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你想知道的读书相关Q&A

 

我读硕士时,念的是文学理论。还记得硕士的第一门课,叫做《西方文论》,第一节课,我就迟到了。...



这篇文章的作者:小A,Top2硕士毕业,现供职北京一家500强外企。有颜有趣。明明很文艺,却假装接地气。明明是个逗逼,却要假装讲道理。

本文同步发布在“北京趁早读书会”的周三专栏,回复“专栏”查看历史文章。关于读书和怎么读书,已经有无数的文章阐述了,我自己也算是个阅读爱好者,所以其中的一些方法也会一条条尝试实践,结合实际情况,保留适合自己的方法。

所以这篇文章,会按照一些和读书相关常见问题,逐条写我自己的理解。

首先是,为什么要读书?



我读硕士时,念的是文学理论。还记得硕士的第一门课,叫做《西方文论》,第一节课,我就迟到了。迟到了十来分钟匆忙找了个位置坐下之后,听老师讲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然后是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

因为以前从来没想过学文学方向,所以没接触过纯文论,一节课下来,整个人有点懵。接着一学期的课都让我很郁闷,全部是讨论类似“文学到底是什么”,“作者的自觉性”,“形式和内容”这类很抽象的话题,远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文学就是学“什么是浪漫主义”,“三一定律是什么”之类的。那时候我去图书馆看文学理论的书,看得真是似懂非懂,有时又交叉着看哲学理论,看着看着脑袋就开始钓鱼睡着了。

去年年底,翻出来一些相关书,比如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发现再次看的时候,和以前念书时要拼命去理解的状态不同,理解能力有了很大进步,不仅文字背后的意义更加明了,很多认知也串起来了,换句话说,就是更有体系感。那时候再回头去想以前刚接触文学理论的那种疏离感,很难想通为什么当时会理解不了一些很简单的抽象概念。

所以我想说的是,读书不会一下子就能改变你的生活或命运,但在一次次接触新的思想、新的观点的时候,在一次次阅读晦涩的文字中,读书能够由内而外推动我们理解能力的界限,这种认知界限范围越大,就更容易理解事物。

很多时候,我们说一个人“悟性高”、“有灵性”,通常是因为对方的理解能力比较强,你刚说完,或者还没说完的时候,对方就能听明白你在讲什么。

这种人,要么见过很多很多人,经历过许多许多事,要么是读过很多很多书。所以读书,不一定当下帮助到你什么,但一定会赋予你更多内功——领悟能力。

平时选什么书来读?



选书的标准:感兴趣的,和需要的。

网上流传着很多读书清单,除了年度畅销书单、中外经典,有的清单背负了特别高的期望值,类似“100本构建你的知识框架的书”。

我曾经也很热衷于收藏这些清单,但后来发现,选书的时候,基本不会按照这个来选,因为清单里的一些领域,确实不感兴趣,怎么也提不起动力看。

有必要为了搭建知识结构框架而进行阅读吗?可以,但是不一定有必要。对于一些没接触过的新领域,或者不感兴趣的领域,要先从易读的书开始,有了一定理解之后再进行一些深入的阅读。一上来就读新领域的大部头,产生不了兴趣的话,更容易放弃。

所以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对绘画感兴趣就去看绘画的书籍,喜欢小说就去看小说,喜欢鸡汤文就去看鸡汤文,先别想有用没用,培养起来阅读的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除了感兴趣的,可以搭配着看需要的书。什么是需要的书?就是那些你能直接学到东西,并且能直接应用在生活或者工作中的,比如工具书,或者是和工作相关的书,或者是要提升英语买来的英语书,看完之后能对当前目标有帮助的。

比如,我会在刚开始接触管理的时候看《高绩效教练》,想和设计能够更好沟通的时候看《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为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时候看《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所以,知道自己近期的目标是什么,有了一些实践之后,带着问题去读,收获要更直接。

兴趣和需要之间的平衡?我个人会大致一半一半,看一本商业管理的书之后,就看一本小说或者轻松的畅销书调节一下。

看谁的书?怎么买书?买书的方法?



按人找,按书找,按书单找,按出版社找。

按人找,就是找自己喜欢的作者看。一本书比较喜欢的话,可以把作者的其他书,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书,作者特别推崇的其他作者的书看了。作者的风格通常都是保持统一的,作者推崇的其他作者,风格相近或是受其影响,质量一般都有所保证。

按书找的话,通常是某个主题或者领域相关联的书。我自己的方式是,在亚马逊上利用它的算法推荐功能找书。随便找一本这个主题的书,在详情页面上,会有算法推荐与之相关的书,可以点过去看评论。因为评论没有积分奖励,所以都是买书的人自发写的一些评论,比较真实有效。看这些人的评论,也可以知道这本书与另外一本的区别是什么,哪本是给入门者看,哪本是进阶的。通过这种方式,能把某个话题下的经典好书都找个差不多。

