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丨进入秋天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





处暑,即为“出暑”
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
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
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




七月中。"处"是"止",暑气至此而止,开始退伏潜藏,以待来年了。阳气炽热而催熟万物后自然退位,阴气开始弥漫,才秋风渐肃,就是中秋了。恭敬为肃,处暑后,鹰感肃气击鸟而祭,万物收成而祀,都是恭敬天地的表现。而秋之整肃又为冬之休养,休养中才有更新萌生。自然之境神圣而庄严。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柳永



处暑三候: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鹰乃祭鸟:处暑之日"鹰乃祭鸟",说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冷酷地搏杀猎物。先猎之物要先陈列为祭,古人称之"义举"。

天地始肃:后五日"天地始肃",这个"肃"是"肃清",天气因"肃"而清,因"肃"必"肃杀",所以,肃清后必带来萧瑟之气。

禾乃登:再五日"禾乃登",禾是五谷各类,天气肃杀后,庄稼才有收成,成曰"登"。



白藏

白藏是《尔雅》给秋的称谓,秋之气和,则色白而收藏。秋天收成,所以,《释名》解释秋为"就","万物就成"最贴切。而《礼记》引申出秋为"愁"的概念是,"愁之以时,察守义也",认为整肃后才有收成,整肃就是审察是否守义的过程。



金秋

西方为金,故为金秋,金在四季的位置--夏至:金胎,金孕于火土之中,立秋:金相,秋分:金旺,立冬:金休,冬至:金废,立春:金囚,春分:金死,立夏:金殁。



秋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鹜是野鸭。秋光清浅,秋明空旷,此时那水让天滤成净透,任何色彩都包含在它的清潋之中,杜甫因此用"秋水为神玉为骨",白居易用"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皆意境深远。



秋云

竹风醒晚醉,窗月伴秋吟;早起凉意爬上胳膊,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秋波正澄清,秋光轻浅,秋云委婉,正切秋水伊人之想。天水秋云薄,天长杳无隔,秋意冉冉,一年中最美季节将至。



秋声

欧阳修的《秋声赋》,记得最清晰的竟是童子所答:"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杜甫写"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树声为悲,悲声越满,天越孤高,这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
愁声

处暑是暑气止息后潜藏,"处"是止息。为什么止息呢?因为万物已经长成,它潜入地下,是不愿见它们随后即将凋伤、伤残而如血。处暑由此是夏的真正告退,熏风变金风,天高气爽、衣宽体瘦,亦是草木即将哀怨、虫声即将变愁声时。肃秋到,雁南飞,月寂寥,李白诗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令人感伤。



秋思莼鲈

秋思莼鲈,但莼鲈本都是春意之承载。袁中郎描绘此物--枝如珊瑚,其冻如冰,清泠泠附枝叶间,清液欲滴。其口感香粹柔滑,如鱼髓蟹脂,清轻远胜。此物娇脆,半日味变,一日而味尽。



增咸减辛

孙思邈说:此月"肝心少气,肺脏独旺,宜安静性情,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勿冒极热,勿恣凉冷,勿发大汗,保全元气。



气爽词

露华清。天气爽、新为已觉凉生。朱户小窗,坐来低按秦筝。几多娇艳,都总是、白雪余声。那更、玉肌肤韵胜,体段轻盈。

照人双眼偏明,况周郎、自来多病多情。把酒为伊,再三著意须听。销魂无语,一任侧耳与心倾。是我不卿卿,更有谁可卿卿。--赵长卿

手艺君有话说:
请大家在阅读后随手点赞
以示鼓励~
欢迎转发和评论
好手艺 世代相传
欢迎投稿
讲述你身边的手艺故事
投稿请将图文发至
邮箱3396076334@qq.com
或添加微信youshihouhww1991





    关注 好手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