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微网站:中国老龄产业商机最新报告

 

老龄产业是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而由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和...



老龄产业是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而由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具有特殊性、综合性、市场性、复杂性、营利性等特点。老年人口的规模与结构、经济与身体状况、家庭婚姻与传统观念等都对老龄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老龄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但受宏观经济影响而很难预测。养老机构定位偏差、政府与市场责任边界不清、养老观念滞后、养老意愿与养老需求混同、利益驱使、引领消费群体缺失与养老市场严重污染是导致中国老龄产业产能过剩与结构失衡的最主要原因。

引言

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中国也加快了老年服务业发展步伐,2000年全国养老床位刚达到120万张,2014年便达到554.1万张。中国老龄产业一直被视为"朝阳产业",但发展却步履维艰。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被访的257家养老机构中,养老服务床位空置率高达48%,48.1%的养老院收支基本持平,32.5%亏损,仅有19.4%稍有盈余,民办养老机构生存尤为困难。中国老龄产业"叫好不叫座"的背后究竟潜藏着什么?老龄产业规模究竟有多大?制约老龄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有哪些?深陷困局中的老龄产业如何自救?等等。所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必须给出明确的回答。本文是初步尝试,希冀能回答其中的部分问题。

老龄产业:概念与特点

概念

老年人是社会消费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与其他群体相同的普遍性消费需求,还有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特殊性消费需求。老龄产业大致可以分为老龄服务业、老龄用品业、老龄金融业与老龄房地产业四大板块。

特点

特殊性

老年需求可分为普遍性需求与特殊性需求两部分。老年人的普遍性需求指与其他群体共有的需求,可以依靠不是专门为老年人需求的产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加以满足,因而不属于老龄产业的范畴。

综合性

老年需求具有全人群需求特点,其消费的多样性与广泛性决定了即便是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老龄产业也不是单一产业,而是以老年人群为主要消费对象的综合产业体系,消费的产品与服务涉及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分别为其提供农副产品、生活用品、服务与设施。

复杂性

老年是一个内部差异极大的群体,不仅自身的经济与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文化与消费观念、家庭情况等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与其所处的城乡、区域、民族、风俗习惯等也有很大的关系,每一个家庭、每一个老年人,甚至同一个老年人不同时期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

市场性

老龄产业属于产业范畴,这就决定了老龄产业的市场属性,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与非盈利性的老龄事业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长期以来,在对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的认识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实际工作中两者之间的界限也不是很清晰。老龄事业的责任主体是政府,而老龄产业的发展主体是市场

营利性

营利是产业的本质特征,老龄产业也不例外。老龄产业涉及众多行业,盈利能力各不相同,其中普通老年照顾可能属于微利或中利行业,而老龄用品业、老龄金融业与老龄房地产业可能更多属于中利甚至高利行业,例如老年医药与老年保健品的利润率相对较高。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需求是市场存在的前提,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原动力。老年人口的数量与结构的变化对老龄产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经济与身体状况、婚姻家庭与城乡结构、消费观念也对老龄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老年人口规模与结构

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是人们对老龄产业发展前景普遍看好的根本原因。

经济状况

2005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老年人群主要生活来源集中在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劳动收入与离退休金养老金三者。假设2010-2020年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主要依靠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比例按照2005-2010年间年均0.49个百分点增长外推,到2020年时也仅提高到29.02%。有离退休金养老金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低严重制约了中国老龄产业的发展。

身体状况

健康或较健康的老年人不仅很少从市场上购买老龄用品与老龄服务,而且还是家庭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按照笔者的预测,2020年前中国老年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比较稳定。

家庭结构

子女数量对老龄市场服务需求有重大影响。家庭规模小型化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增加了对政府、社会与市场的依赖。中国的计划生育始于1973年,作为群体的独生子女最早诞生于1975年前后,其父母多是1950年前后出生,这部分人群要到75岁、特别是80岁以后(2025年后)身体多才出现较多问题,届时由于子女较少,对老龄用品与老龄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而1950年前出生的人较少或者根本没有受到计划生育的影响,子女相对较多,借助于家庭照顾多能解决这部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因而对老龄产业的需求也较小。

城乡结构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时中国生活在城市的老年人仅占26.08%,这一状况在2025年前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由于受到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城市老年人来讲,镇与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更低,进而影响到中国老龄产业的孕育与发展。

婚姻状况

普婚制与配偶间守望相助是中国沿袭至今的传统。守望相助是老年夫妇的服务需求得以满足的最主要途径,单身者(未婚、离婚与丧偶)由于缺少了配偶的支持,因而大大增加了对政府、社会与市场的依赖。中国老年人口已婚有偶比例稳定在七成左右,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也意味着中国老年人对老龄产业的需求相比于西方的老年人低。

