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囡快来看!上海人过春节讨吉利的这几件事一定要做!

 

上海 / 资讯 / 生活 / 美食/ 活动 / 福利@第一资讯报道▼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




上海 / 资讯 / 生活 / 美食/ 活动 / 福利


@第一资讯报道
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春节还要辞旧迎新,以示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新面貌。那么老上海人是哪能“过年”的?
祭灶神


在老上海,农历腊月廿九日是小年夜,家家户户要祭灶神,以求来年衣食无忧。这一天夜晚上海人会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果品与酒饮,还必供荸荠、茨菰,这都是用来讨吉利的。





灶神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好坏,为了让灶王爷只说好话,送灶时人们还要供上粽子糖、麦芽糖和糯米团子,又甜又黏。

腌腊肉
一到腊月,上海阿姨大多都在腌腊肉上有一手,秘制调味好后,晾挂在屋檐下,或者弄堂里,经常看见平时的晾衣竹竿上,过年挂着的就是腊肉了。这样腌制出来的腊肉色泽鲜艳,吃起来不肥不腻,挑得肉质好,在咸鲜中还带着津津甜味。



鲜肉蒸河鳗也是过年时候桌上必不可少的名菜了,吃鱼大多取年年有余之意,所以年夜饭上的鱼可是不能全部吃干净的,必定得留下一点儿给来年。

吃焋糕
焋[zhuàng]糕是上海古老的过年甜点,发源于上海松江一带,至今焋糕的制作还在这里传承着,只是市区的大街上很难寻觅到了。



焋糕也叫蒸糕,制作的时候通常要举家出动,因为它的步骤复杂,需要一家人同心协力才能做好它。



蒸糕是很多上海人的美味情节,而且“糕”与“高”同音,意味着家人吃了这块糕,来年就会步步高升,好运连连。

做头
按照老上海人的习惯,过年之前是一定要去做一次头发的,上海爷叔总要焗个油,上海阿姨热衷于烫个新造型,这都有辞旧迎新的寓意。

掸尘
腊月廿五,诸神下界。按传统,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用长柄扫帚掸掉屋里的灰尘,称为“掸尘”。在上海话中“尘”与“陈”谐音,所以也叫“掸陈”,寓意掸除“晦气”。

贴春联
写春联的时候,店家多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普通人家多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园”等。有些人家不喜欢现成的,可以去豫园买师傅现场手写的春联。

清年债
过年是店家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逢生意红火,另一方面,年尾正是各家清理一年帐目,向欠户讨债的时候,但许多老赖其实完全无力还帐。按惯例,讨债只讨到除夕,新年不讨,否责自讨“晦气”不吉利。因此对躲债者说,过了除夕这关,明年又是新一年。

年夜饭
除夕之夜,大家在灯火下坐在一起,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这是一年最圆满的时候。这顿年夜饭,也是上海人最为看重的。



对上海人来说,肉圆和蛋饺必不可少。肉圆对应着团圆,蛋饺对应着金元宝。这天吃的每一道菜,都要吃个吉利。例如黄豆牙叫“如意菜”;吃鱼不能吃光,象征了年年有鱼(余)。

烧头香
除夕夜后是新年,家里的长辈在年夜饭后,要围在一起守岁。到这天深夜的时候,龙华寺里一定是挤满了争烧“头香”的上海人。

放鞭炮
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就是先放“开门炮”,俗称“放高升”,邻里相见互道新禧。但现在,上海外环以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

压岁钱
除夕晚上到初一以后各日,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的日子。亲戚长辈们有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压岁钱的来历是因为以前的铜钱,中间有方孔,用红绳将钱币贯穿起来,放置在床脚,能用来驱避邪恶。

舞龙狮
到正月初五日,上海有“接财神”的惯例。财神爷和人人都有关,而商家的庆祝最为起劲。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谐音“利余”,很讨口彩。一到十二点时,屋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声震百里,其声势猛烈竟可以超过初一这天。

吃汤圆
到正月十五的时候,上海人家里一定会煮好一碗碗香浓的汤圆来过元宵,因为这一碗汤圆的圆满预示着这个年可算是圆满得过好了。

看灯会
元宵节的另一大活动就是灯会了,城隍庙是市区灯会活动的中心。这一天整座城隍庙都是流光溢彩,灯火通明的。除了看灯,领略的更是上海人喜欢轧闹猛的人气。



这其中舞龙舞狮是保留节目了,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又由专人持大珠般的“滚灯”,与龙身周旋、追逐,甚至打斗,它们共舞行于沪城

素材信息源自:网络

内容整理:上海第一资讯

转载请注明


“上海第一资讯”上海 / 资讯 / 生活 / 美食/ 活动 / 福利

微信:fuwen00

上海市超高人气微信平台


    关注 上海第一资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