛棉纱、棉布行业遥遥领先的商号。董希尧本人也被同行业推为青岛商会理事,棉纱、棉布同业公会会长,青岛昌邑同乡会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激起国民愤慨,青岛工商业者群起抵制日本帝国主义,举行罢市。董希尧积极率领行业内工商业户加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中,申明与日商决裂,坚决不去日本人掌控的青岛取引所进行纱布交易。同时,他审时度势,和青岛商会会长宋雨亭等多次研讨,酝酿筹设一个国人自己运营的纱线布匹、土产品贸易中心。在时任青岛市长沈鸿烈的暗地支持下,于当年8月份成立青岛物品证劵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筹委会,由宋雨亭(青岛商会会长)、董希尧(青岛商会理事;棉纱、棉布同业公会会长)、张立堂(中国民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副会长)、姚仲拔(青岛交通银行经理)和工商大户柳文亭、梁和璞、于维霆等21人担任筹委会成员,于9月19日先行开业交易,地址暂设馆陶路齐燕会馆。开业之日,企业代表踊跃参加,生意兴隆。日本人妒恨之余,采取卑鄙手段,指使一些日本浪人头缠黑布,手持木棍、石头等,多次袭击交易所商界代表,扰乱经营。为避干扰,董希尧和筹委会的同仁商允,把纱线布匹交易移到董希尧本人经营的“源隆”纱布店和“同兴昌”纱布店前,把土产交易移到北京路“同丰益”土产店前。此三处为闹市区,日本浪人迫于影响压力,再没敢来干扰经营。


临时交易所旧址(馆陶路齐燕会馆)
后来,董希尧和筹委会成员在天津路筹资兴建交易所大楼,同时申请南京政府备案。大楼于1933年2月落成启用,从此青岛交易所蒸蒸日上,日本人把持的取引所营业值急剧下降。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8月,青岛物品证劵交易所被迫停业。

董希尧参创发起的青岛物品证劵交易所,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日本人控制青岛物资交易的局面,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兴起,在我国证劵期货交易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
兴办自主制针厂 革新制针工艺
20世纪初,国内连又细又小的缝衣针都没有能力自行制造,所有的工业用针和民用针都依赖从德国或日本进口,董希尧眼看着中国人的血汗钱通过小小的针眼流入外国资本家的腰包,心里很不舒服,早在1918年赴日购置染厂设备时,就考察过制针业,萌发过办制针厂的念头。

1928年,适逢莱阳籍人士尹致中自日本广岛高级工业学校制针系学习归来,两人一拍即和,由董希尧出资,合股建造青岛第一家自营制针厂。确定计划后,尹致中立即携款赴日本购买制针设备,然而当设备准备运回国时,却被日本海关以禁止制针机器出口为由予以没收。为实现办制针厂的梦想,董希尧与尹致中商定,由尹致中再次赴日,找到他的同学——广岛制针厂经理贞赖,商妥在中国合办制针厂。在贞赖的配合下,将广岛针厂的旧机器拆卸后化整为零,混在家具中作为杂品运回青岛,还随船带来了10个日本技师协助安装。1929年底,“忠记”制针厂开工投产。然而,由于原料依赖进口,致使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库存积压。贞赖见无利可图,转让股份给股东高成回国。1930年下半年,华北各地掀起抵制日货的爱国运动,给“忠记”制针厂带来了转机,天津和济南的商号来“忠记”收购了全部存货。见工厂前景广阔,股东高成采取不正常手段,暗自收购“忠记”产权和商标,董希尧和尹致中被迫退出了自己辛苦创办的制针厂。

董希尧离开“忠记”后,凭着他在青岛商界的声誉和人脉资源,再次携手尹致中,与天津公裕号合股投资4万元,在青岛利津路8号合办制针厂,定名“青岛冀鲁制针厂”。工厂投入生产后,董希尧和尹致中购得日本连三制针机图纸一套,并进行改造升级,将过去需要三台机器完成的砸鼻 、窜孔 、切断等工序整合,效率提高近200倍,同时节省了原料,大大的降低了成本。此项发明报国民政府注册专利后,被实业部授予一等奖。通过系列技术革新,青岛冀鲁制针厂踏出了一条工业自立之路。

至抗战前夕,冀鲁制针厂年产钢针已达6000余箱,每箱25万支。在济南、 上海、天津、北京、重庆、西安等地都设有办事处,并出口南洋各国,是当时中国少有能换回外汇的产品。冀鲁制针厂的业绩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轰动,时任山东省主席韩复蕖 、青岛市市长沈鸿烈都到厂参观题词,国民政府要员宋子文 、孙科等人相继到厂参观。

1938年日本入侵,青岛冀鲁制针厂被强行参股、购买,改称青岛冀鲁制针厂株式会社。1946年日本投降,针厂归还董希尧和尹致中及众股东。1955年6月,工厂收归国有,称国营青岛冀鲁制针厂,次年改称青岛制针厂至今,现已发展成为现代化中型企业。

