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影测评NO.333《敦刻尔克》:它,纯属诺兰

 

一场属于胶片电影的“大撤退”。...



声明:我们的【测评】与电影片方无任何利益关系,以前没有,未来也不会。

豆瓣:8.6  IMDb:8.4

适合:准备好接受一次视听的亲们(IMAX影厅选座建议中后部分选)/ 不说烧脑,但剪辑还是那个味道,诺粉们最熟悉的诺兰又回来了

不适合:没有血腥的战争场面,没有主旋律,如果你是喜欢看《血战钢锯岭》的那类战争片的人请谨慎入场

《敦刻尔克》,是诺兰的进与退。《敦刻尔克》上映前,大众普遍对影片的宣传点有二:其一在叙事,诺兰回归了此前善用的蒙太奇手法打破时间顺序拍摄方式。另一点便是摄影,70毫米胶片原生IMAX摄影机拍摄。IMAX摄像机的效果众所周知,仅仅三年前诺兰的《星际穿越》75分钟的IMAX镜头就已经让我们集体高潮。

• IMAX规格原生胶片 ★★★
IMAX胶片的效果较于普通数字拍摄不言而喻,画幅比例的不同使得IMAX画面大约比普通画面多出约40%的画面。在IMAX和3D逐渐沦为圈钱鸡肋的今天,《敦刻尔克》无疑将其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这次《敦刻尔克》70%镜头均使用的是IMAX规格原生胶片拍摄,而且动用了六台IMAX摄像机,光是摄影机已然成本不菲。考虑到IMAX摄像机过于沉重的缺点部分镜头也由其他规格的70毫米胶片摄影机完成,实在是任性的可以。
上图便是直观对比,更大的银幕空间除了更清晰的画面,可以捕捉演员的面部神情细节,愤怒、惊恐、忧虑(这一点在汤姆·哈迪这条线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对于对话极少的《敦刻尔克》十分必要。
宏伟辽阔的场面使得景深的空间感大大加强,大背景之下士兵显得更加微不足道,凸显战争中人类的无力。
遗憾的是内地却几乎没有可以完全匹配IMAX原生胶片1.43:1规格的银幕,而大多是1.9:1的激光IMAX屏,虽然仍比普通银幕大,但效果还是相差不少。目前已知东莞、哈尔滨和昆明的三家激光IMAX影院可以看到1.43:1纯正画面的《敦刻尔克》,其他地方的亲能选择1.9:1画面的尽量选择这个版本。
还记得去年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120帧拍摄曾引起轩然大波,无论影片最终电影口碑好坏,媒体和影迷都认为这是电影技术的一次革新,数字拍摄又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和去年一样,许多影迷、媒体和观众都对诺兰这个胶片控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最多的是“数字拍摄已经很完善,费时费力有必要吗?”“既然这样做成IMAX3D不是更逼真吗?”

当王家卫说出《一代宗师》是他最后一部胶片拍摄的电影,连“电影教授”马丁·斯科塞斯都开始用数字拍摄时(雨果),年轻的诺兰们仿佛站在时代的对立面,不仅坚持胶片,还要用高规格的IMAX摄影机。诚然,和胶片一样数字格式的优点无需赘言:简便、快捷,接近于无解的后期调色甚至无须担心因时间过长意外损毁,对拍片和放片的人都是。未来的电影不一定是进步但一定会蜕变的,3D, VR的出现是使然。从本质上说,追求数字拍摄和胶片格式都是追求为了更完美的视听享受,具体到个例,李安导演选择的是一条激进的道路,探索一条光明注定荆棘的道路。而诺兰则以“退”为进,发掘传统工艺潜力的最大化
真要较真的话,胶片和数字的较量其实就像这场敦刻尔克大撤退。对英国人来说成功身退便是胜利。但就这场战斗,他们输了。数字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希望的只是以后的日子里,可以再多一次感受胶片所带来的颗粒感。

• 叙事,画面,音效 ★★★★

诺兰在采访时多次提到《敦刻尔克》不靠语言而靠视听语言推进情节,作为一部战争片不在电影中多些生死兄弟间的撕逼和“虽远必诛”这种大义凛然的台词,多少显得有些个色。影片的剧本只有76页,不禁让小热想起《异形》的剧本——几页之间不过寥寥数句台词,剩下的全部是关于场景、动作的描写。《异形》的前6分钟内没有一句台词,镜头扫过阴冷的船舱和瑟瑟寒风声造就了恐怖电影史上最抓人的开场之一。从小受雷德利·斯科特影响,将新作定义为悬疑片的诺兰明显习得了前辈的经验。即便是片中老爷子一家援助英军的这条最煽的线,诺兰也是尽可能的克制,能用嘴说的就用行动表达:

“您再开这么快船的引擎可能会炸..!”

