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篡逆之臣”,为何司马懿名声比曹操好些?

 

两人都在生前大权独揽,都在死后被篡位的子孙追封为皇帝,很多相似,又有太多不同……...





注:这是一个系列文章,全名为《真实司马懿:我若想做好人,可是有得选吗?》,今天开始连载,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浏览完整版。

以前一直有一个疑问:同是披着“篡权夺位”的外衣,明明曹魏的江山主要是曹操自己打下来的(曹操没有义务为汉皇室的衰败买单,要买,也是董卓、袁术他们买),而司马懿是真真切切地空手套白狼,将别人的家产给生生地套到了自己手上,为何老百姓对曹操的讨厌程度远大于司马懿呢?



在几番思考以及看了一些断代史专著后,我认为原因就在于一件事:

虚伪与否


曹操是个比较虚伪的人,得意的时候会忘形,各种侮辱名士,霸占人妻,滥杀无辜;可一旦遇到了挫败,他便收起自己的狐狸尾巴,装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出来。关于对曹操性格的评价,大家可参考历史学家张大可先生的《关于曹操评价的几个问题》一文。虽有部分可商榷之处,但确为大师的一流著作。

公众号回复:“张大可三国”,获取其著作《三国史研究》。点评曹操部分可查看目录处,我已做了详细优化。该资源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反观司马懿,其实我们大家对他的印象带有非常明显的“先入为主”的思想在里面:因为后来司马家篡了曹家的大权,所以就觉得司马懿一定是乱臣贼子。而实际上呢?

假如抛开后来西晋代魏的历史,客观而言,我还真没看出司马懿生前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就工作而言,他勤勤恳恳,一会儿带兵打仗抵御外敌,一会儿劝课农桑发展经济;就个人而言,亦未见司马懿有什么严重生活作风问题。



至于高平陵之变,那几乎是上至太后下至百官一窝蜂地支持他,说白了是曹爽干得太差劲,而且欺人太甚——把太后都囚禁起来了,而且还霸占皇宫的宝物和美人。怎么看,都像是曹爽要造反,司马懿平定反贼,哪能说是他有意谋反呢?

这点连司马家族的反对党、淮南三叛之一的毌丘俭、文钦集团都承认:“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到《三国演义》里,作者也给司马懿编了这么一段遗嘱出来:“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以吾有异志,吾何敢焉。吾死之后,汝二人善事主人,勿生他意,负我清名。但有违者,乃大不孝之人也!”



但是谁也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开启了自己子孙篡逆曹魏王朝的道路。司马懿去世数十年后,另一个绝世枭雄、奴隶出身的蛮族皇帝石勒(十六国的后赵国开国君主,曾和曹操一样统一了黄河流域)这么点评刘邦、刘秀、曹操、司马懿:

“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而距离晋朝不远的《世说新语》则记载,东晋明帝在听说了西晋开国的故事后也惭愧地遮住自己的脸部,然后发出感慨:我司马家的天下真要是这么得来的——“祚安得长!”



当然,这些记载也有可能是后人所杜撰,可却是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司马家族的位子,确实巧取豪夺而来的,和曹操无本质上区别,这点小学生都看得出。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司马懿本人是否有篡魏的主观意愿?

我们可以有两个极端版本的故事:

♦ 司马懿是一个早有野心的枭雄人物,他的野心早在曹操时代就展现了出来,之后的一切,不过是早就设计好的罢了。

♦ 司马懿生前只想做一个好人,可惜他没得选择,在朝廷同僚们的拥戴下,他干掉了执政失败的曹爽,却又无意间为有野心的儿孙们缔造了一片新的江山,最终建立了一个司马氏王朝。

那么最有可能接近历史的真相是怎样呢?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说起。

补充:本系列文章不仅仅是讲司马懿,也不仅仅是讲历史。司马懿在自己人生中遇到的许多事情,其实也是今天的我们所遇到的:你可能觉得他(们)距离自己很远,然而各位却已经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

不信?那就继续看下去吧!





阅读原文,浏览完整合集


    关注 全言个人作品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