按书单找。上文说了,网上最不缺的和读书相关的就是各种清单了。我以前常看的会是豆瓣书单,亚马逊的书单,都可以按照分类搜某一类别,比如社科类下的排行。

看出版社。大的出版社普遍都会比较靠谱,每个出版社有各自的特点,比如中信、机械工业出版社经管类的畅销书比较多,三联、湖南文艺文学文艺类的书比较多之类,我自己研究也不深入,就不展开了。

一些再版多版的书,相对来说会比较靠谱,因为能够多次出版的书,起码说明需求量大,比较热门。一些多版的书,也会随着时代变化做一些内容的删减,这类型的书还是买最新的比较好,尤其是互联网类的,几个月一个周期更迭,看最新的才有参考价值。

不同类别的书,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吗?



不同类别的书,读的时候采取的方法是不同的。有些需要精读读上个好几遍,有些适合饭后睡前略读消遣,而有些只看个别章节补充这一块的知识结构就可以了。

不止听一个朋友讲过,自己看书,基本都看那些已经不在世作家的书,鲜少看一些当下的畅销书。

我是会觉得有一点夸张,但道理上其实没有错,经典是要靠时间筛选的,经得住时间的沉淀留下来的,才值得读。况且世上有这么多书,经典都读不完,哪有时间去读一些质量不高的书?

经典的权威,不证自明。有的中文系教授甚至会说,所有的故事,都是基于经典衍生出来的。所以像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每一个故事情节设计,都是有经典可以遵循借鉴的。

所以对于某个领域内经典的书,要反复读,有一些书带有明显的时间性或者时代特征的,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补充一些现今社会的理论或见解。比如《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即使到了现在,这仍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书,但也要适当补充些近几年广告或者传播趋势的书,这样理解才能更全面。

读书笔记怎么记?



对于需要精读的经典的书籍,自己在书上画重点,做笔记,或者专门做一份读书笔记。我的朋友木儿在公众号“多情笔记”中提到过自己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原文叫做“不做笔记的读书都是耍流氓”)。

据她的实践,这样下来可以保证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在半个小时内完成,且之后不容易忘掉,能够记住的有效信息会比较多:

  1. 信息(作者、出版社、出版年、页数、作者简介、阅读起止日期)
  2. 标签(即关键词)——方便以后检索
  3. 价值(总体评分,1-10)——是否推荐的参考指标
  4. 纲要(按顺序列出全书重要部分)——可复制目录或自己拟出纲要
  5. 主题(简要说明本书在谈些什么,主要观点)——自己用一句话概括
  6. 评点(赞同或不赞同作者观点的理由+本书对我的启发)——能否记住这本书的关键
  7. 记取(精华摘抄)——方便日后引用
  8. 相关(其他人的精彩书评、思维导图或PPT)——作为补充资料备用
这套方法还是很有用的,但可惜对A酱这个懒人来说,有点消化不了。所以我自己偷懒的简版如下,嘿嘿 (●'◡'●):

  1. 直接上“涂书笔记”应用,把要摘录的部分拍照,文字识别,保存。
  2. 看完一本回顾目录部分,想一下是否记得每一部分讲了什么。
  3. 打开豆瓣,看一下别人的评价、书摘。
  4. 在豆瓣上mark已读,评分。在写评价的时候,写你记住了这本书中的哪3点。
总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尽量记一些。但不要因为要做读书笔记就产生巨大的压力而找借口不读书,也不要为了做详尽的读书笔记而读得那么痛苦。这两种人周围还真的不少呢。

读书笔记记什么?



接上一点,说到记笔记,因为精力有限,很难做到大而全。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经典的书、需要精读的书,再记笔记。

对于普通的一类书,只记那些能够让你换一种思路看问题的点,这种思考角度,是你之前从来没想过的,或者想过,但是没有像作者一样可以清晰描述出来,点到核心的那种。

比如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中我摘的一段,觉得还能这么看悲观主义,很新鲜,所以记下来:

什么是悲观主义?我以为就是“透”观主义。不要着眼于悲,要着眼于“观”——万事万物都是会过去的,人是要死的,欲望永远不能满足,太阳底下无新事……这就是悲观。悲观主义是一个态度,是一个勇敢的人的态度。

得不到快乐,很快乐,这就是悲观主义。如此就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知物之明,知世之明。一切都无可奈何,难过的,但是透彻。

和别人聊天时,把这种能够一瞬间打动我的话,也有意识地记下来。时间久了会发现,借着别人的视角,自己的思维也会开阔许多。

比如以前和一个同事聊起来对方是如何谈判的,我以为对方会说,学会倾听找对方想要的blabla之类的,结果对方说,谈判就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这句话忽然就砸中了我,这确实是一个新的点啊,以前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用这种方法记下来一些金句,再联想自己以前过去看过的哪些是和这条相关的,这条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有什么地方可以应用。

起初可能需要摘书中的30%,慢慢会发现,对于有的书,可能越能让你思维"叮铃"那么一下的点会越来越少,所以书会越读越快,有的时候可能一章刚开个头,你就知道这章有什么内容,值不值得看。

怎么提高读书效率?



