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拥抱生命,就要拥抱尼采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太阳。...





在所有的哲学家里,我最想拥抱一下的是尼采。今天我们从尼采的唯一的一次爱情说起,尼采35的时候,从大学辞职,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他在地中海沿岸过冬,在意大利,法国,瑞士流浪,当然更多住在意大利。这期间尼采经历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爱情。

1882年在梅森葆夫人和另一位朋友的邀请下,尼采到罗马旅行,就遇到了一位传奇女性莎乐美。尼采的原话是:“那是一瞬间就能征服一个人灵魂的人!你就知道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个女人。

莎乐美被称为是19世纪晚期欧洲大陆知识沙龙所共享的“玫瑰”,在莎乐美的青少年时代,对她帮助最大、影响最大的男人是基洛特。从1878年冬到1879年,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两人过从甚密,莎乐美从基洛特那里学习了宗教史、宗教比较学、宗教社会学、宗教教义、哲学、逻辑学、文学、戏剧等课程,并广泛阅读了笛卡儿、帕斯卡、席勒、歌德、康德、克尔凯郭尔、卢梭、伏尔泰、费希特、叔本华等人的著作。

她在这几个月里所学到的东西相当于一般大学生几年的所得,为她在宗教和哲学方面的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莎乐美交往的男性包括尼采,弗洛伊德,托尔斯泰,里尔克等等。她很像一个吸血鬼,不过吸的不是血,而是才华。



尼采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她,两个还结伴出行了五个月,以至于尼采想跟她结婚。不过与尼采相比,莎乐美则要冷静得多,在她眼中,尼采的形象显然不是什么白马王子的形象,与那些自己常见的华服盛装丰神秀貌的贵族青年相比,尼采简直无异于山野狂夫,偶尔在一起可以,结婚断断无法接受。

她在回忆录中用了以下这些词去形容尼采:孤僻——尼采的性格几乎一目了然;平凡——尼采的外表没什么惊人之处;朴素——尼采的衣着十分整洁;慎重——尼采的言行节制而略显拘谨;优美——尼采的双手非常吸引人;半盲——尼采的眼睛高度近视;笨拙——尼采的客套仿佛是一个假面具。

尼采向莎乐美求婚,莎乐美非常感动,然后拒绝了他。理由是,自己不想结婚,这让尼采非常痛苦。然而,正是这种精神的痛苦化为酒药,使尼采酿出了最醇香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其超人哲学得以功德圆满。在尼采辞世后四年,莎乐美出版了自己的精心之作《尼采评传》,这本书足以纪念他们心灵相拥相握的那些美好时光。

跟尼采分手后莎乐美就投入了里尔克的怀抱,最终让里尔克成为了欧洲诗人之王。这再次证明,莎乐美与天才共舞,既充满了激情之美,也充满了智慧之美。每个人都从她身上得到了滋养。

而尼采则转身开始了哲学写作,这期间一气呵成写了《瓦格纳事件》、《偶像的黄昏》、《反基督徒》、《瞧这个人》、《尼采反对瓦格纳》。不过尼采跟叔本华一样,早先书都卖不掉,就这么很孤寂的写着书。

尼采的转机出现在1889年1月3日,因为那天他疯了。尼采在都灵马路上看见一个马夫在虐待他的马,尼采跑过去抱住马脖子,然后就疯了......那一年他45岁。



接下来我们说说尼采的一些对我影响很大的观点。

在尼采最经典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第一部分有一个著名的精神变形的寓言,这个寓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尼采精神上的危机与转变。他说在智慧之路上有三个必经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合群阶段,有很多重负和别人强加给我们的东西,这个阶段我们就像驮着重负的骆驼,忙着向沙漠走去。我们没有自我,只有盲目向前随波逐流。

第二个阶段精神从骆驼变成狮子,他想征服自由而主宰自己的沙漠,在这个阶段,他要做自己的主人,打破束缚重估一切价值。虽然很辛苦,但开始找寻自我,他渴望独立。

第三个阶段精神从狮子变成孩子,在肯定的基础上进行肯定,但这个肯定不是来自外部的某个权威,而是来自于我自己。清楚的了解自己,然后认可自己的无限可能。

由此看来尼采也是个婴孩崇拜者,这点跟我们的老子很像,老子在道德经第十章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聚结精气以达到柔和、柔顺、柔韧,就能呈现出婴儿般无欲的状态。人生之初,有如一张白纸,无知无欲,至柔至顺,但是,却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其实跟尼采是类似的意思。



当一个人抵达婴儿的阶段,就不会再遭遇到前面所说的种种问题,代表心灵重新回归原点,可以重新再出发,让生命重新焕发光彩。

为什么要重新出发,因为上帝死了。上帝死了这件事在尼采的这本书被提到了三次,其中有一个地方最为明显,写的是一个疯子在早晨点着灯笼,声称在寻找上帝,周围很多不信上帝的人都笑他,而他则对众人说:”上帝去哪了?”他呼喊着:“我来告诉你们。我们杀死了他——是你们和我!我们所有人都是杀他的凶手!

