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x26quot;读书村x26quot;↑订阅...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读书村"↑订阅

成都的事情
文 | 刘章建
再一次踏进成都的时候,这个天府之国依然婉约、隽秀得像那个古老的铜火锅一般无二。是的,那个清朝的女皇叶赫那拉氏曾经厚爱有加的铜火锅,和火锅配置在一起的,当然还有那些色泽鲜亮、制作精美的菜肴以及鲜红油亮、口味醇香的汤料。无疑,成都这个城,就是那个已经成为古董的铜火锅了,那些满大街婀娜多姿、飘逸走过的水灵灵的川妹儿就成了馋翠欲滴的可口菜肴;那帮子休闲的、劳作的爷们儿就是汤料了。——成都的事情就是这么特色的无可替代,特别的舍我其谁,特性的毫不遮掩。

对于成都男人的印象,早先是来源于到汉中盆地养蜂赶花人的、打工的木匠等这些“下九流”行业,除了对他们勤谨的敬佩之外,还稍稍有一点懒惰的偏见,认为他们完全没有汉中男人拼命劳作的品格,没有汉中男人养家糊口的使命感。此次自驾之行,却突然心生出对四川男人的感激。这绝非无独有偶的妄下结论或者引经据典,完全是切身的体会。——那就是四川男人的厚道。由于是第一次自驾来成都,感觉又别样了很多。

一出高速收费站,路边站着几个以带路为职业的男男女女。借下车吸烟的功夫,找一个年龄偏大的老者攀谈起来。略作讨价还价,达成协议,30元带我进城。我是个很愿意结交三教九流的人,一路上和老者随意交谈起来。老者58岁,很健谈、无遮拦。我问他打不打血战、挖不挖坑?他回答:要本钱!我说带路的活收入还可以吧?他说:每天能捡两个。老者说,老了,没球用了。我说,孩子不管你?单独住还是一起生活?老人爽朗一笑:两个儿子都自己搞起事情了,我也自己搞起,自由。

……老者一路行一路说,不停地给我介绍成都的过去和现在,眉飞色舞的言说城市的飞速发展,推介我去耍春熙路、杜甫草堂、都江堰,他说的去处,尽管我都去过不止一次,我还是耐心地倾听他的津津有味的讲解,除了尊重,还有川音的醇厚的地域味道。老人活地图一般,很快带我进入市内。我掏出30元递给他,他开心的向我道谢,并不断的叮咛我,要小心,注意安全。我内心特别愿意再加点钱给他,行动上却没有跟上思想传递出的讯息,就那么漠然地看着老者徒步离去,一霎,却又后悔起来:老者不仅给我带路,还给我当了导游,我怎么就有点麻木不仁了呢?

完全靠着GPS的指引,瞎子一般地闯进城市,无头苍蝇似的东游西荡,违反交规必不可免了。记不得在那条街上,换行驶入一条街道,忐忑地摇下窗玻璃正东张西望打探路径的当口,人行道上一个戴帽子的老者,焦急地对我挥手示意——他的手在胸前来回划圈,嘴里喃喃私语,往复重复着,眼睛盯住我看。我豁然顿悟,“熊瞎子”的我只顾开车,没有看到逆行标识,违反交规了。还好,换行才不过一个车身的距离,路上车也不多,恰好也没有交警。于是,紧急调头,来得及纠正错误。修正好路径,才要向老者致谢,那老者早走出一二十米了。我只得心存感激,鸣笛致谢。同样的错误,犯一次理解,犯两次原谅,犯三次就是愚昧了。还好,我只犯了两次。再次驶向逆行道,对过驶来的出租车司机拼了命的摁喇叭,我先以为是出租车司机警示超车,停三两秒才发现我又逆行了,老脸一红,赶忙调头。就这么磕磕跘跘、小心翼翼的驾车,还好没有出现意外。却在一条路上出现塞车情况。数不清的车子停留在双向8车道的通衢大道上,稍稍有点紧张,可是看到所有的车辆都在安静的等待,紧张顿时烟消云散。不到十分钟,就开始通行了,等靠近看,原来是两车追尾,路边站着俩司机,在细声细气的交谈,没有看到警察,道路自然疏通,问题协商解决了。——成都的事情就是这样,看似随意、顺便,好像完全是不经意的信手拈来、随手出招,却一次次地传递着美好,表现出成都市民的素质,表达了成都市民追求安宁和和谐的愿望。

