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百变,首推石瓢

 

以茶代酒,用紫砂盛满着香气,吟诗作对...

关注 ▲“紫砂壶收藏” 这里有最专业的紫砂知识
壶中百变,首推石瓢
石瓢壶身,源自舂米的石碓,口小腹大;但不同于石碓掘地半埋,石瓢壶以三足立身;旧时为避尘秽,农家借用锅盖遮挡,故此锅盖拎手演进为石瓢独有之过梁。其身碓形、底置三足、其盖桥钮,此三要素构成了石瓢遗传的DNA基因。作为个人臆断,虽有些异想天开,但求证过程颇是小心谨慎,既见生产实物,又有生活体验。博学的瞿应绍(号子冶)与顾景舟就分别创作过石瓢,算是例证。

子冶石瓢古朴纯真,景舟石瓢风动疏竹,二者相同却又不同,如此,该怎以区分?

今日,我们便细细说来。


1
壶身对比


子冶壶瓢壶身是较为明确硬朗的三角形形体,底部和腹部线条比较平滑,壶口较小,比较秀气,亭亭玉立;

景舟壶瓢线条比较饱满,底部和腹部是小弧面,连成较为圆滑的圆锥体,壶口较大,降低了总体重心,产生一种横向之感。

共同点:三角形要运用得当,恰到好处,感觉刚中有柔,和顺有劲。所有的部件都将围绕这个三角形形体展开。


2
壶把对比
壶把的安装,子冶壶瓢的把形是较为明确的三角形,非常有力度且比较张扬;

景舟壶瓢的把形三角形比较弱化,相对粗大一点,却也不失力度。

共同点:壶把要与嘴对称,把内外都是和顺流利的三角形线条,把头与壶体结合与嘴相同,自然流畅。(把手的横断面外圆内平似圆头三角形)把握使用舒适。
▲子冶壶瓢
▲景舟壶瓢


3
壶嘴对比


子冶壶瓢的壶嘴细长

景舟壶瓢的壶嘴粗大

共同点:都是直筒暗嘴,我们称之为“钢管嘴”,形象的说就像一段剪下的钢管,挺括有力,至嘴端1厘米左右是直形,但视觉上看起来似有些喇叭形,这是视力的 错觉。长短、粗细的比例恰当,嘴的角度恰到好处,面要平整,内孔要圆,嘴内径是出水口最小,越往里越大,这样出水冲力有劲。


4
壶底对比


子冶壶瓢的壶盖比较厚实,钮为弯管形,与盖的交接处是暗接

景舟壶瓢的壶盖较薄,盖边圆润,钮为散开的三角形大钮,更具圆弧感,与盖的交接处要似明似暗,看得清但不明显

共同点:底部三足位置呈等边三角形,要求匀称不偏,使整体统一,显示出一把壶的神韵齐全,风度大气,实用大方。
▲子冶壶瓢
▲景舟壶瓢


5
纽盖对比


子冶壶瓢的壶盖比较厚实,钮为弯管形,与盖的交接处是暗接

景舟壶瓢的壶盖较薄,盖边圆润,钮为散开的三角形大钮,更具圆弧感,与盖的交接处要似明似暗,看得清但不明显

共同点:盖上的桥梁的钮是最关键之处,高矮跨度都要有符合比例的形,变化较大,钮的两侧对称,处理手法难度较大,需耐心才能达成。钮的内孔是三分之二个椭圆,钮的外形呈三角形,和壶身一致保持连贯,共同塑造三角形的基本几何体型。
▲子冶石瓢
▲景舟石瓢


沏一壶好茶,品一首好诗,坐看浮云淡雾,耳听百鸟之鸣,心生悠然,其乐无穷。我等如此,何看大家?
关于我
爱紫砂,追求慢生活,不烟不酒癖在茶
若愿与我为友可加微信,验证暗号:壶友


    关注 紫砂壶收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