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屡次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

 

香港的历史远比你想的要早,遇上的大事你也可能已经知道。...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待中国古代的海禁


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香港是没有历史的,如果有也是从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开始的。然而看似在中国古代史中毫不起眼的香港,实际上屡次站在时代大潮的风口浪尖之中。

蛮荒之地的贸易岛

中原文明的世界观
在中国古代的世界观中,黄河流域是文明的中心与天下大权的正统。所以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就只能屈居半开化地带,而更为遥远的岭南就是不折不扣的蛮荒之地了。

但就是在这片鲜有贵族精英乐意涉足的蛮荒之地,却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上的一个重要关口。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就是这么一个举足轻重的地方。无论是地中海地区来的希腊商人,还是从印度经过南洋到达中国海岸的波斯、印度或阿拉伯商贩,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会到广州进行贸易。

香港的重要性就是依附在广州之上产生的。珠江三角洲入口的门户位置,决定了很多赶往广州的商船可以在这里选择下锚、休息和贸易。
今日的香港地图


不过和现在不同的是,当初的香港、九龙、新界地区都不重要。今天香港最不繁华的大屿山,才是外商云集的中转站。16世纪初抵达中国海岸的第一批葡萄牙人将之形象的称呼为贸易岛,而临近的东莞则因为泰国商人最多,而被称为暹罗港。1513年,从南洋的马六甲出发的阿尔瓦雷斯,乘坐一艘当地人的商船,第一次抵达了中国海岸。他登陆的地点就是今天的大屿山。

当时的大屿山刚刚从明初的破坏性海禁中恢复过来。由于明初从14世纪开始就奉行压制私人海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大屿山一带一度破落不堪。好在广州的贸易关口位置并没有废除,当时的香港也因祸得福的避免了很多沿海岛屿成为无人区的厄运。也正因如此,香港成为了近代西方世界第一个接触到的中国领土。大屿山则以屯门这个名字,被后世所铭记。
澳门的阿尔瓦雷斯雕像


1521年,又一支葡萄牙官方船队抵达广州,将首位西方驻华大使送抵中国。大部分使团成员与一起前来的商人们没有获得留居广告的资格,因而在船队回国后留在了贸易岛--屯门。他们与沿海海盗的矛盾直接引发了著名的屯门之战。稍后赶到的葡萄牙私人船队成为了中国人所面对的首支西方舰队,大屿山也成为了古代中国与近代西方首次冲突的战场。明朝守军虽然花了很大的力气,将新来的西方人赶出了贸易岛,却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武器和科技似乎是滞后了。
屯门海战的象征意义非常大

两位皇帝两次莅临

元朝的建立让宋朝皇帝只能跑路香港
当然,即便是大屿山这个贸易岛的收入能抵中央帝国岁入的一半,也很难让贵气十足的皇亲国戚们屈尊视察。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皇帝本人两次莅临也不是不可能的。

1275年,已经以元朝为国号的蒙古帝国,正在以排山倒海之势,攻取南宋王朝的各个战略要地。这一年,首都临安的失守让南宋王朝几乎寿终正寝。蒙古大将伯颜亲自入临安城安,不仅获得了南宋王朝的府库,还将宋帝赵显皇、太后全氏以及其他朝官、宫廷人员都押往北方。

在余下的南宋皇室血脉中,依然有宋端宗赵昰获得了部分大臣的支持,提前出海到了浙东地区,开始了为期数年的流亡生涯。
宋端宗赵昰


然而无论是能够带兵打仗的张世杰,还是品行与忠诚度都堪称一绝的文天祥,都没法用南宋余下的资源去和一个已经成型的世界帝国较量。弱不禁风的南宋军队也已经没有任何同蒙古征服军抗衡的实力。因而赵昰的小朝廷只能不断莅临那些过去不可能被皇帝涉足的地盘。现是绍兴,再到温州,继而是贸易大港泉州和蛮荒之地的广州。

他每经过一地,都会很快离开,将这些刚刚视察好的地盘丢给身后的蒙古征服者。终于,几乎是无路可跑的小皇帝来到了今天香港的九龙地区。然而就算跑的比谁都快,也终究会有一个极限。在元朝麾下的汉将刘深追逼下,小皇帝匆匆结束了他的第一次香港之行,准备坐船横渡珠江口。结果,缺乏航海经验的宋朝船队在随即到来的风暴中损失惨重。大宋小皇帝自己也一度落入海中,并因为受冷与惊吓得病。
元朝灭南宋的进军路线


不得已之下,宋端宗赵昰一行人再度返回了香港,蜗居在大屿山休整。此地在宋朝前期一直是私人商贩与私人盐商的集合地,1197年的大奚山盐民起义后已经惨遭打击,制盐业从此式微。大量对盐业与贸易的垄断,让南宋王朝曾经在短时间内聚集起了足够的财富。然而当落难的小皇帝来到当地,已经不可能从破败的岛屿上获得什么。
宋末帝赵昺


最终在1278年,宋端宗赵昰死在了大屿山,南宋的残余力量只能将他的弟弟赵昺扶上皇位。这位新皇帝陪同哥哥一起,已经两次莅临香港。现在又必须重新开启新的逃生之路,最终在一年后的1279年葬身崖山。

元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外族征服者身份占据前朝所有土地的王朝,中原文明的极限第一次如此明显。皇帝亲自莅临香港的怪象,无疑就是这一历史变局的显现。
文弱的宋朝因为崖山的结局而显得壮烈

民族主义的心头之痛

鸦片战争让东西方差距暴露无遗
1841年,处于中西文明交界口的香港,再次成为了中原文明极限的体现。

当数量有限、武装一般的英军,一次次轻易的击破清军重点布放的沿海防御,中西文明的差距已经在武器和技术上暴露无遗。而在清军手中显得弱不禁风的火绳枪、红衣大炮,甚至炮台本身,还都是当年屯门之战后,陆陆续续从西方引进的产物。

香港就此成为大清朝廷心中的一个痛。虽然在当时,恐怕早日要回更为重要的舟山,才是清廷上下更加重视的要紧事。
香港的割让


但随着西来的民族主义在中原大地的持续发酵,香港也渐渐成为了民族主义的心头之痛。尤其当澳门低调,日军撤离台湾,香港却在利用大陆的艰难飞黄腾达时,这个夕日毫不起眼的弹丸之地看上去就愈发显眼。
(完)
戳图阅读


广州:持续千年的大都会
屯门之战真相


微信:最强冷吧众

微信ID:lengbingqiba

❶ 点击历史信息 查看更多内容

❷ 不一样的视角 不一样的感悟

❸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本号


    关注 最强冷吧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