汉中出美女,是源于褒河出了个能让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褒姒。近些年,虽有作家王蓬创作的小说《汉中女子》能做些古城汉中的名片之外,其实也有点盛名难副了。然,对于成都女子的热切的美貌和好感,是源于一次出差。几年前,一次云南昆明出差返回途中,要在成都火车站倒车,一下车,扑面而来的女子,都一水好看,个个俊美,一张张脸蛋,都水嫩光滑,透着粉扑扑、亮盈盈、滑溜溜的好感,看谁,谁都是沉鱼落雁,看谁,谁都闭花羞月。我在心里暗暗惊诧起来:怎么成都的川妹都成了美女可呢?仔细回味,才晓得原来是在云南待了10多天,天天看到的都是五大三粗、桶腰大脸的糙面孔、黑皮肤的云南女人,陡然换了天地,眼睛变换了关注的对象,强烈的鲜明对比,让残忍不堪的云南女人饱经风霜的眼球突然舒服起来,由是好感起本来就细皮嫩肉、水灵光鲜的川妹子了。——这不是笑话,地域的差别、文化的底蕴,确实是成就一个区域人性或者相貌的基本因素。成都女子小巧、婉约的容貌,就是水土养育的结果。甭管是谁个,那大街上走过的川妹子,不论是衣着华丽的、还是穿着朴素的,都昂着头、挺着胸,旁若无人、自信有加的样子,匆匆走过,行云流水一般,装扮着成都这座城市的美丽。——成都的事情,就是这样,扑面而来,素面朝天,不掩饰、不做作、不顾及,我行我素,大胆而且默契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城市特有的潜质。
变脸的绝活,能够走出四川盆地,也不过20年左右的光景。可是,这样一个民间绝活能够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地流传下来,应该是历经了数不清的口首相传和民间艺人孜孜不倦的创作。走在宽窄巷子,这样的感觉油然而生并肃然起敬。我赞叹成都市政府对于保护民间文化的力度和魄力。一个相对于城中村的残破布局,在政府手中居然建设成一方独一无二的继续传播民间文化的推手,简直有点天方夜谭。不必说茶楼里的变脸,也不必说千年沉船造就的板凳桌椅,更不必说精美绝伦的刺绣服饰,甚至也不必说馋翠欲滴的小吃,单就行走在巷道里的川人,都透出一丝丝别出心裁的味道。那对过走来的一对老者,相互搀扶,说说笑笑,融入期间,也成为了巷道里的风景;那门口硕大无朋的一对响鼓,敲出的余音也能够绕梁三日,惊心动魄;那出双入对的俊男靓女眉目传情的专注神态和轻言轻语,一定是传唱不绝的康定情歌;那雕栏画栋、奢华无比的宅院里透出的楠木香、那些精美的茶具、那糖人师傅的运筹帷幄和怡然自得、那门迎女子的甜美微笑、那广场上跳健美操的男子和女子的旁若无人,甚至巷道里的一草一木,都构成了宽窄巷巧妙绝伦的情趣和韵味。

走在宽窄巷,必然要动情一个叫陈然的男人。他用相机记录了巷子拆迁过程中的人物和风情,成为巷子永恒的记忆。我感动陈然的执著和耐心,感动他镜头下的人物的隽永和淡定。其实,宽窄巷最应该记住的,应该是这个叫陈然的男人。——成都的事情,就是这样,随意中透着执著,粗狂中显出精细,惬意中写意愉悦,生生不息地勾勒出一个城市的文明。

成都事情就是这样奇妙。临行,买了一本叫《四川旧事》的书,空闲翻看,算是对此行匆匆的补偿,也是对未能更好解读成都的报答。
(图片来自网络)
刘章建,读书村专栏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90年代末期开始创作,先后笔触散文、小说、杂文、诗歌等多种题材尝试。出版散文集《行走的记忆》、杂文集《英雄不问出处》等,部分作品入选中学生作文辅导教材。现居陕西洋县。
点下边标题阅读作者最新文章:
·面朝大海
·路遥的一个签名
·秦岭的精灵——铁河
·寂寥的游击将军
·秦岭一小镇,千年旧光阴
·秦岭深处有故园
·专栏作家·刘章建 | 学生时代的阅读
·专栏作家·刘章建 | 做一条缓缓流淌的溪流
·专栏作家·刘章建 | 曹老板的早上
·专栏作家·刘章建 | 诗里春色
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
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交流群:读书村·微写作/QQ群:281290150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丁小村言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读有趣的文章


    关注 读书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