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怀念的不是经典影视,而是童年

 

烂片当道,我们今天还能拍出经典吗?...







很多人表示,庆幸童年有《还珠格格》这样的电视剧陪伴长大。

演员、导演、作者都不珍惜的作品,又怎么值得后人玩味呢?

文/曹吉利

今年是《哈利·波特》系列横空出世二十周年,曾经的哈迷大多数已经长大成人,有的已经跨过而立之年,但对于那个圆眼镜男孩和他的魔法世界,仍旧念念不忘。有人在网络上留下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小孩子从小不看哈利波特,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啊?”

事实上,我们经常能听到类似的杞人忧天的句式,在各类经典书籍、影视剧的评论页面里,总有人端着前朝遗老的派头,啧啧感叹后人再也看不到如此作品了,对年轻一代的审美品味充满担忧和惋惜,嘲笑看辣眼国产剧长大一代的可悲。

就像鲁迅小说《风波》中的老人反复念叨“一代不如一代”,很多人对于这个时代还能不能诞生供后人怀念的经典,既失去了信心,更没有了兴趣。



《哈利·波特》是无数人的童年记忆。

如今的经典,曾经也被骂“最烂”

经典存在于世不外乎两种形态:一种是长盛不衰,另一种是重新发现。

第一种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刚一问世就万众瞩目,从过去一直红到现在,从未受过冷落。198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广播剧《平凡的世界》时,这部小说还没有完成,但并不妨碍它造成万人空巷的轰动,随后三十年的风靡自然也就在意料之中。更多的经典作品则属于第二种,经历被重新发现的过程。

如同被沙土掩埋的金子,当它的光芒终于被经过的旅人发现,可能只隔了几年时光,也可能已过去几个世纪。很多经典的创造者终其一生都无法获得世人的认可,更谈不是金钱、名誉等等现实回报。巴黎卢浮宫收藏的艺术珍品浩如烟海,但能在有生之年看着自己的作品陈列其中的,也仅有毕加索等寥寥数人。



《我爱我家》剧照。

受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这双眼睛总是存在时间上的延迟。被奉为“中国情景喜剧巅峰”的《我爱我家》,最初因为讽刺过于辛辣,在北京电视台刚播出六集就被停播,当年年底,《成都晚报》的一项评比中将它评为“年度最差电视剧”。

无独有偶,在豆瓣上拥有9.6分超高评价的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首播时只拥有0.7%的可怜收视率,既无名也无利,让湖南电视台从此对历史正剧敬而远之。作为对比,同样在湖南台播出的历史剧《武媚娘传奇》豆瓣评分仅为5.2,但并不妨碍其收视率一度突破5%。至于今天追捧经典,和当初漠视经典的是否同一批人,就不得而知了。



如今被封为“神剧”的《大明王朝1566》,当年播出时收视率惨不忍睹。

正所谓大浪淘沙,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往往离不开被时光打磨、被受众发现的过程,但今天似乎已经没人等得起了。金钱、曝光度、粉丝……哪一样看上去都要比不知多少年以后才会到来的口碑更重要,谁又愿意费心费力在什么经典上呢?

生前默默无闻,弥留之际叮嘱朋友焚烧所有书稿的作家卡夫卡,会收获来自当代人的尊重、眼泪和敬佩,但几乎再也没有追随者。



《武媚娘传奇》尽管被喷“烂剧”,但越骂越红。

当我们怀念经典,我们在怀念什么

今天,翻旧书、刷老剧渐成一种风潮,大量的拥趸中,除了怀旧者,也不乏年轻人的身影。

同福客栈里的众人说着当时还算新潮、现在已经落伍的流行语,李云龙一而再、再而三拉出来的意大利炮,《金粉世家》中饰演金燕西的陈坤还嫩得可以掐出水来,《大宋提刑官》片尾曲广为传唱……关于经典的符号实在太多太多,就连当年吐槽过无数遍的《还珠格格》,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这么好看。

对于这些经典的再回顾,亲历者和年轻一代在心理上存在着微妙的不同。作为当初的第一批受众,究竟是在怀念这些作品,还是在怀念曾经沉浸其中的自己,也许并不能完全说得清楚。如同普希金所说的:“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一首片头曲,一个封面,一句台词,都可能连着无数的时代片段。



《金粉世家》(2003)播出十几年了,还有很多人怀念当时的陈坤、董洁、舒畅、刘亦菲。

两种情怀,一种是对高品质的经典作品的怀念,一种是对曾经流行的集体回忆的再现,基本是高度重合的。因为优秀的质量,这些经典才能在漫长的时间中仍被想起,同样也正因为它们身上时代的烙印,曾经的槽点也被原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坦然接受邵氏武打片千篇一律的剧情、《新白娘子传奇》拙略的特效,但对于劣质国产剧恨得咬牙切齿。

在年轻一代那里,这两种情怀完全分开了。他们没有关于这些作品的往事可供缅怀,单纯是被它们的品质所吸引,或许这是在烂片当道的当下走投无路。



1992年,《新白娘子传奇》在台湾播出,次年引入大陆。

《情深深雨蒙蒙》中拍门怒骂的雪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阵王朗、《编辑部的故事》中“娘而不腻”的张国立……这些风靡互联网的经典片段,除了被情怀党转发,同样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撇除人天然对于过往的美化,艺术经典仍旧拥有超越时间的震撼力。

可以预见,未来这两种情怀还会再度分离,但已不是对于经典的追忆,而只有对旧时光的怀念。毕竟,演员、导演、作者都不珍惜的作品,又怎么值得后人玩味呢?



《情深深雨蒙蒙》中的雪姨,如今已经成为表情包网红。

喊麦、手游、网文:明天的经典?

猜测眼前的什么东西会在未来流行,几乎是每个时代人们的癖好,尽管这个问题除了交给时间回答外别无办法。诗人食指在《相信未来》中写道:“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但面对明天的人们,我们的时代搜肠刮肚也找不出太多代表作来,“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的历史规律恐怕要失灵。

眼下是一个速食的年代,消费主义挤满了社会的每一个毛孔,这一点在当前的流行品身上显露无疑:网络小说的具体情节可能翻篇就忘,直播平台上的影像没有人会回去重温一遍,随手开一盘手游,倾注其上的所有快乐、愤怒、紧张都会在结束的一刹那消失的干干净净。

能给予人们快感的产品越来越多,但这样的快感也越来越简短、浅薄。连我们自己都过目而忘,又怎么指望后人会翻出来细细品咂?以电视剧《欢乐颂》为例,尽管收获了高收视、好口碑,但会重看第二遍的人又有多少?



尽管《欢乐颂》第一部的口碑不错,但以后会有多少人拿出来不厌其烦地重温呢?

没有人愿意等待,创作者不愿意,受众也不愿意,不论是褒扬还是批评,大家只盼着快一点,再快一点,收获一波高潮,然后再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波高潮。

似乎不应该怪创作者,不应该怪观众,把锅甩给大时代也没什么新意。毕竟我们不能要求创作者赔本买卖,不能要求观众违心叫好,更不能享受时代进步的同时一味批判时代。该怪谁呢?没人知道,我们只知道好看的影视剧、好看的书已经是凤毛麟角。

当然,未来的人们一定还会怀念往昔,但可能已经无关作品的水准,他们会一起追忆看《深夜食堂》中国版、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看《舞法天女》的情景,气氛热烈,画面温馨,再也不会感到尴尬。

“其真无马邪?”

“对,真的没有千里马了。”

小新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别可怜杜甫了,他的惨你永远不懂
有一种霸道总裁,叫靳东




    关注 新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