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可视化会议 IEEE Pacific Visualization 2016 小记

 

可视化三大会议之一的IEEEPacificVisualization于今年4月19-22日在我国台北的台湾科技大学召开。本届大会共吸引了近百位世界各地的可视化领域专家和学者,国内包括诸多等高校、机构都参加了这次盛会。...



可视化三大会议之一的IEEE Pacific Visualization于今年4月19-22日在我国台北的台湾科技大学召开。PacificVis会议从2008年开始举办,主要面向亚太地区的可视化研究,首届2008年在日本京都,次年四月在北京大学举办,至今已是第九届。本届大会共吸引了近百位世界各地的可视化领域专家和学者,国内包括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等高校机构都参加了这次盛会。



图1 历届PacificVis会议的举办地点
IEEE PacificVis会议还包括第一天的PacificVAST子会议。和后面几天的会议不同,这一天会议的报告是邀请制,成为一个供可视分析相关的研究者共享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大会的正式议程从20日开始,大会主席、台湾科技大学教授杨传凯首先致开幕词。然后论文主席之一、犹他大学教授Charles D. Hansen介绍了今年PacificVis会议的论文提交情况。本届会议共收到97篇论文提交,最终接收29篇,内容涵盖了感知交互、图可视化、可视化系统和应用、流可视化、生物分子可视化等方面,录取率为29.9%,基本和往年基本持平,其中6篇文章被推荐到顶级期刊TVCG,为历年最多。另外,短篇论文(Notes)提交39篇,16篇被接收。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会议中国大陆地区提交和被接收的文章均仅次于美国,一共五篇第一单位论文(北京大学1篇,中南大学1篇,山东大学1篇),还有香港科技大学1篇。如果计入由中国大陆和港澳研究机构单位的工作,则有11篇论文,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科院网络中心也都有工作参与。这表明了近年来国内可视化领域的迅猛发展。明显对比的是日本、印度均只有一篇工作入选。


图2 本次会议提交和接收的论文的地区分布情况
北京大学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小组这次有4篇全文论文被接收,其中三篇都是关于科学可视化方面的工作,另外一篇是和中南大学赵颖研究组合作的高维可视化的工作。自2008年IEEE PacificVis开始举办以来,除了2009年承办会议期间,北大自身没有论文收录以外,其他年度北大均有论文入选。今年的工作中,舒清雅等的论文为“EnsembleGraph: Interactive Visual Analysis of Spatial-Temporal Behavior for Ensemble Data”,其提出了一种针对时序集合模拟数据的新可视化分析工具,按照成员之间相似程度为出发点,从集合模拟数据中捕捉具有高相似度的时空地点,并结合多视图交互的界面,让用户可以直接对集合模拟数据进行快速浏览,并选择区域来比较其内集合模拟成员的分布情况。张江等同学的工作题目是“Efficient Unsteady Flow Visualization with High-Order Access Dependencies”。这个工作运用了高阶的访问转移的思想,在计算访问依赖关系时结合场线的数据访问历史信息,使得对下一步可能访问的数据块的预测不仅与当前的数据块有关,还建立在已访问的若干数据块序列上。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预取数据的使用率,相比于基于一阶访问依赖的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场线计算效率。刘日晨等同学的工作“Comparative Visualization of Vector Field Ensembles Based on Longest Common Subsequence”提出了一种基于最长公共子序列的新的集合模拟向量场度量方法。首先在每个集合向量场中进行迹线追踪,得到集合迹线。其次,对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并给每个数据块赋予全局唯一索引值。将所有集合迹线经过的数据块的索引值按时间步组成LCSS序列码,作为LCSS算法的输入。再次,计算集合迹线共同通过的块的个数,作为集合迹线之间的不确定性。最后,将所有集合迹线的不确定性可视化出来并进行分析。和中南大学合作的工作题目是“Dimension Reconstruction for Visual Exploration of Subspace Clusters in High-dimensional Data“,这是提供用户交互式地从高维数据的子空间出发,建立新的维度,进而发现、理解数据。

图3 北京大学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小组的舒清雅同学在做报告
图4 北京大学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小组的张江同学在做报告
图5 北京大学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小组的刘日晨同学在做报告
在poster展示的环节,北京大学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小组也有4篇poster被接收,分别是陈思明等同学关于使用地理信息微博可视化人们的轨迹的工作“Weibo Footprint A Web-based Visualization System to Analyzing Spatial-temporal Movement of Geo-tagged Social Media Users”,陆旻等同学对网页可视化进行过滤的工作“Add-on Filter Filtering in General Web-based Visualizations”,洪帆等同学为多源碳数据可视化设计的集成系统“An Integrated Visualization System for Multi-Source Carbon Concentration Datasets”,赖楚凡等同学基于局部优化视点选择的高维数据探索的工作“Exploring High Dimensional Data Through Locally Optimized Viewpoint Selection”。poster的展示时间一共一个小时,每个作者都会在其poster前向其他人介绍自己的工作和想法,并就里面的问题与参观者交流并解答。


图6 poster展示
总结来说,这次Pacific Vis会议不但展出了许多高质量的论文、海报,也为与会者创造了自由而活跃的学术交流环境,可谓举办得非常成功。2017年的IEEE Pacific Vis将在韩国首尔举办,期待届时也将有同样出色的研究成果,以及同样热切的学术交流!


    关注 可视分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