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小暑家家晒红绿

 

读书人晒书,百姓晒衣。...





读书人晒书,百姓晒衣。

不论贫富,大伏天,各家必然拿出锦衣晒。这一天家家户户清早起来,十家有八家翻箱倒柜,放好竹杆,竹匾,一件件衣服搬出来,木箱、纸箱抬出来,棉胎、被子放在竹杆上,其它各种衣服放在竹匾里,地方不够,再摊一块布头巾放在地上,跟摆摊头一样,家门口、天井、庭院里都是这样的衣服摊头,家家户户晒满红绿。



藏富的人偷偷买的皮货、绫罗绸缎这个时候统统都放在太阳下,昭示天下,路过的人扫一眼就知道这家日子好坏,真穷假穷,真土豪还是榔头模子;最好看的是新媳妇的嫁衣、红被盖,明艳鲜亮,走过路过红色映上脸颊,真是好日子。

闲着的人则在衣物间说三道四,长短闲话;小朋友们在被盖、床单里疯,哇啦哇啦笑,一不小心拉下谁家的床单,当妈的一顿呵斥,厉害一点的一巴掌上去,疯着的小孩好像被点了穴,小脸红着,站在阳光下扭着身体,不敢再造次,只是偶尔偷偷做个鬼脸。

晒衣服的习俗相传来自乾隆
乾隆下江南,在扬州遭逢大雨,衣服淋湿,又不便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天晴,让太阳把外衣晒干。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六月六日,从此就有六月六晒“龙袍”的说法。这当然是传说,其实明朝就有晒衣的记录。

明朝沈德符著《野获编》记载 “六月六日,内府皇史成曝列圣实御制文集大函,为每岁故事。”



六月六晒衣,多数还是出于卫生考虑,经历整整一季的梅雨,霉菌疯长,虫子随性;阳光是自然的消毒剂,此长彼消,衣不生霉、不长虫,穿在身上不痒。

民间说法,这一天无论是丝绸棉布经日一晒,一年到头都没有虫蛀发生,晒衣的效果不止一天,而是整整一年,所以这一天连皇上都会拿出龙袍见太阳。
张爱玲说各人都住在自己的衣服里
红衣绿裤,晒衣其实也是晒人。但是现在晒衣的习俗逐渐消褪,住楼房的人不再把衣服拿到门口晒,家底都在自家阳台上,晒着隔着玻璃的太阳吹着窗缝里的风,一家一户,彼此不知也不闻。



今年时间有点乱,农历闰六月,按往常小暑之后就该是晒衣晒书的六月六,但是今年的六月六去的已去,来的还在路上。

但如果不管时日节气,也可以晒书晒衣。
相关阅读
迎小暑|闲庭散旧编
梅实迎时雨|园中酒香浓
梅实迎时雨|六月合新酱
小壶烹绿雪|茶香满街头
小壶烹绿雪 | 园里好光阴
吃夏天 | 听雨煮羹汤
吃夏天 | 一城鲜如故
枕河听橹声 | 家家门外泊舟航
枕河听橹声 | 君到姑苏,人家枕河
竹造的苏州 | 小巷竹艺
井水照花人-市井的井
井水照花人——寂寞西园井
江南绿 | (二)莼菜
江南绿 |(一)青梅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ID:ai_garden
交流 | 转载 | 投稿 | 爱园林 
投稿可发送至“ouyuan@ncspread.com”哦~
转载请注明出处耦园
景 秀 创 新 工 场


    关注 苏州耦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