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名将蓝玉的悲惨结局

 

应该说,在捕鱼儿海立下战功的蓝玉成了明太祖朱元璋心目中的大明擎天柱。胜利之后,回朝的蓝玉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称赞。然而蓝玉真的有点飘飘然了,人性中的弱点开始迸发,他渐渐迷失了自我。...







应该说,在捕鱼儿海立下战功的蓝玉成了明太祖朱元璋心目中的大明擎天柱。胜利之后,回朝的蓝玉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称赞,比之为汉唐时候的名将卫青、李靖,这可是连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老前辈都没有得到过的殊荣。蓝玉真的有点飘飘然了,人性中的弱点开始迸发,他渐渐迷失了自我。

对于蓝玉,一开始,朱元璋真的想好好保全他的。对于蓝玉这样能征惯战的将领,朱元璋确实发自内心地喜爱,他希望蓝玉能继续为明帝国效力,而蓝玉的表现却一再让朱元璋失望。《明太祖实录》用“专恣暴横”四字形象地形容此时自恃功高的蓝玉。他私下养了几千个庄奴和干儿子。要知道之前打天下时,朱元璋也通过养干儿子来为自己夺取天下效力,蓝玉此举严重一点说就是欲行不轨。这还不算完,蓝玉还侵占东昌府百姓之田,百姓不服,告到御史处,却被蓝玉喝令乱棍赶出。北征回来后,蓝玉私藏了无数驼马珍宝而不上缴朝廷。有一次夜间来到喜峰关,守关小吏按照夜间规定闭门不开,结果蓝玉大怒,竟然带兵强行毁关而入。他在外担任总兵期间,擅自升降属下将校,给有过的军士脸上黥字。在日常礼仪上,蓝玉也多有僭越之举,他的席帐多以金龙装饰,以金爵为饮器,马坊、廊房皆用九五间数。

洪武朝对于礼仪制度规定严格,功臣将相之家穿着、出行、饮用器具、房屋建筑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制,开国功臣德庆侯廖永忠就是因为僭用龙凤之事被赐死。明末才子李贽就曾经指出蓝玉侮辱北元主妃和侵占东昌民田并殴打御史之事就已经是死罪了。

在经济方面,蓝玉也多有违法之事。刘辰《国初事迹》有载:蓝玉曾经令家人到云南占用盐引一万多,并且依仗蓝玉的权势来兑支食盐。明太祖得知事情原委,说到:“这是侵夺民利,破坏盐法,以后但凡功臣家中有盐引,尽行没官。”

以兑支盐引吸引盐商到北部边境运粮,一直是洪武朝关乎边防安危的重要经济举措。蓝玉此举无疑是公开破坏这一战略性制度,影响之恶劣不言而喻。朱元璋对这种事情一向是零容忍的,只不过这一次他隐忍不发,账都记在心里。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建昌卫指挥使、故元降将月鲁帖木儿叛乱,朱元璋命令蓝玉出师征讨,出师之前,蓝玉跟麾下十几名部将向皇帝辞行,当时朱元璋要单独跟蓝玉面授机宜,他让众将先下去,连呼三声都没有人响应。蓝玉大手一挥,他们却乖乖退下。朱元璋当时心中已经极为不快,大明的将士不听命于皇帝,却服从蓝玉,雄猜之主岂能不疑?

也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加速了蓝玉的结局来临。

九月,皇太子朱标病逝。这位朱元璋倾注了无数心血培育的接班人,在盛年之际意外病死。这一打击,几乎让铁腕皇帝彻底崩溃。很少流泪的朱元璋放声大哭,无奈之下,他只好立皇孙朱允炆为太孙。本来老皇帝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一次的巨大打击更是雪上加霜。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正月,65岁的老皇帝思虑太子朱标过度,且身患热症,差点撒手人寰。

洪武二十五年十一月,平定了月鲁帖木儿之乱的蓝玉奏请朝廷允许其征伐朵甘百夷——更多的战功是获得太子太师这一职衔的基础。朱元璋却没有批准他的请求,命其班师回朝。

自己的几次请求都被皇帝驳回,蓝玉闷闷不乐地回到成都,也许在这一刻,蓝玉萌生了谋反之心。

十一月底,都督谢熊奉命接蓝玉回南京。蓝玉知道谢熊的小儿子也与胡党案有牵涉,于是大胆地问他:“是不是因为我亲家叶升案中有我的名字,上位命你来拿问我?”谢熊只说皇帝召唤,并无拿问之说。蓝玉设宴款待,席间坦言自己的打算——回京窥探动静,如果皇帝有所怪罪,他就挣个鱼死网破,希望谢熊回去不要泄露消息,成功之后,共享富贵。谢熊连连应诺。

当年十二月,朱元璋下诏以冯胜、傅友德为太子太师,蓝玉、李景隆为太子太傅。诏书一下,蓝玉的美梦破碎了。他大为不满,生气地说:“我劳苦功高,竟然不能封太师?”对于蓝玉来说,不能封太子太师却加速了他的谋反计划。蓝玉私下跟亲信说:“上位几次不能批准我的要求,看来是疑心我了。”