其实这部分最难做到的就是专注。专注了之后真正看进去,提高理解能力,书会越看越快,自然会提高效率。

关于专注,之前写过一篇《专注力Max》讲如何提高专注力,以及一些简单的训练方法,感兴趣可以查看。(点击查看【250】专注力Max)

里面提到看书容易犯困,或者走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站着读。站着也犯困的话……那就单腿站着看,左腿站累了换右腿。为了能够有效阅读,大家也是蛮拼的。想当年头悬梁锥刺股也就这样了吧。

另外,阅读不等同于网上看新闻、看文章,太多碎片化的阅读会令人丧失阅读整本书的能力。有段时间我很固执地每天坚持看一些行业新闻,后来发现效果并不好,看完了真正记住的少,网上信息太多了,多是被动接受一些信息,自己要花大量的时间甄别筛选。时间花费多,收获相对少,性价比太低。

后来改为主动阅读,行业的基本只读出了的书,而且新书我会等有了一些评价之后再去看,看是否值得看;行业文章和公众号读得少,多是一些同事间互相推荐的深度分析文章。这样下来,我在有效阅读方面的时间反而增加了。

我自己喜欢的书?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说的就是A酱这样的人,尽管一直在刷几年前的囤货,奈何还是没有刷完。翻了下豆瓣,近期比较喜欢的书有:

《高绩效教练》:干货。

《细节营销》:干货多多。

《创业维艰》:中间部分开始才精彩。

《在不安的世界安静的活》: 一个女人在时代变革中的成长。

《文学回忆录》:将我拉出负能量泥潭的书。

《追逐日光》:假如生命只剩下4个月。

《近距离看美国》:林达一系列关于历史的书信体文章。

《小顾聊绘画》:有趣的入门。

《最好金龟换酒》:在拉丁美洲的间隔年。

《品牌洗脑》:案例精准语言生动。

关于一些读书的栏目,以前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听了几年,后来出了《我读》系列,算是一些书籍的导读,可以从中筛选自己喜欢的。“逻辑思维”偶尔翻一下看看有什么推荐的书,“樊登读书会”里讲解的书也很棒,听过不少期,能够直接提炼干货。

还有其他什么想说的?



在写这篇文章开头的时候,提到“洞穴理论”,那会觉得这个理论放在结尾部分再适合不过了。

“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他们身后有一堆火,火光把外面走来走去的人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而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

如果其中一个囚徒摆脱枷锁,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最初他会感到困惑,眼睛会难受;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更真实。

如果再有人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他会更加晕眩、不知所措;开始他只能看清物体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到阳光中的物体,最后能看到太阳自身。

他看到了比在洞内更清晰的东西,并由此看到了以前自己所处的洞穴状态,这时候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原来的信仰和生活。”

而读书,就是将我们拉出“洞穴”的力量。

P.S. 我什么时候能把这些书看完啊。

P.S. 之P.S. 我看完了就开个送书的活动吧?



联系A酱

接受咨询:工作、跳槽、外企、职场、校招、改简历、准备面试、学习、考研、英语、自我提升、效率管理。公众号菜单=>联系小A=>联系我,查看详情。

合作:欢迎转载,后台留言需要转载的文章和公众号ID即可。

长按二维码



Keywords 关键词

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对应文章。

“专栏”   查看“北京趁早读书会”专栏。

“经理”   Manager养成手记。

“英语”   外企中如何用英语最地道。

“老板”   了解老板最关心的事。

“邮件”   怎样写邮件写报告最清晰高效。

“升职”   “跳槽”   为下一次升职和跳槽做好准备。

“技巧”   “技能”   学习职场必备的skill。

“面试”   “校招”   如何在校招中脱颖而出。

“目录”   查看全部文章及更多热门文章。

Recommended 推荐阅读 

【230】写在工作的第三年

【228】那些应聘时的奇葩case

【217】少一颗八卦的心

【215】我是如何当上Manager的?

【210】职场小白气场提升指南

【200】你英文好,但是真的会写邮件么?
【196】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189】晚上加班9点到家,还写文章学日语弹钢琴练瑜伽?

【188】名校出身却不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做了怎样的选择?

【184】分分钟混外企,常用英文缩写&用法

【182】我也曾遇见挑剔的老板

【171】学到的招式,你以为就是全部

【149】比时间管理更难的是精力管理

【144】500强外企的工作习惯

【122】工作8小时之外如何度过?
【48】职场新人常犯的10种错误,你中了几条?
公众号ID:xiaoa_story

小A,Top2硕士毕业,现供职北京一家500强外企。有颜有趣。明明很文艺,却假装接地气。明明是个逗逼,却要假装讲道理。


    关注 小A的职场故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