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反抗本能的智慧”——梁漱溟长孙梁钦元谈梁家“齐家之道”

 

梁钦元,男,1957年出生,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先生的长孙。他是资深心理咨询师、中国孔子基金会梁漱溟研究...





梁钦元,男,1957年出生,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先生的长孙。他是资深心理咨询师、中国孔子基金会梁漱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专攻北大”课题组首席心理专家,西南大学特邀研究员、北大附中远程教育中心青少年心理专家;《当代家庭教育报》专栏作者。梁钦元有幸在梁漱溟先生的教诲、关爱下度过了31个年头,梁漱溟先生的耳提面命、言传身教,对他的启发和影响至深、至远。作为心理咨询师,他把梁漱溟先生的心理学思想运用到自己的咨询实践中,历经十数载形成了独到的咨询风格。他倡导并身体力行——“始终面向问题和问题的解决”。在咨询和教育工作中,他始终坚持梁漱溟先生所倡导的“要坚信对方的动机是好的”,“要信任人”,凡事“要以对方为重”,格外关注对人心灵的成长与关爱,尤其致力于对人格特质的培育。

从“这个世界会好吗”世纪之问到“匹夫不可夺志”逆境豪言,梁济、梁漱溟父子以强烈的淑世情怀为近百年来国人所熟知、景仰。然而,也许很少有人了解,退身家庭的梁氏父子同样有引人赞佩的“齐家之道”。近日,梁漱溟长孙、资深心理专家梁钦元接受本刊专访,揭秘其曾祖父、祖父诸多“齐家”细节。透过这些生动的细节不难发现,梁家一以贯之的“齐家之道”一言可蔽之,那就是“不要贪”。“不要贪”意味着生活上的节制、教育上的开明,而这些都是对人之本能的反抗。

从“上阵将军”到“抠门爷爷”

“世界会好吗?”99年前的11月7日,立冬的前一天,前清民政部员外郎、学者梁济出门时这样问他的儿子梁漱溟。刚从北京大学下班回家的梁漱溟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梁济一边说着“能好就好啊”一边离开了家门。三天之后,梁济自沉北京净业湖,此时距他60岁大寿只差3天,而这一年的梁漱溟仅25周岁。

39年之后出生的梁钦元未曾见过梁济的面,但他对曾祖父始终充满了好奇,年长后读曾祖父的日记,每每让他感慨万千。在他看来,曾祖父的家国情怀自不待言,大家已经有诸多讨论,反而是曾祖父在家庭生活中的态度,值得多加注意。

“当今社会鼓励消费,鼓励大家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各种需求、欲望,就像有条广告词说的,‘好吃你就多吃点’,”梁钦元忍不住笑了笑,但是他的曾祖父生活态度却恰恰相反,“他吃饭的时候,经常是把不喜欢吃的饭菜摆在自己跟前,强迫自己多吃几口,他形容这个时候的自己像‘上阵的将军’,简直有赴死的决绝。”按照梁钦元的理解,如果一个人一味依着自己的口味,则既不能均衡营养也不能坚强意志,曾祖父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磨炼意志。

多年以后,梁钦元回想小时候的故事,发现祖父梁漱溟的观念与曾祖父异曲同工。梁钦元至今印象深刻的一件小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有一天梁漱溟带4个孙辈外出吃饭,作为长孙的梁钦元当时已十岁左右,三个弟弟妹妹从三四岁到七八岁不等,这顿饭梁漱溟一共只为4个孙辈点了二两米饭。一回到家,几个孩子就开始跟奶奶诉苦,直说没吃饱。奶奶打趣说,没见过这么抠门儿的爷爷,连孙子吃饭都不管饱。梁漱溟却郑重地回应说,小孩子不能吃太饱,小孩子肠胃不好大多是吃太多吃出来的。

梁漱溟对“节制”的重视还体现在他与长子梁培宽唯一一次严肃、郑重的谈话中。“我父亲1925年出生,祖父1988年去世,两人63年的交集中,据我所知,祖父只与父亲有过这么一次严肃、郑重的谈话,”梁钦元说,这次谈话只有简短的三个字,那就是“不要贪”。

“年轻时我曾以为完全懂得了祖父的这个意思,但是有一天发现还不尽然。”梁钦元说,祖父晚年住的房间就在他隔壁,老人早睡早起,年轻人却喜欢晚上熬夜看书、工作。有一天祖父不经意地跟他说,看书不要看到太晚,看到太晚实际上也是一种“贪”。祖父还说,尽管孔子也讲功业,但是孔子的态度是,功业再大不能大过生活。梁漱溟的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般点醒了梁钦元,他恍然意识到,“不要贪”并不仅仅是一时一地不能贪,而是在整个人生中时时处处都不能贪。



“你不结婚我也不会勉强你”

饮食起居上能做到“不贪”尚且不易,更何况待人接物。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若父母与子女能在彼此关系的处理上做到“不贪”,那更是难上加难。而在这方面,梁济、梁漱溟父子都做出了榜样。

梁钦元给记者讲了祖父梁漱溟小时候的一件趣事。梁漱溟九岁时攒了一小串铜钱,有一天遍寻不见,于是在家中大肆哭闹了一通。第二天,梁济在院中的桃树枝上发现了那串铜钱,于是写了一张字条交到梁漱溟手中:“一小儿在桃树下玩耍,偶将一小串钱挂于树枝而忘之,到处向人寻问,吵闹不休。次日,其父亲打扫庭院,见钱悬树上,乃指示之。小儿始自知其糊涂。”梁漱溟看过字条后即到院中,果然见到那串铜钱,一探即得,心中顿生悔意。