传统观念

中国老年群体消费理念滞后,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伴随着经济增长、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与保障力度的提高,老年人收入有了较快的增加,但老年人"重积累、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传统观念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其次,老龄消费者通常比较节俭。曾经的苦难经历使得勤俭传统在现在这批老年人身上得以保持,对养老的期望较低。再次,长期形成的福利化养老认识误区,影响了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进程。一些人习惯于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思维模式,简单地把养老看成是国家的事,单纯地依赖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对养老服务要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不理解甚至抵触。最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错误认识。

中国老年人消费观念滞后,虽不利于老龄产业发展,但增强了养老的物质基础,减少了老年人的需求,降低了对政府、社会与家庭的养老压力,从而有利于老龄化的应对。由此可见,老年人消费观念滞后也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功能。中国老龄化应对压力到2025年以后才真正开始显现出来。

中国老龄产业规模

经济规模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市场需求取决于如下三大要素:一是具有某种需求的人。一定的人口规模是形成市场的前提,也是某种产业形成的前提;二是购买欲望。人们必须对某种商品与服务具有购买的欲望,才能产生实际的购买行为;三是满足这种需求的购买力水平。购买力是形成市场的重要条件。即市场是由人口数量、购买欲望和购买力三要素组成的统一体,老龄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由老年人口规模、老年人口购买欲望和老年人口购买力水平所决定的市场需求。用公式表示如下:老龄产业市场规模=老年人口数量×购买欲望×购买力

伴随着经济增长,在本世纪上半叶中国老龄产业规模将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但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以往整体高估了老年群体的消费水平。老年人内部分化严重,不仅多数农村老年人和城市低收入老年人对老龄产业的需求很低,而且健康与较健康老年人对老龄产业的需求也较少,中国老龄产业发展前景可能没有人们设想的那么乐观。

就业规模

社会普遍认为,养老服务业潜在岗位需求巨大,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培育养老服务的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带动大龄人群就业。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短缺是一个可预期的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与成因

问题

产能过剩

作为持续巨量投资的滞后结果,中国目前多数产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消化过剩产能成为多数产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认为中国的老龄产业产能总体上也存在过剩的现象。

结构失衡

老龄产业内部所暴露出来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可能比数量过剩问题更为严重。具体表现在:少部分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与多数养老机构、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大量空置并存,普通供养型床位和护理康复型床位比例严重失衡,城市与农村以及城市内部城区与郊区养老床位严重失衡。

成因

养老机构的定位偏差

养老机构床位大量闲置与其定位偏差不无关系。突出表现在其所处地理位置选择、内部设施条件,收费标准等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

政府与市场责任不清

虽然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都是为老年人提供产品与服务,但两者的责任主体是完全不同的。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的责任主体分别是政府与市场,但遗憾的是多数国人甚至政府都把两者混为一谈,致使政府与市场在老龄服务业发展中的责任不清,致使老龄服务业乱象丛生。相对于公办养老机构而言,民办养老机构多由于条件差、管理乱、收费高、位置偏,自然问津者少。部分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与民办养老机构床位的大量闲置并存在所难免。

养老观念滞后

受数千年的小农经济与家庭传统养老观念以及计划经济时期开始逐渐形成的"福利化养老"认识误区等的影响,使得在中国的当下仍没有普遍形成"花钱买养老服务"的习惯,进而对养老服务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影响了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进程。

养老意愿与养老需求混同

有人把中国老龄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部分归咎于商家对老年人的需求把握不准或产品技术水平不高。市场是由需求而不是意愿支撑的。意愿与需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意愿包含需求,意愿在转变成需求的过程中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需求是能够实现或已经实现了的意愿。但遗憾的是国人常常将意愿与需求混同。例如,在相关调查中更多调查得到的是对老龄产业的意愿,但国人错把意愿当需求,结果导致了对老龄产业需求的严重高估。

利益驱使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并非新近才出现,但我们不是视而不见,就是一味地固执己见,除了思想认识水平所限之外,也与其背后各自的利益诉求密不可分。中国老龄产业总体产能的严重过剩与内部结构的严重失衡。

引领消费群体缺失

老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品牌偏好由老龄消费者自身的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决定,同时也受到参照群体的价值观、行为特征和品牌偏好的影响。计划经济时期开始为权贵阶层修建干休所、疗养院、高干病房等各种福利设施,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其建设并未停止,这些由财政投资建设与财政补贴运营的福利设施。

老龄市场的严重污染

在一个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法律虚无、金钱至上的社会,注定是一个缺少敬畏、责任、诚信,而充满物欲、欺诈、越轨的异化了的社会。中国的市场已经遭受到严重的"污染",而其中的老龄市场可能是一个受"污染"最严重的市场,各种坑蒙拐骗伎俩层出不穷,老年人屡屡上当受骗,从而失去对老龄市场的信心,对老龄产品与服务的需求被"市场污染"所抑制,进而影响到老龄市场的健康发展。

来源:南京老年生活
—END—


    关注 山东南丁格尔护理服务有限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