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爆表的项羽,所用的兵器真的是霸王枪吗?

 

项羽到底使用哪些武器?项羽一战杀敌数百人真的可能吗? 楚汉之争,为后来的四百年历史定下了基调,也是人们津津乐...





楚汉之争,为后来的四百年历史定下了基调,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刘邦、项羽都各自有自己的一帮粉丝,直到今天依然吵来吵去。不过,不管是刘邦粉还是项羽粉,都有一个共识:项羽的武力值非常高。

上图:清代的项羽画像


那么,战斗力爆表的项羽,究竟有哪些武器呢?

首先,不得不提一提项羽的长兵器:戟。
上图:项羽用的可能是这种雄戟


在后世的一些故事里,项羽的武器都被演绎为枪,并且因为项羽“西楚霸王”的名头,给项羽的枪取名为“霸王枪”。实际上,项羽用枪的说法起源于明代的一部小说《西汉演义》,这部书里,项羽用的是一杆名为“火尖枪”的大枪。

但是在《史记》中,并没有项羽用枪的记载。而且,秦汉之际,枪指的是单纯竹木结构的武器,没有金属头的,所谓“斩木为兵”,指的就是枪。



上图:单纯由竹木削成的枪,在二战后期的日本依然存在

记载中,项羽的长兵器是戟。

在楚汉相持不下的时候,项羽曾经派出勇士去汉军阵前玩“一骑讨”。而此时的汉军已经弥补了骑兵方面的弱项,招募了一些楼烦族的骑兵,而楼烦族骑兵中有一名神射手,连续射杀多名楚军勇士。
上图:宋代《获鹿图》中的骑射手


于是项羽大怒,亲自穿着铠甲手持长戟冲向楼烦神射手,并且大声呵斥。楼烦神射手被吓得不敢仰视,无法安静的射击,只好回到汉军的营寨中。

这段记载中,虽然项羽没有和楼烦人进行交战,但是已经能够看出项羽的实力。

戟,是秦汉时期最适合马上使用的兵器,因为当时没有马镫,如果用长枪进行马上冲锋,反作用力很容易将骑兵撞下马背;而戟有横向的小枝,冲锋时可以让马的冲击力转化为小枝的啄击力,是当时少数可以借助马匹冲力的武器之一。



上图:汉代仪仗青铜俑,其中有大量持戟的骑兵形象

不过关于这段记载,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楼烦人不敢朝项羽射箭,难道项羽真的有那么吓人么?受到了惊吓是一个原因,当然也还有别的因素。

首先,因为马背的颠簸,骑射手的作战距离不会太远;当时还没有马镫,骑射手的射击距离必然更小。而项羽有速度超快的乌骓马,进入骑射手的射击距离之内,骑射手只有一箭的机会。



上图:骑射的精确射程往往只有数米,图为当代骑射大师卡萨表演骑射飞盘。

项羽可能故意选取了时机,在骑射手将箭扣在弦上的时候猛然呵斥,致使他没能成功搭箭,延误了时机,只能选择逃离战场。



上图:搭箭犹如子弹上膛,对于骑射来说非常重要。

另外,项羽身上还穿着了铠甲,虽然史书没有记载项羽穿的是什么类型的铠甲,但是项羽作为统帅,铠甲防御效果必然不俗。即使骑射手不进行移动,坐在马上进行射击,也不能保证射中项羽暴露在铠甲外的要害部位,因为项羽也在高速移动之中。



上图: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盔甲(冥器),要害部位均有防护

除了戟之外,项羽使用短兵器依然是个好手,在记载中,项羽多次利用短兵击杀多人。

比如在起事时,项羽用剑斩杀了太守,并且接连击杀太守衙门里的工作人员近百人。在乌江自刎前,项羽也曾经击杀汉军“数百人”。在垓下突围的时候,项羽也多次与汉军交战,虽然没有提到项羽的武器,但是综合来看,应当也是刀剑类的短兵。