没有劈头盖脸的批评指责,也没有不顾颜面的当面嘲讽,梁济就这样春风化雨地完成了对儿子梁漱溟的一次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确实很委婉、很郑重。”在梁钦元看来,其背后的理念是对人充分的尊重、全然的信任和理解。

不仅小事上如此,就是在儿女婚姻这样的大事上,梁济也是如此。据梁钦元介绍,祖父梁漱溟的哥哥比他年长很多,婚后生了多个女儿始终未得儿子,而梁漱溟从16岁起就立志出家,梁家因此面临所谓“传宗接代”危机。梁漱溟的母亲病危之际特意将他叫到床前,让他答应不再出家而是结婚生子。此种情况之下,孝顺的梁漱溟只有答应下来。不料,次日,梁济却对梁漱溟说:“你在那种情况下答应的话是不作数的,因为这个不是你的真心,我当然不希望你出家,但是我不愿意勉强你。”

当然,后来梁漱溟自己完成了由佛入儒的思想转变并结婚生子,但不得不说,在当时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中,梁济能如此尊重儿子、不贪求过多干涉儿子的思想与生活,实在是非常难得。

梁济的春风化雨对梁漱溟影响至深,其后他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子孙。梁钦元的父亲梁培宽少时有次期末考试没考好,回到家战战兢兢地把成绩单拿给梁漱溟,准备迎接梁漱溟的大发雷霆。梁漱溟看到成绩单,发现儿子地理课没及格后,并没有发火,只是轻皱了下眉头,便将成绩单放在了桌上,看了眼梁培宽,一字未发。接下来的时间,梁漱溟也没再提及此事。尽管梁漱溟没有发表意见,但神色举止都被梁培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接下来的学期,梁培宽发愤读书,再没出现功课不及格的情况,而且地理成为他学得最好的一门功课。

“不管是曾祖父还是祖父,我觉得他们在教育子女、处理与子女关系时都非常宽容、克制、不贪心,他们把自己放在被动、配角的位置,让子女站上自己人生主动、主角的位置。”梁钦元总结道。



“让孩子既从众又出众,现在的家长太贪心了”

“吃饭不要吃太多,不要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出汗时不能坐在风口处,不能过多干涉子女的思想和生活……曾祖父和祖父的这些言传身教,看似常识,实际上做起来并不容易。”梁钦元说,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是贪一时之欢,是想尽一切办法管控别人,总之一个字——“贪”,而祖父说“不要贪”正是对本能的反抗,这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的确,“反抗本能的智慧”正是梁漱溟一生修身、齐家、做学问所反复强调的。在自认为所著“最大的一本书”“最重要的一本书”——《人心与人生》中,梁漱溟这样写道:“本能——是有所为的;超脱于本能,便得豁然开朗达于无所为之境地。一切生物都盘旋于生活问题(兼括个体生存及种族繁衍),以得生活而止,无更越此一步者;而人类却悠然长往,突破此限了。”

按照梁漱溟的意思,人和动物、人和人的区别就在于如何对待饮食起居、种族繁衍这样的本能问题上,一个人若是为本能所限制、牵绊,那他就只会趋利避害,只会贪一时之欢,最终为本能所累,而不可能成就完善的人格和和谐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因此,梁漱溟始终主张“意欲”(will)的“调和适中”,他认为儒家文化就是“意欲调和适中”的文化,这也是他出佛入儒的重要原因。

梁钦元说,这一理念对于他自己的成长、他教育子女的方式以及他后来从事心理咨询都有非常大的启发。

“有一次我在北京做临床心理咨询,一位幼儿园大班男孩的妈妈向我提问,说男孩因牙齿问题需要看牙医,用麻药呢,怕影响孩子发育,不用麻药呢,又怕孩子承受不了疼痛,因此需要把孩子固定在椅子上,她很纠结,”梁钦元说,他建议这位妈妈,不妨把利弊给孩子讲清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最终孩子选择既不要麻药,也不要捆绑,用毅力支撑下了整个诊疗过程。“有时候信任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梁钦元说。

“今天我们常说教育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当然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但是也得承认,我们的家庭教育需要承担相当的责任,”梁钦元认为,家庭是孩子性格、气质养成的关键所在,而家庭教育的前提是父母先“修身”,“你自己的修为都不够,怎么去教育子女,怎么去齐家?”

在梁钦元看来,许多父母的“修为不够”主要还是太“贪”:“我看到太多的家长,嘴上高呼孩子的成长高于一切,但是落实不到行动上,他们一方面希望孩子从众,不要特立独行,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出众,各个方面都要胜过别家孩子,这不是贪是什么?”

那父母该如何修身、如何抑制自己的“贪婪”呢?”梁钦元认为“信任”是个法宝,父母应该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然后给予最大程度的信任。在日常生活中,这就要求父母逐渐学会对孩子“放权”,要有眼睁睁看着孩子把事情搞砸而不插手的耐心,唯有这样,孩子才能扎扎实实地成长。“还是那句话,孩子人生的主角是他们自己,而不是父母。”梁钦元说。


    关注 文化大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