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哪里是在读书?你这分明是在矫情

 

读书这件事,一定非要“有感觉”不可吗?...





阿信之前遇到过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推荐各种有意思的书籍,而每次的开场白都是:“我上周末在星巴克读了一本书……”时间一久大家发现,老师貌似平均每周都要在那家咖啡厅读三、四本书。于是那时候同学们都认为,要静心读书,一定要选个咖啡厅,就算不喝咖啡,喝杯牛奶也是好的。



你会在什么环境下读书呢?有人觉得,读书是要追求感觉的。

最好,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坐在街角咖啡店的窗边,阳光透过窗子,暖暖地照在身上,窗帘是带花边的,窗台上摆一盆绿植,枝叶懒懒地垂下来,然后自己坐在原木桌子旁,悠哉地翻开一本书……



再或者,夜晚温馨的卧室中,换上舒适的浴袍,播放起诺拉·琼斯的舒缓音乐,倒一杯红酒在手,一边翻书,一边小酌。最好,窗外还能想起“哒哒”的细雨声……



这样的场景,在一些朋友的眼中,成了读书的“标配”。

虽然我们知道,这样做也许并不是为了发朋友圈装X,我们也承认,舒适的读书环境确实能够放松身心,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只是,读书这件事,一定非要“有感觉”不可吗?



阿信知道,想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拨开时间的缝隙,找到安静的一隅已不是易事,所以我们倍加珍惜不受打扰的阅读时光。然而,环境是锦上添花,但却不是必需品。

难道不可以在挤公交车的时候用手机阅读?难道等电梯、坐火车的时候不可以阅读?真想读书,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读着读着就有了美好的阅读体验,而不是有了阅读的冲动再去读。



很多小伙伴都在抱怨,觉得生活琐事太多,工作又饱和,阅读的时间约等于零。是啊,如果执着于为阅读创造出一个“带感”的环境,而迟迟不在乎阅读本身,那么你自然会与许多机会和时间擦肩而过。找了半天咖啡馆,到头来新书的包装都没有撕开,这样值吗?

阿信给你最大的建议就是:不要管那么多外部因素,立刻,马上,开始。只有“强迫”自己开始行动,你想要的结果才会有可能发生。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我遇到过很多人跟我说要创业了,说“互联网+”的时代到来了,猪都能起飞,再不创业就来不及了。结果过几年又遇到他,还是在喋喋不休地聊自己创业的伟大梦想,我估计他聊完回家就洗洗睡了。这样的人可以称为职业梦想家。
我有个朋友,2007 年就打算要买iPhone(苹果手机),后来听说要出新款,出来新款后听说又要出新款……现在依然拿着诺基亚,因为又听说iPhone 8 快要发布了。当然,他本来也想买车的,不过听说新款的奔驰将在2020 年发布,所以他现在依然在骑电动车,持币等待新款奔驰。他说自己的人生态度就是宁缺毋滥,当然他依然单身。这样的人可以称为职业等候家。

我也遇到一些人,跟我说要辞职了,说公司这不好那不行,实在忍不下去了,结果几年过去,也没见她辞职。但她人倒是保持了一贯性,还是说实在忍不了了,必须要辞职了。这样的人可以称为职业牢骚家。
一个女孩,跟我说每天都在遭受家庭暴力,撸起袖子给我看青一块紫一块的胳膊。我说马上离婚,这没什么好说的,她说好。结果半年后,继续给我看被打的伤口。我问为什么还不离婚,她说因为这个,因为那个。唉,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想骂她无数句懦弱幼稚傻,话到嘴边只好变成“也是哈”。一年后遇到她依旧在重复说着自己的可怜。这样的人可以称为职业被虐家。

自己写不出好文章,我曾经以为是自己的电脑不够精美。每天不去跑步,我曾经以为是没有买到喜欢的运动鞋。懒得去旅行,我曾经以为是还没有买到心仪的相机和镜头。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来当作不去开始某件事的借口,其实就是缺个一咬牙一跺脚的开始。
很多事情,只要开始迈出第一步,就根本停不下来。但前提是, 你得开始。

我做很多事情也会瞻前顾后,哪怕写稿子这样的小事。明明晚上12 点要交稿,非要找各种事情来做铺垫,去烧壶水,去拖个地,去洗件衣服,去削支铅笔……其实,只要坐在电脑前,把手放在键盘上,往往都会写出一篇文章。

我曾经买了一本名为《如何克服拖延症》的书,这本书本来应该三天送到的,结果拖了一周才姗姗来迟,我心想,这本书果然很神奇,以身示范拖延带来的痛苦。打开书一看,一大半的章节都在说拖延的历史,拖延的来源之类。其实吧,如果我写这本书,只需要写一句话:赶紧开始行动!



你想写书,就至少要给书起个名字列个提纲吧。你要创业,至少要写个策划书,或者开始谈投资吧。你要写公众号,至少要先登录公众号的平台注册申请吧。你要离婚,至少要咨询律师吧。你要辞职, 至少要开始谈下家吧。

我想说的是,如果真的决定要开始一件事,就让自己尽快开始。如果已经决定出发, 就不要把生命浪费在犹豫上。

因为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不能有感觉了才开始行动
李敖说过一句话,意思大致是:身为小姐,不能有感觉了再接客。听起来蛮粗鄙的,不过很多道理都相通,比如:身为作家,不能有灵感了再写作。身为演员,不能有了状态才进入角色。身为员工, 不能有心情了才开始工作。

很多人以为,文章都是在作家有灵感的时候写出来的。其实,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我认识的大多数作家,都是每天写作,每天写不同类型的文章,尝试各种不同的写作手法,积累到某个点,突然灵光一闪,一篇优秀的文章就应运而生。

你不逼自己一下,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这句话是对的。



我认识几个演员,他们跟我说,很多时候演一部戏,是要先逼迫自己进入那个角色。也就是先假想自己是那样一个人,然后再去把握这个角色的心理。言下之意就是,演啊演啊,你就成了那个人。你要先成为那个人,才能演出那个人。

那么工作是不是也如此呢?

有人跟我说,等自己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或遇上一个好老板,就会好好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为什么不是现在就开始呢?尽管目前的工作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为何不从点滴开始去改变?有问题的工作和不足的老板,自己才有发挥能力的余地啊!都完美了,还需要你做什么呢?如果你实在觉得工作不爽,那你辞职啊,既然不辞职,又满是抱怨,你这不是犯傻吗?

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是在任何地方都表现出自己的优秀。



我工作的时候经常想三个问题:领导还有哪些值得我学习的?今天的工作还有哪里可以提升的?目前手头的工作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于是干啊干啊,就把老板干掉了。嗯,我自己创业去了。很多工作都是,做啊做啊,渐渐就发现了它的有趣之处。

所谓职业,就是不管有没有欲望、灵感或状态,随时都可以让自己进入那个角色,在过程中找到感觉。当然,如有可能,尽量让自己体会到快乐。

话糙理不糙,人生在世,努力达到角色与体验的高度统一,才是正道。
听完作家琢磨先生的一番话,
你还觉得读书非要意境不可吗?
阅读不一定需要咖啡,
健身不一定需要瑜伽垫,
谈恋爱也不一定需要烛光晚餐……
你只需要开始。
这个周末,给自己定个计划吧!
否则时间若不用来行动,
便只能用来遗憾。
【推荐阅读】
《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
琢磨先生 著 |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6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购买信息
-End-
编辑:赵佳然 2017.06.10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















    关注 中信出版集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