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的眷恋!这位老人家对葫芦情有所锺

 

葫芦雕刻(薛思勤作品“春”“夏”“秋”“冬”四景)葫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诗经•大雅》记载:“锦锦...



葫芦雕刻
(薛思勤作品“春”“夏”“秋”“冬”四景)

葫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诗经•大雅》记载:“锦锦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说,人类出自葫芦瓜。“中国人的整个人生历程都蕴涵在‘三壶’之中:‘破壶’(人从瓜出)、‘悬壶’(医药济民)、‘壶天’(魂归壶天)。这壶都是指葫芦。”

葫芦音近“福禄”,同时,葫芦里面长子,有子孙万代、多子多福的含义,因而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吉祥物。不乏民间手艺人,在葫芦上刻字雕画,使其成为供人欣赏的葫芦艺术品,也成就了葫芦雕刻这门技艺。

时代在进步,各种省时省力新工艺的出现,让学习葫芦雕刻技艺的人一度锐减。有这样一位薛思勤老人,始终对葫芦雕刻一往情深… …
01
葫芦是生活的一部分


每天吃过早饭,去桃源市场买了菜, 九点来钟就到了八一路老房子改作的工作室。大大小小的作品和工具堆放在里面,陈旧中散发着厚重的质朴。
(薛思勤工作室一隅)

薛思勤常拎着一只蓝色布包,包里装着一堆零零碎碎的木工刀、砂纸和锉子,有时还会揣着刚刚打了铅笔稿的葫芦,把这些物件儿在桌面上摊开,抱着大大小小的葫芦敲敲打打、勾勾画画的一天,就这么按部就班开始了。不知累,不知饿,不知时间怎么过去的,全然的浑然忘我。

薛思勤说,很多文化展卖上,葫芦雕刻都是围观的多,成交的少,因为价儿太高。即使要价稍贵,也远远够不上几个月才能雕出一只作品的工夫和心思。所以,他根本没打算卖。

雕刻葫芦整整十一年了,薛思勤“不图出名,也不图卖钱”,唯一图的就是个“老来好”。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薛思勤正在创作新作品《福禄(葫芦)大全》)
02
一切始于奥运福娃


薛思勤说,真正接触到葫芦雕刻还是在2006年。那时正赶上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面市,女婿买了一套福娃贴纸贴在墙上,小时候在河北老家学过做风筝的薛思勤如获至宝,花两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五个福娃大风筝。

有一天,朋友送女婿一个鸵鸟蛋,家里把蛋液炒了吃,女儿就央求薛思勤在蛋壳上画点东西。当时,薛思勤所有的绘画功夫,都来自帮外孙做手工课和美术课作业,抄起外孙的彩笔,他就把五个福娃画到鸵鸟蛋壳上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薛思勤早期的鸵鸟蛋作品

鸵鸟蛋又贵又紧缺,亲戚托人从动物园和老虎滩公园买来三五个蛋壳,200块钱一个,没几天就画完了。有天在桃源市场买菜,薛思勤看到有卖青葫芦的,五六块钱一个,可算捡到宝了。买了一大堆葫芦回来用竹坯子刮青,水洗,晒干,终于可以尽情的画了。
03
种葫芦也有大学问
市场上葫芦不常有,质量也难以保证。正好,薛思勤家住的小区后面,有人开垦了一块小菜园,他就在闲置的小空地把攒的葫芦籽儿撒了进去。坑要深,地要肥,要浇水、施肥、打药… …种葫芦的学问摸索着就通了。
(薛思勤自己的“葫芦园”)

要让葫芦长得周正,却是个难题。头一茬葫芦种在树下,葫芦蔓儿自由自在顺着树枝爬,爬高了够不着掐枝,只能任由葫芦爱长成什么样就长成什么样。藤蔓不压迫葫芦蒂儿就不歪,所以悬空的葫芦长得最漂亮。

葫芦不能重茬,同样一块地,头年种过葫芦,下一年要么改种别的,要么彻底换土。于是,亲戚朋友都被薛思勤发动了起来,帮着种葫芦。就这样,薛思勤的葫芦数量上来了,质量也上来了,亚腰葫芦、瓢葫芦、棒槌葫芦应有尽有,每年都能收获好几十个上好的葫芦。





