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少年子博和他的“棒棒糖女团” 花城

 

自闭症患儿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

点击 | 一起加入“200万字阅读挑战计划”! 

近几个月来,编辑部常常收到子博的新创作:“子博的空心字表演真精彩,眼到手到,一气呵成!”“子博寥寥几笔,人物多干净多甜美。”

这个孤独症少年,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笑意盈盈,还总拿着一根棒棒糖。他书写的空心字,总是都表达着幸福欢乐的美意。





我们的子博

文 / 邱乐津

15岁的陈子博,是来自广东汕头市的一位中度自闭症少年,现就读于汕头市特殊教育学校。

他喜欢用铅笔画人物,这得益于他喜欢看MV上面那些韩国女团的歌舞表演,只要触动了他的兴趣他就会立即创作,稍有差错便重新起稿,常常独自绘画至夜深。
子博喜欢乐器,特别是带弦的乐器,自学摸索演奏出曲子来。古筝、吉他、小提琴等等乐器,已经把不够大的家里装得满满的,每一种乐器他都能演奏出他喜欢的曲子;不少教音乐的老师都夸子博有音乐天分,但是这个“音乐小才子”不愿配合老师们的指点,只喜欢随着自己的性情来。




子博小时候从外表看是一个非常可爱机灵的孩子,但是在一岁多还不会牙牙学语,爸爸妈妈也察觉孩子一些不寻常的行为举动,比如:不理会家长们的叫唤,喜欢玩圆形物品或独自转圈圈。经多次寻医问诊之后,在广州确诊是中度的自闭症。从此,子博就步入了努力成长的漫漫之路……

三岁半的时候,子博妈妈带着子博离开汕头,到惠州一家特殊学校进行长期的培训。刚到学校子博是没有语言的,但是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子博就学会了鹦鹉学舌,喊出了人生第一句:爸爸,妈妈……

不觉不知中,子博现已是一名15岁的小伙子了,从外表看是无法感觉到其有异于普通小孩。但对于处于青春期他有时对自己的委屈表达不出、释放不出情绪摊在地上像5、6岁小孩一样哭闹的时候,当你看到他的妈妈对他的哭闹束手无策的时候……



三年的学前抢救性干预培训课程,子博也到了学龄阶段,培训、异地住宿等费用也是家庭的一大笔负担。所以,在子博6岁多时,一家人又回家乡汕头,寻找新的融合。融合,是世界各地的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共同心愿,让孩子走到人群中,融入正常社会生活。

现在的子博爱好很广,学习自个喜欢的事儿也很专注、很认真,学得很快。特别的是他有一项特殊的才能,就是自学写 “空心字”(一笔不间断的勾勒字体的外轮廓)。

△子博为《花城》录制的视频
最开始他喜欢观察各个电视台栏目的节目图标,例如 “新闻30分”、“时事直通车”、“凤凰午间快报”等台标图案,他都喜欢临摹写下来。而且子博很喜欢听歌,通过看、听电视KTV及歌词字幕,自学了许多字,而且很多都是繁体字,这也是他自学的途径之一。到现在不管简体字还是繁体字,各种字体或是各类自创的美术体,只要是他看过的任何字任何字体,他都能随手一气呵成转换成“空心字”描画出文字图案。他有时能根据自己意愿,能把同一个字写出各种不同的字体的“空心字”。



大家都十分欣赏子博的“空心字”,今年5月在由汕头市残联主办的“第二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汇演”活动上,专门为子博设立的“空心字”表演义卖的档位,得到市民们的踊跃“捧场”。更重要的是,十五岁的子博在此次义卖活动中,终于赚到了人生第一笔酬劳,并把义卖的560元款项捐献出去,捐献给更需要帮助的残疾人……


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3500万人患有自闭症。在世界范畴里人们开始慢慢认识和重视自闭症,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抵触和不理解会慢慢减少。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活动中,越爱越多的人们对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的理解和爱护。在此也非常感谢《花城》杂志推出“花城视野·他们是来自星星的孩子”这个栏目,让有才艺的自闭症孩子有展现自己的平台。

最后,借以子博写的“感恩”两字,祝愿子博和更多的孤独症孩子天天开心,快乐成长!

▼ ▽
▼ ▽
▼ ▽
// 一封给孤独症孩子的邀画信
点击链接进入阅读
关注《花城》杂志

独立精神  人文立场  新锐主张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纸刊
2017年第4期《花城》目录


中篇小说

制造好人/ 陈集益

地爬秧/ 东珠

哭声/ 张敦

短篇小说

都市猫语 / 张翎

幸福 / 残雪

犹豫的时候更接近道德 / 王苏辛

满月 / 孟小书

花城关注 栏目主持人:何平

特洛马克(剧本)

——“爸爸去哪儿了?”/ 朱宜

访谈:或许我们抄近道了/ 何平 朱宜

本期点评:被放逐出文学的剧和剧作家 / 何平

诗歌

致影子(组诗) / 张远伦

寂静之声(组诗) / 游子衿

散文随笔

哥特爱情故事 / 鲍尔金娜

蓝色东欧

思想的黄昏(节选) /【罗马尼亚】埃米尔•齐奥朗 著 陆象淦 译

思无止境

[讲堂]回到生命状态的写作 / 欧阳江河

[史话]海子热恋时期的十首“轶诗”发现始末 / 姜红伟

域外视角

爵士乐、教育和美国文化 / 【美】罗福林 著

特约:新媒介文艺前沿探讨

中国的“二次元宅”如何解读东浩纪? / 邵燕君等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花城》纸刊


    关注 花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