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预防日—— 注意了,这些小毛病都有可能引发残疾!

 

残疾预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事,还是我们全社会每位成员的事,通过加大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预防残疾意识,从而减少残疾的发生。...







今天是全国首个残疾预防日。以后,每年的8月25日都将成为预防残疾的日子。设立残疾预防日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学会保护好自己的健康,远离各种伤害健康的事,这里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意外危险的发生。

说到残疾,许多人眼前第一浮现的场景,坐着轮椅、拄着盲拐戴着墨镜,或者在公共场合比划着手语的那个特殊群体。他们,为什么会有残疾?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先天性因素致残占9.57%,后天获得性因素致残占74.67%,不明原因或其他因素致残占15.75%。后天获得性因素是致残的主要因素。

因此,残疾预防的覆盖面也非常之广,包括残疾预防宣传教育体系、出生缺陷干预体系、疾病防治和用药安全体系、意外伤害防控体系、环境污染致残防御体系、康复服务体系。

出生缺陷、慢病缠身、意外伤害、精神疾患甚至运动损伤……但凡存在影响个体行为功能的先天后天因素,都是一个潜伏的残疾因子,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被激活,但至少,可以从方方面面注意,防止这些因子的激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残疾预防的相关知识。


先天残疾
 

首先我们要了解出生致残的原因有哪些呢?

我们身边常见的致残原因有近亲婚育,家族遗传,子宫内发育缺陷,父母吸毒、吸烟、嗜酒等不良行为,妊娠期感染了风疹、巨细胞等病毒或梅毒螺旋体,接触了汞、铅、苯、农药、X射线等有毒有害物质,服用不当药物,生产中胎儿缺氧、损伤等。母亲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微量营养素不足,如叶酸、碘缺乏等。
为了更好地预防出生缺陷,我们一般采取三个级别的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措施

在孕前和孕早期采取的措施。如孕前的优生优育咨询和健康检查,避免大龄生育,增补叶酸,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戒烟、戒酒,接种疫苗等。

二级预防措施

在孕期采取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以避免严重缺陷儿的出生。如加强孕期保健,保证均衡营养,定期到正规医疗及妇幼保健机构做产前筛查。

三级预防措施

在新生儿出生后对新生儿疾病进行筛查,以早期发现应治疗的新生儿疾病和异常。


意外致残
除去一些交通意外,工作意外等重点意外致残事件,运动不当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运动损伤,一开始很少人会认识到严重性。比如,现年龄段只是觉得腿部不适,等到年老大了之后,情况可能会严重起来,最严重的,就是出现行动功能障碍。”有专家称,其实除了运动损伤,还有许多情况很常见,但大家往往都不重视,比如青少年脊柱侧弯,上交叉综合症,下交叉综合症等等,这些在早期看似与残疾搭不上边,往往等患者年龄大了之后,影响明显,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行动功能。

一般采取的预防手段是,合理运动健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疾病致残
“慢性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造成老年人残疾、失能的重要原因。”以北京市为例,每年,市残联新增残疾评定的人员约有2万多人,这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肢体残疾,“以车祸和老年慢性病引起的并发症居多,像脑梗、脑中风、糖尿病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在他们评残中心很常见,而且集中在老年群体。


预防手段


在了解致残原因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途径,建立“非致残环境”,防止、控制或延迟残疾发生,是预防残疾的重要问题。所谓“非致残环境”,主要是指“极度贫困环境”“高危工作环境”“高压心理环境”,这三类环境是促发残疾的原因,也是造成职业性残疾的重要因素和造成心理、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际和我国对残疾都采取了三级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措施

有效预防疾病和致残性伤害的发生,需通过免疫接种、咨询及指导、预防性保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重视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等措施得以实现。

二级预防措施

防止疾病和伤害导致的残疾,需通过早期筛查、定期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等措施得以实现。

三级预防措施

防止残疾发生后出现更严重的残障,需通过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适当的护理等措施得以实现。通俗来讲,就是让人们不得病,不受到伤害;一旦患病,也不要导致残疾;即使残疾了,也要想方设法不要造成障碍或减轻障碍。

残疾预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事,还是我们全社会每位成员的事,通过加大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预防残疾意识,从而减少残疾的发生。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如常。


    关注 如常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