(摸索出门道,薛思勤种出的葫芦又好又漂亮)
04
潜心钻研雕刻难题


在葫芦上画了一阵子,薛思勤觉得“雕刻肯定也能行。”在五金市场买了几把木工刀、锉子和砂纸,就在小葫芦上练起手来。

最初刻的是字儿,福、禄、寿、喜,简单;后来刻“编织葫芦”,就是在葫芦表面刻出草编席子一样的花纹。刻容易,设计最难,得先用细棉绳绑住葫芦蒂儿,沿着球面一趟一趟打经纬线,然后在经纬线里描铅笔稿,最后才是下刀刻。
(正在构思作品的薛思勤)

薛思勤研究过,雕刻葫芦的工艺有以下几种——范制(用不同形状的模具把正在生长的葫芦套起来,限制生长形状),针雕、青雕(在葫芦发青时雕刻),圆雕、半圆雕,浅雕、深雕、镂空雕。薛思勤精通的是后五种雕法。

镂空雕并不难。薛思勤最早的镂空雕作品是“金钱葫芦”。有一年在星海会展中心的展览上,他看到不少古钱币,回来就让女儿上网搜索历朝历代的古钱币图片,从贝壳币开始,一直到清朝的铜板儿,一笔一划描到葫芦上,然后雕刻,最后打磨上色。所有程序里最费时费力的反而是最没技术含量的抛光,因为每一道沟槽都得照应到。
(薛思勤部分作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还有一些没长成的青葫芦,在晾晒过程中变形了,薛思勤也不舍得丢掉。利用了它们的缺点创作了更有趣儿的小作品,可谓“因材施教”让人眼前一亮。





(薛思勤用“残次”的瘪葫芦创作的小作品)

薛思勤手头的几把木工刀,从刚开始刻葫芦用到现在,原本五六厘米长的刀头,如今只剩两厘米不到了。
05
葫芦文化的痴迷


“古时候,有两户人家,一家姓姜,一家姓孟,比邻而居,一墙之隔。姜家在墙这边种了一棵葫芦苗,蔓儿翻过墙头爬到了孟家,在孟家结了一颗葫芦瓜。两家都说着葫芦是自家的,争执不下,村里长老说,一剖两半,一家一半。怎么砍都砍不开,只得请了木匠来,锯开一看,葫芦里躺着个小女娃。两家又争得不可开交。长老又劝,孩子算两家的,上旬住姜家,下旬住孟家。说起给孩子取什么名儿,又有分歧了,长老又说了,就叫孟姜女吧!”

在和薛思勤老师聊天时,他兴致勃勃的给我讲起这个故事。薛思勤对葫芦的痴迷,成了执念。他爱葫芦的圆润讨喜,更爱葫芦里承载的千年吉祥文化。

薛思勤查阅了很多资料才知道,原来我国56个民族里关于葫芦的传说就有159个,其中广泛流传的就有五十多个。薛思勤也会参加一些艺术协会和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与葫芦爱好者们一起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我还是我们社区的五大艺人之一,也有电视台来采访过哩!”薛思勤骄傲的说。

拢着一屋子的葫芦,薛思勤感叹:“葫芦文化这么深奥,真是一辈子也学不完呐!”
(薛思勤和他的葫芦雕刻作品《花姑娘》)
06
 葫芦雕刻的传承


薛思勤扒拉手指头数数,从2006年至今,一共创作了160多个作品。很多作品被来自欧美国家、日本的葫芦艺术爱好者收藏,让传统的葫芦雕刻走出国门,发扬到了海外。

2016年,薛思勤带着120件作品和他收藏的稀有葫芦品种,在大连西港区市民文化中心办了一次个人展。据不完全统计,两千多人次前来参观。还有远在北三市和外省的葫芦爱好者多次赶来拜访,为此,薛思勤很是欣慰,葫芦文化还没有被人们遗忘。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只看到雕刻作品表面的光鲜亮丽,却不能刻苦学习背后的手艺,薛思勤也显得很无奈。但他仍然希望通过自己,把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延续下来。

现在,也有慕名前来学习葫芦雕刻的学生。“虽然人数并不多,却个个用功刻苦,都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传承。”
(薛思勤的学生雕塑作品)

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葫芦文化涵容天地与人生。雕刻葫芦历经千年的传承与演变,依然保持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时代需要如薛思勤这般的匠人,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END-



    关注 操好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