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349,有感黄大年先生

 

航空地球物理领域顶级科学家黄大年去世,年仅58岁,典型的精英英年早逝。就我个人而言,内心深处那个那个想了很...



航空地球物理领域顶级科学家黄大年去世,年仅58岁,典型的精英英年早逝。就我个人而言,内心深处那个那个想了很久但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感念,即这人生究竟应该是怎样一个活法?

黄大年生于1958年,广西南宁人。他的一生是典型的知识精英的一生,从吉林大学拿地球物理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之后去英国深造,在英国拿到利兹大学博士,随后到剑桥大学担任研究员,取得一系列成果,成长为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他在英国用了18年时间,凭借自身实力完成了从外来学子到知识精英的蜕变。他在剑桥大学旁边有自己的独立的别墅,他的妻子经营两家盈利不错导弹诊所。从个体角度说,他在英国享有高品质的生活,衣食无忧且想有尊严。当然咯,按照能力,这种人在任何正常国家都应该享受衣食无忧且有尊严的生活。但黄大年在2009年选择回国,回到母校吉林大学,身份是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他甚至“威胁”妻子说“不会过,就散伙”。那一年他50岁,是知识精英的黄金年龄。

回国之后的黄大年一心扑到工作上,负责“航空探测”和“地深探测”,取得众多成果,推动国防科学进步。然而这样一个人,仅仅回国8年便遗憾去世。他的早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过度劳累。事实上所有知识精英英年早逝的根源之一便是过度劳累。

黄大年为什么那么选择呢?按照他在1982年给同学的毕业赠言“振兴中华,我被之责”。这话如同周恩来年轻时那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单独拿出来感觉有些空,但结合当事人的一生就很实在。黄大年的人生走了一条类似邓稼先的路。事实上他经常谈论邓稼先,“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

站在事后往前看,黄大年品格朴质、大气、接地气。这种人就是那种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之人,脊梁型的人物。如果把这种人放在官场敢于为民请命,让其去创造则敢于领头争先,典型的脱离低级趣味之人。

这种人属于国家民族脊梁之列,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应珍惜。其人生理应好好宣传纪念。然而就我看到的宣传纪念只有两个字形容,心痛。现在还在宣传强调说黄大年回国时放弃英国优裕的生活,其实很讽刺。钱学森、邓稼先他们回国年代,国家穷,没有能力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黄大年是2009年回国,中国已经有极大的物质生产能力,权贵富豪们已经满世界显摆,二代们各种任性,明星摆造型就能大巴赚钱,国家还不能为顶级科学家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是不是很讽刺?科学家首先也是人,而且是精英群体,理当享受精英待遇。

我个人认为,宣传纪念这样一个人,仅仅宣传期品格和精神,把它塑造为一个楷模远远不够,那是宣传领导干部的手法。宣传科学家有两件事必不可少,即他本人的志趣个性与科研成果。

越是精英人物,其志趣个性越是有魅力,越是能吸引追随者。我们这个时代,漂流在世人眼前的志趣个性多半围绕“五花八门的秀颜值、花样繁多的捞钱财、意想不到各种作”打转。我不是想否定、批判或者嘲讽这种风气,我想说除了这些还有其它,至少我了解的每个精英人物都有独具魅力的志趣个性。

黄大年的志趣个性在哪里?就在他“想让地球透明些”。他研究高空,探索深地,看似复杂高深,但都和这最初的志趣契合。这叫不忘初心,也是一种巨大的乐趣,属于科研或创作的乐趣。这种乐趣,一般人可能无法理解,一旦理解就会被迷住。被这种乐趣迷住的人越多,这个世界前进的动力就越足。科研或创造,可以理解为修行,但并不是苦修,理解为苦修,就输了,因为科学修行也是乐趣为伴;可以理解为一种重担,但仅仅理解为负重前行,也就输了,因为科学重担也有乐趣为伴。

科学家不必如明星那般出风头,也不必如权贵富豪那般处于支配地位,甚至其个人未必需要被大众理解,但其科研成果必须被理解。

从个体讲,科研成果是其生命价值之所在。如果尊重一位科学家,就必须尊重其科研成果。要尊重必须先理解。

从社会整体讲,不懂得尊重科研成果的种族是没有希望的。每一份科研成果或艺术创造从逻辑和美学上都是独特的。成熟的社会,至少应该努力引导大众关注科研成果和艺术创造中的逻辑和美学,而不仅仅说“这个东西多么牛逼”。牛逼所以牛逼,在于其内在逻辑和内在美。谈发展实业,提升执照呀,这些本质上都是科研成果的具体应用。而且科研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讲传承。所以尊重社会尊重科学家最大的诚意便是理解其科研成果并传承下去。

毫无疑问,黄大年是一个楷模。然而如果仅仅把他当成一个高大全的精神楷模,而忽略其个体志趣和科研成果,那是对楷模的浪费。


    关注 虚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黄大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