董希尧参创的青岛冀鲁制针厂,填补了中国制针工业的空白,结束了仰赖洋针的历史,为我国制针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兴办新式机器织布厂
1931年战争爆发后,寒亭朱里堣渠村孙惠之转让了在日本的全部生意回到青岛。与董希尧谈起在青合办机器织布厂之事。经董希尧出面组股筹资,孙惠之返回日本,购买107台自动织布机运回青岛,在登州路65号创办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安装的青岛最大的机器织布厂——五福织布厂,董希尧亲任经理。因机器织布效率大为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民族纺织企业的竞争力。

1938年日本入侵,青岛沦陷,日本人强行参股,将企业改名为大福织布厂。1945年日本投降后又改回称五福,后公私合营,后改称青岛实业纺织厂,后又拆分成织布厂、绒布厂,台布厂,床单厂四家工厂。五福织布厂的组建,培养和造就了中华民国第一代机器织布工人和维修技师,其中就有众多从昌邑赴五福营工者。
兴办机器制碱厂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岛染织业所需烧碱和漂白粉基本靠境外进口,致使民族染织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青岛民族工业者先后创立了丰盛制碱号、德隆制碱号和青岛制碱厂三家苛化法烧碱厂,但均为手工作坊,生产技术落后,无法与进口产品竞争。

1940年,董希尧经过考察论证,携手十八家股东,集资创办了青岛第一家先进的机器化工厂——青岛延年化工厂,并亲任经理。自此,青岛及周边地区染织企业用上了国人自产的烧碱。1955年延年化工厂并入广益化学工业厂, “大跃进”期间片面追求高产量,违背科学规律,造成设备严重损坏,至工厂处于半瘫痪状态。1961年,工厂停产,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董希尧创立的青岛延年化工厂完善了我国染织产业链,在山东化学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热衷公益教育事业
董希尧少年离家,奔波创业,备尝艰辛。对家乡公益及慈善事业尤为热衷,和董官陞(呼兰县立中学校长)、董昭陞(呼兰县立第三国民学校校长)、董发瑞(昌邑公立小学校长)、董文堂(烟台“同泰利”商号经理)、董惠霖(首任育德小学校长)等城后村有志之士一起筹办育德小学校(今昌邑二实小前身)。学校设有女子班,鼓励女子读书,放天足。董希尧作为学校主要董事之一,每年无偿捐款,支付办学经费。1948年10月,昌潍中学(昌邑一中的前身)在城后董氏“五大门”宅院(董希尧先辈兴旺时建造的宅院)内复校,董希尧来信叮嘱家人和董氏族人积极腾屋倒院,捐献桌椅,支持中学复校。据不完全统计,当年的董氏族人共献出房屋160余间供中学使用,确保了学校顺利复校和正常教学。董希尧的新住宅5间(东数第一个大门里第一排)做为中学七级二班的教室,老住宅5间(东数第二个大门里第三排)做为中学办公室。

1937年青岛沦陷,日军进驻青岛,胁迫时任棉纱 、棉布同业公会会长董希尧为日本人服务,他毅然拒绝,率全家回到昌邑城后老家避难。在家期间,他每天到育德小学给学生们授课。据当年育德小学的学生董克文等人回忆,董希尧到学校讲述过青岛市长沈鸿烈所撰《现代之工商业》、《国际国内工商状况和法规》;钱永绪先生撰写的《对中国生产衰落之感想》;董希尧自己撰写的《国难声中之一部分实业拉杂谈》、《上海国货工厂山东联合营业所之使命》等文章。使学生们第一次接受了先进的爱国思想,了解了兴起民族实业的重要性。

抗美援朝期间,董希尧积极捐款,购置飞机、大炮,支援朝鲜战场。公私合营期间,他的工厂、商号逐步收归国家管理经营。
一生坚守实业救国梦
董希尧弱冠之年赴青岛谋生,1964年七十四岁辞世,经历了青岛从德国“租借地”、日本“掠夺区”、北洋政府“胶奥商埠”、中华民国“青岛特别市”到后来的青岛市,亲历政局更迭、战乱动荡,却一直坚守着实业救国的梦想。他务实变通,尊贤尚功,面对侵略者武力推进的境外资本冲击,他没有一味敌对,而是主动学人之长,升级民族产业,以实力抵御境外资本入侵。在动荡飘摇的半个世纪中,他不屈不挠,艰难前行,先后创建了自己的机器染厂、制针厂、机器织布厂、机器制碱厂,把我们的民族染织业从手工作坊时代推进到机器时代,堪称我国现代化纺织工业的先驱者、奠基人。

后记:感谢董希尧先生族人,董家城后村董绍龙提供图文资料。董绍龙在家族修谱过程中调查到董希尧在青岛开创现代染织工业的艰辛历程,于是翻阅调研各地史志资料,走访董希尧后人,收集了大量董希尧生平资料,为我们展现昌邑人对中国现代染织工业的贡献提供了有利证据。


    关注 昌邑之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