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观察丨单次举报奖限提至50万,食品药品违法举报出重赏

 

引言:食药监总局、财政部日前发布了新修订的《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明确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社...



引言:食药监总局、财政部日前发布了新修订的《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明确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社会公众举报属于其监管职责范围内的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违法犯罪行为或者违法犯罪线索,经查证属实并立案查处后,予以相应物质奖励的行为。——人民网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为完善举报奖励制度,进一步调动群众举报积极性,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近日,总局会同财政部印发新修订的《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办法》共六章二十八条,分总则、奖励条件、奖励标准、奖励程序、监督管理和附则,突出社会关注热点。且规定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资金纳入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生产销售保健食品、药品,假冒伪劣化妆品事件仍时有发生。而奖励举报人尤其是重奖内部举报人的做法,有助于执法部门掌握有效线索,固定关键证据,让违法者有所顾忌。

人民网:

食药监总局修订举报奖励办法

单次举报奖限提至50万


《办法》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扩大适用范围,将适用范围从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扩展到“四品一械”全领域,实现全覆盖。二是设立内部人员举报奖励机制。《办法》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规定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内部人员举报的,可在奖励标准上追加奖励金额。同时,明确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严禁泄露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三是提高举报奖励标准。《办法》将各等次举报奖励的最低额提升到原来的两倍,同时根据各地举报奖励实施情况,将单次举报奖励限额从原先的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进一步鼓励群众举报,增强举报积极性。

四是明确重大案件奖励的情形和标准。《办法》规定,对于“举报涉及系统性、区域性食药品安全风险”等4类有重大社会影响且举报人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举报,奖励金额不少于30万元,鼓励群众举报重大违法行为。五是进一步完善匿名举报奖励。六是建立纠错机制。《办法》明确,举报人对奖励等级、奖励金额有异议的,可向实施举报奖励的食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复核请求。通过该内部纠错机制,及时纠偏,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此外,《办法》还细化了奖励条件,完善了奖励程序,并授权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对奖励决定、审批、发放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
南方法治报:

维护食品药品安全就该重奖“吹哨人”


重奖内部举报人,是借鉴了其他国家的“吹哨人”制度,即知情人士爆料制度。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内部知情人士对产品生产流程、隐秘的违法行为、作案方式非常熟悉,甚至超出一些执法者和行业专家。退而言之,在外部监管力量有限,厂家闭门作业的情况下,只有内部员工才可能知道更多内幕。而如果这些产品不造成严重危害被监管部门发现,生产销售者的违法行为可能不被暴露,一直隐蔽持续地危害着公众健康。

作为内部知情人,无论是良知发现还是贪图奖励,哪怕是受竞争对手怂恿,其举报行为都能在客观上降低监管成本。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普遍使用,内部知情人很容易拍摄到违法现场和作案人员,这是外部监管力量完全不具备的优势。这无疑能够大幅度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降低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并形成震慑效应。让违法者认识到堡垒可从内部攻破,其危害食品安全行为总有一天会被身边人举报,进而打消侥幸心理。值得注意的是,《办法》对保护举报人隐私、举报人无法现场领取奖金的情况、匿名举报人领取奖金方式均做了规定。这有助于降低举报人风险,打消其顾虑,鼓励更多内部知情人对危害食药品安全行为说“不”。
长江网:

奖励举报食品药品违法行为

是值得的


诚然,国家为了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在食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花了大气力来督查、监管,但不法分子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他们无视法纪,铤而走险,制造、销售伪劣食品、假药、微量元素超标的化妆品等,制作地点隐秘,一般人不易发现。有的人纵然知道,但本着事不关己,但求无过,少说为佳的原则,这就给违法分子留下了一线的生存空间。

要想最大化遏制伪劣药品、化妆品等的出现,一方面要加大使用后危害性的宣传,让大家对造假者产生愤慨;其次是加大监管、查处力度,实行辖区监管负责制,对不作为、慢作为的领导干部加强责任追究制;其三是要大张旗鼓地组织宣传《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让举报者能够立大功,获大奖,顺其民愿,付出该有回报。鼓励更多的人自觉参与其中,从不同角落拉开法网,归还人民一个美丽健康的药品、化妆品等消费市场。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孙颖:

坚定支持真正依法打假的职业打假人
在打击食品安全欺诈方面,“职业打假人”一直冲在最前面,质疑也一直如影相随。 “职业打假人”是社会发展到现有阶段独特的现象。对于职业打假,孙颖教授表明了坚决支持的态度,“我是支持职业打假人,除了少数的个别的非法打假,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打假的除外,但这在整个打假市场上应该是少数情况。除了他们以外,对于那些真正的依法打假的职业打假人我们要坚定的支持。”
外媒报道
美媒:

中国为食品药品安全而战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正继续为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而战。报道认为,食品和药品安全仍然是中国需要关注的大问题,这些频繁被曝光的问题往往是因为生产者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所致,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制药商的成本压力正不断增加。

报道认为,尽管中国政府经常通过打击滥用有害添加剂行为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是监管失察仍然是中国的一大问题。此次新修订的《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强调了提高举报奖励金额,也突出内部人员举报制度,“吹哨人”制度也不妨为一种拥有群众力量的监管制度。
美媒:

堵上中国食品安全漏洞关键在赢回信任
美国《纽约时报》称:用智能手机讲述一只猕猴桃在中国的故事。只需快速扫描二维码,消费者便能查找到这只水果从长江上游某个山谷内的枝蔓到北京超市货箱中的全过程。手机还会提供农场土壤和水的检测结果,以确保这只猕猴桃不会在任何一个环节遭受污染。

政府监管部门和国有农业公司正想尽办法控制中国杂乱无序的食品生产供应链条,但食品安全丑闻依然层出不穷。堵上中国冗长食品链条上的漏洞需要找回信任,而这份信任除了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也需要群众自身的“努力”,积极举报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负责。
【长按二维码图片,即可关注中华网】


    关注 中华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