上图:楚国铁剑。项羽是楚人,当时的楚国已经具备了很高的铁剑制造工艺。

如果记载属实,那么项羽这个战斗力绝对是当时独一无二的。有趣的是,项羽年幼时并不喜欢剑术,当时他认为剑术是一人敌,而兵法是万人敌,故而终止了对剑术的学习。

但是,项羽有非常大的力气,他自己说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在体能方面他还是很自信的。史籍也记载项羽力能扛鼎,一些影视剧里项羽动不动扛个四方鼎,这当然有所夸张,但是普通的圆鼎也有二三百斤,能够扛起来也属不易了。
俗话说,“一胆二力三功夫”,只要力气大,胆子大,在实战中就不会吃太多亏。

另外,史书记载的很多项羽持剑的战绩,都有一些有利的客观因素。比如斩杀太守,是突然袭击,太守的手下想必也没有武装,只能空手被项羽砍;在斩杀卿子冠军宋义的时候,项羽以朝见为名进了宋义的大帐,宋义也必然没有防备。

至于乌江边的那次“无双模式”,笔者个人是这么理解的:

首先,项羽的剑一定是一把耐用的宝剑,绝非当时一般的青铜剑或者低碳钢剑。在当时,已经有了少量中碳钢甚至高碳钢的剑,并且经过了局部淬火的处理,硬度和韧度都非常高。项羽身为一方诸侯,拥有宝剑不足为奇。



上图:比项羽年代稍早一些的燕下都遗址曾经出土过高碳钢的剑。

其次,在乌江边,汉军的追击部队一共数千人,都是骑兵。项羽的逃出去的部队才二十多人,而且必然都是精锐,马一定都不错,人少马好,行军速度就快。后面汉军骑兵的速度并没有慢到哪里去,可能汉军为了活捉项羽故意轻装简行,没有穿戴铠甲,甚至可能在武器上都能省则省,只带一样轻型武器,极有可能只携带了一支长戟。

在乌江边,项羽已经将自己的坐骑给了乌江亭长,并且命令手下士兵下马步行,持短兵作战。

按理说,汉军这时候是人数占绝对优势的骑兵,靠马的碾压也足以把项羽等人碾死。然而,大家想一想,这时候并不是在大草原或者大平原上,而是在长江边上。那时候,长江流域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尤其是长江北岸,充斥着芦苇丛生的湿地沼泽。



这样的地形显然是不利于骑兵作战的,这应当也是项羽令部下下马步行的原因之一。在很多影视剧中,项羽在此时都是站在江边平地等候汉军的到来,我认为,此时项羽很有可能已经埋伏进芦苇丛中。

在这样的地形下,汉军必然也只能分散兵力,下马进行搜索。

如果咱们之前的猜测成立,汉军只带了戟,那么就说的通了。在这种地形下,长兵器尤为不利,戟尤为不利。江边芦苇密集,且往往有一人多高,长兵器灵活性大大减少;而戟有小枝,更容易钩到东西,非常不便。



而且汉军大多是北方人,不适应这种地形,而项羽是长江边长大的。项羽等人埋伏在芦苇之中,出其不意的杀敌,杀几个人换一个地方,只要体力没问题,连续击杀数百人也不是不可能。

另外,史书没有说击杀数百人具体用了多少时间,所以这个战绩极有可能不是在一天取得的,而是多天的战绩总和。

而且项羽身受十几处伤,并且在最后还遭遇到了一名曾是他部下的汉军指挥官,这些都说明项羽并非一个人站在那里等汉军来一波杀一波,而是在不断运动之中间断杀敌

除了戟和剑之外,项羽对远程兵器也玩的出神入化。在史籍记载中,项羽曾经准备和刘邦进行“一骑讨”,刘邦自然不会上当,在军营中大声呵斥项羽的罪状。项羽听后大怒,用藏好的弩一箭射中刘邦的胸部,差点要了刘邦的命。
当时项羽和刘邦对峙,项羽虽然上前挑战,但是双方的距离应当也在“一箭之地”外(一百五十米),能够在这样的距离射中刘邦的要害,着实不简单。这差不多也算是最早的“斩首”作战了。

不过刘邦在沉着冷静上的确无人能比,在被项羽射中之后竟然还能抱着自己的脚说“虏中吾指”,甚至在病危的时候强行起来去安抚军心,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上图:明代绘制的汉高祖画像


注:本文为微信公众号中华冷兵器原创,投稿作者毛锥。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直接观看)




    关注 中华冷兵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