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医学专家:国庆坐飞机出游,眼干耳鸣腿肿可以这么做!

 

这样出行更安心!...





专家有话说



今年国庆休息8天,大伙都按捺不住想“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出国游只能坐飞机,但是,坐10小时的长途飞机,坐到四肢浮肿;飞机下降时耳痛、耳鸣、听力下降;机上看电影还眼干难受……怎么办?赶快看看医学专家的建议,为你的出行提前做好准备吧!

症状1
腿肿脚痛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坐经济舱长途旅行,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一下飞机就感觉走不动路了,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的症状,这种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的现象,其实是因为下肢静脉血栓栓塞造成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林少芒解释,这是因为经济舱里面不像公务舱和头等舱,它比较狭小,人坐在那里以后,腿就窝在椅子下面活动受限。再加上长时间的飞行,时间长了以后,静脉里面的血液就会淤积、凝固,就会形成深静脉血栓。

医生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除了腿肿外,一旦血栓脱落造成的肺栓塞就严重了。因为脱落的血栓会随着血液的流动进入右心房,随之进入肺动脉。如果栓子比较小,只栓塞肺动脉的一个小分支,患者会出现胸痛、咳嗽等症状;但如果栓子比较大,栓塞肺动脉的主干时,会发生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可能导致病人在十几分钟内死亡。

所以,血糖血脂高的人、老人、孕妇、静脉曲张和有血液循环问题的人在飞机上要格外注意了。

解决方法

1,穿静脉曲张袜。因为穿静脉曲张袜自远端到近端的压力梯度逐步减少,可以把远端的静脉血向心脏挤压,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血栓发生。

2,按摩和小幅度运动。坐着的时候膝盖抵住前排靠背,然后绷脚尖—放下—绷脚尖—放下,循环N次。

按压腿部穴位:血海穴(膝盖后面,后膝窝上三横指处)、委中穴(后膝窝正中)、承筋穴(小腿肚最胖的位置)。

3,别穿牛仔裤,鞋子大半号。乘机时最好穿宽松的休闲服,别穿紧身衣服,如紧身牛仔裤等。而鞋子最好选择比平常大半号,因为即使下飞机后,脚肿仍可能会持续数小时之久。同时要注意及时排尿,千万别怕打扰邻座乘客而憋尿,否则会加重四肢肿胀的程度。

症状2
听力下降
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你有没有耳内闷胀、听力下降、耳痛及耳鸣等不舒服的感觉。医学上称之为“航空性中耳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翟锦明解释,人的中耳与外耳道之间由鼓膜封闭,中耳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通,鼓室内空气的压力是通过咽鼓管和大气压力保持平衡的。而咽鼓管本身平时只是潜在管道,一般不会打开。只在吞咽、打哈欠时才打开。

大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座舱内的气压亦随飞机的升降发生变化,飞机下降时特别明显。因为内外差的原因,外界气体更难冲开具有单向活瓣作用的咽鼓管进入鼓室。如果咽鼓管不能及时开放,鼓室内外压力差加大,耳朵里就像塞着一团棉花,自觉耳内闭塞,听力下降。发展严重时会引起鼓膜充血破裂,更有甚者出现耳膜穿孔、失听。

翟锦明指出,通常有三类人坐飞机耳朵容易痛:一,咽鼓管功能差的人容易痛,因为人的个体差异很大,故每个人的咽鼓管功能差异也很大;二,患有某些堵塞咽鼓管疾病的人容易痛,如鼻炎、鼻窦炎、感冒及鼻塞等;三,婴儿及青少年的咽鼓管还没发育好,故也会痛。因此,很多航空公司规定婴儿必须出生满14天后才能登机。

解决方法

1,做促使咽鼓管打开的动作,比如吃东西、咽口水、打哈欠、喝饮料等,但注意不要喝酒。

2,起飞或着陆前往鼻腔滴血管收缩剂药物,可以促使咽鼓管打开。

3,最有效的方法是戴飞行耳塞,还可以自动调节耳内气压。

症状3
眼干眼痛
很多人坐长途飞机时,会感到眼睛痛,这是为什么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姚达强解释,眼组织会分泌的泪液在角膜表面形成一层泪膜,以保持角膜表面湿润以及为角膜提供氧气。而长时间在机舱中,空调使舱内空气比较干燥,且流通性差,使眼睛表面泪膜中的水分很容易蒸发,故引起角膜湿润不足,眼睛会有干涩、疼痛的感觉。



姚达强称,一般的眼病患者坐飞机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做了视网膜脱落手术填充了气体的患者需要注意,飞行时,尤其是起飞和降落时,机舱压力会有轻度变化,低压可能会使眼内气体的体积增大从而导致眼内压突然升高,因此在气体完全吸收之前,不建议搭乘飞机出行。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近视患者长时间乘坐飞机,最好不要佩戴隐形眼镜,因为机舱内眼球表面和隐形眼镜水分蒸发过多,加重眼睛干涩和不适。尤其是长途飞行时,戴隐形眼镜还会增加感染的可能,建议还是戴框架眼镜乘机。

解决方法

1,多喝水补充身体水分

2,注意休息,闭目养神

3,戴蒸汽眼罩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些问题你都解决了吗,
希望能有个好心情,开心出游!



猜你喜欢  点标题可获取内容

● 在这群广西医学生笔下,人体 & 器官如此迷人!

● 全区计生协文艺汇演精彩上演! | 附获奖名单

● 男子坐动车心跳突然加快!贺州医生站了出来!

● 宝宝突然哭闹不止,只因父母做错这些事!



♦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关注 健康八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