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常见的健康误区,转给你身边的老人吧!

 

最坑老人的10个健康误区,请转给你身边的老人~...



误区一:木耳芹菜能降血压?

如何降血压是很多老年人关心的问题,常听到的是“木耳芹菜能降压”。木耳、芹菜都是很好的蔬菜,但说它俩降压,就有点夸大了。就怕老人轻信这类谣言,而不好好吃降压药,导致血压反复波动,损害大脑、心脏和肾脏。老年朋友一定要牢记,食物不等于药物,得了病必须找专科医生积极治疗,慢性病患者更要有长期服药的心理准备,并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误区二:老当益壮,绝不服老!

有些老人觉得自己老当益壮,还在进行高强度的爬山、游泳、跑步等体育锻炼,造成肌肉损伤、骨折等;有的退而不休,拼命工作,甚至因工作疲累造成心肌劳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肌肉和骨骼功能都在减弱。老年人要理性认识这点,锻炼要量力而行,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太极拳等。退休之后发挥余热本是好事,但若患有慢性病,还是建议彻底退休,安心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误区三:头疼脑热太敏感

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对疾病过于敏感,其实没患病,而是因为过于担心,才感觉不舒服。比如,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时,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老人听闻他人的犯病症状后,急于对号入座,觉得自己也病了。老年人关注身体健康无可厚非,但不要过于敏感,疾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疾病的心理。人老了,难免头疼脑热、腰酸腿疼,不要因为出现这些症状就吓自己。即使就医后确诊为疾病,也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心态好才有利于康复。
误区四:勤俭节约太过头

节俭是很多老年人的良好习惯,但若节俭过度就会有损健康。比如,一些老人舍不得扔剩饭剩菜,只要不发馊就继续吃。殊不知,剩饭剩菜容易滋生细菌,吃坏肚子;有些反复加热的隔夜蔬菜里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可能致癌。专家建议,剩饭最好在一天内吃完,剩菜则要在5~6个小时内吃完,凉菜、绿叶菜最好当顿吃完;吃剩饭剩菜前,一定要高温加热杀菌。

误区五:输液预防脑卒中

初春、入秋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为了预防,不少老年人选择在这两个时候输液。其实,短期输液并不能预防脑卒中,只是给老年人一个心理安慰。预防脑卒中是个长期过程,必须针对病因进行干预,还要保持良好心态,做到均衡饮食,坚持作息规律,适当进行运动。

误区六:老了补牙是浪费钱

由于不重视保护牙齿,很多老年人的牙齿缺失状况很严重。老人常常不把这些当回事儿,还认为镶牙或种牙浪费时间和金钱。但牙齿缺失会直接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增加胃肠消化食物的负担,不利于通过饮食摄取足够营养。口腔清洁,更与龋齿、牙槽骨萎缩等问题息息相关。老年人应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如有缺牙的情况,应及时修补。
误区七:不吃油盐降压降脂

研究发现,长期摄入过多食盐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食用油吃得过量,容易造成血脂升高,加速血栓的形成。因此一些“健康意识强”的老人索性不吃油盐了,想要彻底杜绝风险。但是过度限盐会造成钠摄入不足,使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会诱发脑水肿、恶心呕吐等问题。食用油也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素。因此,老年朋友要学会正确地控油和减盐:一般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食用油用量在25克~30克之间。

误区八:晨练越早越好

凌晨四五点钟,大街上就能看到很多老人晨练的身影。早晨6点前空气质量不好空气中积存了大量二氧化碳不益于锻炼,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也比较兴奋,容易突发心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最好在6点后晨练,出门前喝些水、吃好早餐,以免出现低血糖。雾天空气中含很多有害物,不适合晨练。

误区九:钙补得越多越好

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于是大把大把地吃钙片。专家表示,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荐摄入10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不仅不会强壮骨骼,还可能危害健康。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适当多吃奶制品、豆腐干等含钙丰富的食物,还要戒烟、不喝碳酸饮料,减少骨量流失。
误区十:多吃补药能长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参、鹿茸等高档滋补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了一些老人延年益寿的法宝。但老年人进补要视身体情况而定,缺什么补什么,不分体质和症状的乱补,可能导致其他疾病,适得其反。一般来说,平衡的膳食足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不需额外进补。即使进补,首选山药等药食同源的食物,或征求医生建议。


    关注 掌上健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