“他(英军飞行员)可能还活着!”

“可是”

“闭嘴!”老爷子继续加速前进寻找迫降在海面的飞行员



视听风格上,《敦刻尔克》还与前年的《刺客聂隐娘》有异曲同工之处,一部武侠电影,同样不以台词和动作场面取胜。门庭外微风吹动树叶总比镜头直接给向舒淇大喊一句“我来取你狗命了!”来得有意境。画面和音效的视听享受上做到极致。
《刺客聂隐娘》


枯藤老树昏鸦,这是中国人的审美。相近的方式,《敦刻尔克》所表现的意境是完全不同的。

在镜头中你可以无时不刻的感受到诺兰想要注入的紧张因素。开场时两位主角抬着伤员送往船上,镜头交叉给向舰船要离开了,一面给向两位主角。在尾随镜头时诺兰采用手持摄影的方式增加代入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切换为较为客观的侧面拍摄时画面就变得相对平稳。
• 诺兰&汉斯·季默 ★★★☆ 

诺兰接受采访时说“《敦刻尔克》是画面、音乐、音效的结合。”在配乐比重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诺兰自然要找最放心的人去做。人称寂寞哥的汉斯·季默能因作曲人这个身份上被广大影迷熟知,肯定是有两下子的。
在诺兰“尽可能充满紧张感”的要求下,寂寞哥几乎用配乐和音效铺满全片,滴滴答答的秒表声伴随影片至尾,不仅为了引起观众的紧张感同时也是呼应一周、一天、一小时,时间,这个重要的线索概念。电影全片充斥“刺耳”的音效,对大部分观众而言肯定有些难以接受甚至觉得沉闷烦躁。但细听下来,配乐的类别其实很丰富,比如从《惊魂记》开始流行的不和谐弦乐,这种类型的乐曲还大量出现在他和诺兰合作的《蝙蝠侠三部曲》中。此外低沉的隆隆鼓声、甚至在英军上校略显惊恐的仰望德军战机的特写镜头下,还能听到电子乐声效。
一部带有惊悚成分的英雄电影和一部有悬疑感的战争片,都是为了渲染观众的紧张情绪。对比《敦刻尔克》开场,相近的构图但拍摄角度的不同呈现两种的不同的立场和境遇。
这里要提一下音效和音乐差别,音乐自然是指上述配乐,至于音效,小热理解为周围环境音的效果——突如其来的子弹声,老实说吓到我不少次。此时看轰炸机由远而近渐渐袭来的轰鸣声(音效)在配上汉斯·季默的配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诺兰的叙事技巧 ★★★☆ 

诺兰想让本片尽可能充满紧张感,除了配乐,剩下的就要靠他的老本行了。小热在上一篇文章提到过,诺兰发家便是靠特殊的叙事技巧。本片分为三条线,分别是年轻的英军士兵,被德军困于敦刻尔克。汤姆·哈迪饰演的飞行员在空中与德军周旋,老头一家驶船援助被困的英军,三条线索交错展开,实际上诺兰完全可以平行剪辑从三方不同的角度聚焦这次撤退,然而他却将三条线的时间轴调整为一周、一天和一小时,打破正常的时间轴,用非线性叙事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同样是三个视角,但时间发展不再是单纯的直线。
毕竟敦刻尔克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这也不是《无耻混蛋》那种神棍片)这样做无疑是为了增加影片的悬念感,比如迫降的飞行员降落后,汤姆·哈迪看到他挥手后也向他招手示意,我们下意识的认为他已经安全降落。可经过汤老师继续追敌、哈卷、老爷子一行人内乱的时间差剧情后,我们才惊觉他实际是被困于进水的机舱无法脱身挣扎的甩手而不是示意。这样就比直接的迫降——被困——营救多了一丝悬念,不仅是因为缭眼的剪辑,更因为此时无论在电影里还是现实中,时间都已经过去不少,我们从潜意识里就会觉得“卧槽这么久他要挂了。”
附送两位飞行员帅照一张(图来自网络)
仔细想想这种“招数”诺兰已经很久没用了,《星际穿越》的重点是不用搞懂的物理知识,《盗梦空间》让人费解的是环套结构,《蝙蝠侠三部曲》更没什么可说的,花哨的剪辑完全不是电影重心。当然这么玩儿的缺点也很明显,没有看过剧情简介或是不了解诺兰的观众很容易看迷糊甚至在全片消沉的基调下懵逼,刚才还是黑夜船舱进水迅速又切换到白天另一条线。尤其这还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所以还里也为还没看过的亲们打个预防针(最后那位帅帅的飞行员有没有领便当呢?我只能说这部电影并不轻松)