为什么我们是杀死上帝的凶手?尼采认为当时的人有三个问题:一个对待信仰无所谓,假装在相信,或者是一种时尚。二是生活方式上太匆忙,不再思考,不再耐心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三是文化大平庸,内心贫乏。

这三个问题导致的后果并不是真的杀死了上帝,而是我们不再相信上帝,上帝在人的心中死去了。

那么上帝既然死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尼采说我们必须自己变成上帝,才能擦掉我们身上上帝的血迹。我们自己怎么能变成上帝?不仅尼采自己要变成上帝,我们所有人都应该,都必须变成上帝。尼采在给我们指一条路,一条比上帝还要好的路。



尼采认为宗教给弱者们提供了一件完美的武器,他们宣扬,我们生来都是罪人,我们本应向上帝赎罪。我们所有的原始冲动,我们的本能,都是罪,都是不应该存在的。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遵循上帝的话语,老老实实的,就能改变自己的罪恶。为什么有罪就是武器,因为你心甘情愿的臣服,你放弃了自己对不足的抗争。

所以尼采说,基督教是从罗马帝国的卑怯的奴隶的头脑中产生的;他们没有勇气去攀登山峰,所以创建出这样一种哲学,硬说他们所居的底层很让人喜欢。他们制造出这样一种伪善的信仰,谴责那些他们心里想要而又无力为之奋斗的东西,称赞那些他们本来不想要而正好拥有的东西。无力变成了“善”,卑下变成了“谦恭”,屈从自己所恨的人变成了“顺从”,还有,用尼采的话来说,“无能复仇”变成了“宽恕”。每一种脆弱感都给封了一个神圣的名字,看起来像是“自愿获得的成就,是原来想要的,自己选择的,一项业绩,一项成就”。

就这样,宗教道德成了一种控制工具。而上帝的影子就这样笼罩着我们,让我们看不见生命真正的意义。但在尼采看来,宗教道德无非是个避难所而已。必须要否定它,否则我们无法自由的寻找生命的意义。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让上帝死掉。这个观点跟心理学学家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异曲同工。

尼采想告诉世人的是,我们现在所活着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我们要完完全全地活出自己的生活,要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到在生活上千遍万遍也不会觉得疲乏厌倦。不要在幻想那些死后的天堂地狱,不要否定我们的天性来幻想死后能够去天堂,我们唯一要做的,应该是活好我们眼下的生活,在现在的世界中实现我们生命的价值,去危险地生活,去享受我们的生命。不要让自己在上帝的阴影下平淡地活,不要做一个弱者,要去成为一个超人(Übermensch),要成为我们自己的上帝,主宰自己的生活。



超人是更高级的人类,人类不过是猿猴和超人之间的一个过度体而已。而要成为超人,则必须掌握权力意志。这就到了尼采的第二本重要的书《权力意志》,尼采认为有权力意志的人,就要像歌德(德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是少年维特之烦恼)、加利亚尼(18世纪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是《货币》这本书的作者)、亨利贝尔(就是写《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和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后著名的思想家)一样。他们从悲观的内心世界发出欢乐而恶毒的笑声,他们发掘自己的才能,他们都具有尼采所说的“生命”那种东西,有勇气,有野心,有尊严,有人格的力量,有幽默感和独立性。

所以权力意志的意思就是人必须不断超越自己,不能满足,要不断向上,从高于自身的东西那里去寻找自身的意义和目的。人必须要不断的超越,打破道德束缚,摆脱奴隶的角色,才能实现这个超越。

不要在意世俗的眼光,

去热情拥抱生命,

去不停追逐你的梦想,

你就是那个不灭的太阳。

因为,你的生命,

仅此一次。

—— 点赞是一种美德 ——
——精华回顾——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新书订购,请扫描二维码——


    关注 琢磨先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