当月,他宴请谢熊和随征的副将徐司马、聂纬以及四川、陕西的都督、都指挥、各卫所将领,一起谋划造反之事。同时,他还联络在陕西的亲信将领,准备兵马,随时行事。

次年,正月初十左右,蓝玉抵达南京。当时的朱元璋正患重病卧床不起,蓝玉觉得这是个绝佳的谋反机会。他跟同党曹震、朱寿、祝哲等商议:“如今上位重病在身,皇太孙年幼,天下兵马都在我的掌握之中,这正是起事的大好机会。”他们商定于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十五日起事。因为他们提前从同党詹徽等人处得知,朱元璋会在南郊参加祭祀先农和籍田之礼。

因为蓝玉联络的人员过于庞杂,人多口杂,消息最终泄露。蒋瓛的及时告发,一场震惊朝野内外的惊天大案就此曝光。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八日,蓝玉入朝后被捉拿,第二天被收押锦衣卫监狱受审,第三天就被诛杀。洪武朝最重要的史籍《明太祖实录》对蓝玉案的审判过程记载不详。幸运的是,明太祖把蓝玉的罪行及其同党的供词编辑成册,名为《逆臣录》,并昭示天下,使后人得以知晓蓝玉谋反的大概过程。

《逆臣录》


最终,一代名将蓝玉因为心怀谋逆,被斩杀。朱元璋恨透了蓝玉,之前自己对他一次次姑息,他却要取自己性命!朱元璋下令把他的人皮被剥下,进行全国“巡回展览”,以期震慑那些心怀异志的部下。这张人皮到了他的女婿蜀王朱椿那里后,蜀王妃把父亲的人皮偷偷藏在蜀王府。200多年后,张献忠打到成都时,还在蜀王府见过这张蓝玉人皮。

很多人认为蓝玉案是冤案,依据就是《逆臣录》中的证词是锦衣卫屈打成招的产物。可是仔细看一下,谋反的时间、地点、人物、动机都可以前后印证,并没有明显破绽,如果说牵涉入案的人员过于广泛,那些下层人员的供词不能让人信服,涉案的几名主谋,如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他们的供词都明确地指出蓝玉谋反的动机、起事时间以及联络的相关军队人员,这些都没有太多的破绽,完全可以相互印证。严刑拷打的口供不一定就是假的,这些案犯明白自己犯的是诛灭九族的大罪,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招供。朱元璋将他们的口供公布天下,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他们罪行确切,如果案情有明显的编造情节,朝廷何必公布他们的证词,让世人指摘?更何况,结合蓝玉一直以来飞扬跋扈的性格和放肆无忌的罪行,加之他对朱元璋的种种不满以及明初政治形势并不稳定,手握兵权的蓝玉想乘机谋反、夺取天下之志便很好理解了。所以蓝玉案并不是冤案,至少对于蓝玉及其主要同党来说如此,至于朱元璋刻意牵涉入案的其他人员当然可以具体分析。

朱元璋掀起如此腥风血雨的大案,是有自己的考虑的。当时功臣宿将剩下不多,而之前自己通过胡惟庸案打击了一大批开国功臣,剩下的功臣们大部分仍然不知警戒,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或多或少都有违禁之事;而自己封在北方的塞王秦王、晋王、燕王等人已经开始独当一面,他们完全可以替代这些功臣宿将为大明防守北边了。朱元璋自从太子朱标死后,身体大不如前,他想为年幼的皇孙朱允炆坐稳江山打下坚实的基础。蓝玉这种谋反之人肯定要杀,冯胜、傅友德等仅存的宿将之前也有过违法之事,自己宽宥了他们,难保他们不会心怀不满,成为下一个蓝玉;只有从肉体上消灭这些人,才能保障大明的稳定。至于郭英、汤和、耿炳文等仅存的几个元老,他们这些年做人做事小心谨慎,并没有给朱元璋留下太多的把柄,他想为孙子留下这几个人跟诸皇子一起把守江山,足够了。于是,朱元璋才把蓝玉案故意扩大,杀了2万多人。

洪武朝后期最耀眼的将星蓝玉死了,他的传奇结束了,而朱元璋也渐渐迈入了他生命的终点,他认为给孙子朱允炆留下了一个稳如泰山的江山社稷。虽然功臣宿将基本被打击一空,但就藩北平的燕王朱棣此刻崭露头角,两次参加对北元的军事行动,并成功招降北元太尉乃儿不花。英雄迟暮的马上天子朱元璋,接到了燕王的捷报后,不禁感叹:“肃清沙漠者,燕王也!”老迈的皇帝已经把拱卫帝国的希望寄托在了以燕王为首的一批塞王身上,殊不知,自己百年之后,正是儿子燕王朱棣亲手推翻了孙子朱允炆,篡夺了帝位。世事无常,常令人发一叹也……
ZVEN 精 选


本文摘自《战争事典030》
双雄的第一次碰撞——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
塞人的最后荣光——印度—斯基泰和印度—帕提亚王国兴衰史
大将扬威捕鱼儿海——明帝国与北元之战及名将蓝玉的沉浮人生
七入地中海的巨熊——俄国海军对南方出海口的千年情节
复盘宋魏清口战役——从实证角度尝试复原中国古代战役
埃德萨的征服者——枭雄赞吉

↓↓↓点击原文链接快速购买


    关注 战争事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