• 卡司 ★★★ 

本片里诺兰用了好几位小鲜肉以符合参军士兵年轻的特点,而且一张稚嫩惶恐的脸总比老谋深算的脸更让人(少女们)心疼。想象一下如果汤老师和男主角对调,效果肯定大大折扣。当然这里不是黑汤老师,虽然片中他帅气的面庞又被面具盖住了(我为什么要说又?),但汤姆·哈迪堪称全片的演技担当,眼神眉宇间透露的坚毅和讲话的语气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反倒是作为准主角的汤米表现平平,开场用水管喝水完全没有饥渴的样子,甚至作为正在经历战争的士兵,他显得过于“干净”了,多少有点出戏…..



值得一提的还有当红组合One Direction的成员“哈卷”哈利·斯泰尔斯,歌唱得好不好另当别论,就这次大银幕的处子秀他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生死攸关时的阴暗和死里逃生后的茫然都表现出来了。男主角一行人被德军困于船舱内的戏,外部德军不断射击船舱进水,而内部冲突正是由哈里饰演的艾利克斯发起,喷涌而进的海水和年轻士兵的手忙脚乱方才形成本片最紧张的一幕。
• 归乡的渴望与人性的展现 ★★★ 

但小热认为以上都不是本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即便是蒙太奇剪辑,这样一部略显压抑的电影也没有让我紧张到手心出汗,不够煽情所以我也没有热泪盈眶。长官间的谈话几次提到Home,虽然在内地被翻译成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祖国”,不过观众还是很难看到困惑的士兵对于归乡的渴望,这条最正面的线受于台词过少、不够连贯的碎片化叙事和演技不成熟的牵连显得感染力不足。虽然几次俯拍镜头下士兵们惶恐的脸让人揪心,却也仅限于此。107分钟的时长很合适,因为看久了真的会头疼。
《敦刻尔克》最直击人心的其实那些无意间细节内展现的人性

上一秒还在为求生相互算计的战友,获救后依旧点头示意,没有谈论一句关于被抛弃的法军盟友。整部电影中没有空军舍命便没有英军的成功撤退,汤老师夕阳下的回眸美好而残忍,幸存的飞行员也在战后遭受白眼。“哈卷”为了生不择手段,死里逃生后却难以接受祖国人民对他的欢呼,认为自己不过是个逃兵。被救的士兵知道自己失手杀死了救命恩人,还是怔怔问一句“那孩子没事吧”,他的朋友也仅是回答了一句:“很不好。”下船后一个回望便匆匆消失在人群中,可这样我竟然很难去恨他。因为那就是战争下复杂的人性。
这部电影所代表的意义,是一次属于诺兰和胶片电影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光荣?耻辱?仁者见仁。

看完《敦刻尔克》的同学,欢迎留言发表自己的感受。还没看的亲也可以写下自己的期待~
更多精彩内容错过你就懵B啦:

热电影测评NO.332《极盗车神》:是我下木拿不动刀了,还是BABY你飘了?


热电影测评NO.331《变形金刚5》:沉睡的金刚,圈钱的骑士


热电影测评NO.330《神奇女侠》:挑战漫威宇宙!


热电影测评NO.329《加勒比海盗5》:美式大片都爱玩“我是你爸爸”?!


    关注 热电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