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儿童绘画与创造力的培养

 

培养与激发创造力的方式有很多,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也许是最有效的一种。...




戳上面的蓝字“晨光创意”关注我们哦!


通过绘画激发创造力


【前言】

爱因斯坦说:“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造力几乎概括了这个世界的一切,它推动技术进步,它甚至是知识的源泉”。培养与激发创造力的方式有很多,本周晨晨特邀美术教育专家周老师为大家谈谈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深化,对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创造力培养的方法层出不穷,但是否真正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有效性却始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现代的教育研究成果已经证明,儿童所具有的创造力不同于成年人,这是一种异想天开、别出心裁的求异思维,是创造意识和创造行为的统一。通常情况下,幼儿的创造力比较简单而且不够稳定,他们只能进行直观的形象创造,而这种创造往往会常见于他们的日常描绘的绘画作品中,这是一种通过观察思考并作出反应、把想象变为现实的最直观的创造力表现方式。

因此,我们试从绘画与创造力培养的一些特性来分析下如何培养和提高儿童绘画的创造力。

1模仿性:视觉经验的积累



创造和模仿是一对孪生姐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有的创造都离不开最初的模仿。

模仿性,我们这里更多的是指经验的积累,尤其是视觉经验的积累。美国教育学家艾斯纳(E.W.Eisner)说:“创造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受到生活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观察就是通过经验来获得视觉的意义。”

这段话指出了个体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创造力首先要观察、感知自然或美术作品的形象,只有积累丰富的感知经验,才能创造出富有情趣和内涵的美术作品。这里,尤其强调的是视觉经验的积累,比较容易实现的方法就是多给儿童欣赏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题材的美术作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模仿与概括,也对提高幼儿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对个体的观察与概括,用简单的形状概括事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用形象的语言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将形象生动化,把复杂的简单化:小鸟有圆圆的头,尖尖的嘴,头下有圆圆的身体,树杈一样的脚,这样一说即使成人不用教,幼儿也能画的出来。3-4 岁的幼儿就会注重自己感兴趣的大致轮廓,而 4-5岁的幼儿对物体认识的就比较全面。

在幼儿掌握了对物体的观察与概括后,要引导幼儿对同类事物对比进行观察与概括,通过物体之间的对比,寻找同类物体之间的联系,借鉴的相同,变化的不同,提高变通能力。

如:小鸭、小鸡、天鹅等禽类动物,可以相互借鉴比较。观察是幼儿绘画创造表象的基础,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必须是以审美的角度去观察,主要强调对观察事物的形态、各部分的特征及变化结构规律、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观察与感知。

观察后,要引导幼儿对观察事物的概括,并成为绘画的符号。突出特征,尤其是变化的要素特征和掌握事物的不同形态方法。通过这样的模仿与观察,可以开拓幼儿的思路,可以让幼儿学会更多创新绘画的形象和方法。

2发展性:左右脑的平衡发展



创造力的发展与大脑的开发,特别是右脑的开发有关。开发右脑实际上是为培养创造力打基础的。现代研究成果科学地揭示了神奇大脑的生理学基础,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启示。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特别是重点开发右脑已成为当务之急。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是偏重于左脑的训练,偏向重视和鼓励以言语为媒介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非言语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利于人的创造力的发展。

我们要学会运用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思维方式,简而言之,就是要重视运动、艺术、绘画、手工等操作实践类课程的学习。这类学习是锻炼右脑、开发创造力的重要课程。目前,这种右脑开发的学习虽然已经被一些有识之士逐渐重视,我们也已经看到一些家长双休日带着孩子学习各种艺术实践类课程,但还远没引起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足够的重视,以分数衡量孩子能力的各种考试阻碍了实践课程的进程。

艺术绘画等操作类课程在很多学校里不仅被言语化了,操作已成为一种奢望,甚至干脆被其他语数外科目所排挤。其实发展右脑,有助于儿童在学习中,借助表象进行记忆,发展直觉思维、抽象思维,可以减少记忆中的死记硬背,重视意义识记的训练,从而增强学习的乐趣和效率。

3灵活性:工具材料的多种运用



培养技能不完全是培养如何画画,有时可以是培养如何使用工具和材料。爸爸妈妈可以让儿童接触尽量多的不同绘画材料和工具,使他们在各种感官刺激下感受材料各自的特殊性,帮助他们拓展创作的空间。

家长与教师应更多地以儿童为出发点,可以准备一些引导环节和游戏活动,根据儿童的现实情况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这有利于儿童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发挥创造力,并有的放矢地学习和改进创作思路和技法,最终使作品能够反映出儿童的个性和思想。

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现有水平和个性差异进行工具材料的选择,不能急于求成,一般都是由易到难,由粗放到细致,由单色到多色进行选择。根据孩子手部肌肉控制能力和对色彩的敏感,搭配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不同材料给孩子进行绘画活动。

如2-3岁孩子在家长帮助下用比较粗的炫彩棒,4-5岁孩子可以使用水彩笔,5-6岁的孩子可以逐渐采用水溶性的彩色铅笔,通过逐步接触不同画材媒介带来的不同肌理效果,在不同工具的接触中,灵活合理使用材料,激发孩子在绘画中迸发出创造力的火花。



4差异性:求异思维的积极鼓励



尊重幼儿意愿 , 尊重幼儿不同表达的方式和方法。绘画活动一般都是会配合主题来进行的,因此引导幼儿有主题地进行绘画,也能让幼儿既创造空间和想象,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表现一定的主题情节。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只有把握好孩子的年龄特点去体验孩子的感受,才能让孩子很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一旦幼儿对绘画产生了兴趣,他们就能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在良好的心态中,提高观察能力、认识能力与表达能力。

幼儿绘画的浓厚兴趣要靠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加以引导和培养。作画时,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画材,要让幼儿对作画内容,形象有强烈的兴趣。才能激发幼儿对创作的欲望。



涂鸦期的幼儿只满足“动”的快感,这是他们表达感受和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多的是鼓励他们,不能因为弄脏了衣服,而去指责他们。这一时期关键是以线和点来来训练,方式上要注重趣味性和游戏性。

象征期的儿童已经不满足于“乱涂乱画”他们开始有自己的见解,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因为经验的不足,导致他们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所以老师要多注重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观察。

图式期的儿童已经能够以自我为中心创造独特的绘画方法,在绘画上有会有明显的进步,但是这个阶段老师和家长要多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概括,鼓励他们的有个性的创作,注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儿童绘画创造力的培养除了以上一些特性以外,还与家庭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密切相关。 创设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创造丰富的物质环境。与儿童一起动手设计与布置,精心设计、陈设一些幼儿易理解的图片,名画,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工具并尝试着进行各种活动,来获得学习经验和学习兴趣,发展自己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同时不忘给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情感环境,家长与教师的鼓励,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创作能力及个性的发展。我们应该鼓励幼儿无拘无束的、不分时空的进行想象,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他们经常会做出新颖、离奇、夸张的想像力作品,及时地鼓励和表扬。如:你画的小猫咪眼睛真精神,色彩搭配的很有时尚感。”这样幼儿就会有被认同的快乐。对绘画活动就会越来越喜欢,也会更有创造的乐趣。
晨光创意专栏作家:周雅屏
周雅屏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家
作为青年骨干教师
多次赴法国、美国访学研究儿童艺术教育
主持及参与国内多项儿童教育课题研究项目
●●●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从一支画笔开始。

我们是
陪伴您孩子快乐成长的晨光



    关注 晨光创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