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策·何处不围城] 张晟瑜 手记:作品在成长,而我在工作

 

“常青藤计划2017·青年策展人项目”入选展览之一“何处不围城”...

“常青藤计划2017·青年策展人项目”

入选展览之一

“何处不围城”

策展人:张予津

本展览邀请到的13位艺术家将不止于展览现场的作品呈现,而是将在策展人的组织下展开文学阅读与摘抄、文体自由的手记写作与艺术创作的重思再造;并突破艺术范围内的话题讨论,与策展人完成关乎文化理想、个体生存境遇、精神困惑等泛文化命题的时效对谈。包裹情感温度、个人私趣、爱与殇的图文内容,为更多观者营造情感的代入,提供了一种借由阅读拉近艺术与生活之距离,亦从中获得情绪纾解,驱散“围城”内外精神之霾的可能。
艺术家手记


张晟瑜

“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

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积

直接存在的一切

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

(摘自居伊·德波《景观社会》)
读《江城》
彼得·海斯勒《江城》

中国人对待自然环境与外国

人截然不同,外国人注意到

的是人如何改变土地,而中

国人关注的是土地怎样改变了人。
“中国人对待自然环境与外国人截然不同,外国人注意到的是人如何改变土地,而中国人关注的是土地怎样改变了人。”

——彼得·海斯勒《江城》 


因为这场探讨日常阅读与艺术创作互为关系的展览,我开始读《江城》。对于这本书我很难将它归类到某一个文体之中,他既具有回忆录的性质,中间又夹杂着几页日记,还有那些零散琐碎的旅行日记。让我感觉到作者的文字仿佛是那兴笔之作,如同一本日记本,日记的主人用它来记录每一次的心动与感悟。后期改动应该较少,以至于文字保持着粗糙的质感,而正是这一份粗糙,让文字显得更加真实。
图片源于网络


于我这样的读者而言,对涪陵这座城市并没有任何新鲜感,在我的脑海中他无非是中国各种小城市中的一个,既非著名的旅游城市也非历史名城,它并没有可以吸引我的地方,可是我却对作者笔下的江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在文中直言涪陵只是长江边上一个煤灰粉尘飞扬的小城,城里居民的生活也乏善可陈,乏善可陈到零散细碎。他笔下的小城诚然与我所知的并无太大差别,很多文字读来亦如作者的喃喃呓语。这种自我记叙的方式却让我开始留心身边的生活,开始关注自身与他人、与身边城市的关联。

这几年飞速变化的不仅仅是作者笔下的江城,我们身边的一切同样在禁受着巨变的考验,我突然惊异于自己对于身边事物的麻木。

改变并不可怕。麻木到熟视无睹才是最可怕的。
图片源于网络


当彼得·海斯勒学会了四川话,以为自己适应了涪陵,融入了涪陵。当他离开了他熟悉的圈子去到涪陵其他的地方,他仍然是一个"外国人",与之前并没有不同。我们何曾不是这样做着别人眼中的"外国人"。人总是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为着自己以为的东西,做着自己以为对的事,爱着自己以为爱着的人,过着自己以为的生活,做着自以为是的创作。
图片源于网络


当彼得·海斯勒面对他并不完全理解的城市,他选择忠实地记录,始终试图去触碰,去认知,他所记录的不是个人的生活变换,而是小到花草树木,小到街道、农田,将它们始终作为一个整体,犹如他不厌其烦地描写长江的江水,使得他的文字具有了一种温柔的力量,平凡,慈悲。
《江城》是作者的记事本,

艺术作品则是我的记事本
“人生不一定处处是美景,但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会永存下去。”

  ——彼得·海斯勒《江城》
我也曾试图拼凑、记录我的生活,如果说《江城》是作者彼得.海斯勒的记事本,那么我的作品无异于我的记事本。

我试图用一些无限构成的元素来构成一些东西,亦如拼凑我零散的生活,也试图使自己的作品拥有同样的力量。或许可以更加耐心,更加关注自己和他人,如同透过猫眼看到流淌的长江水,涤荡着一座小城,从水中看到自己的面容,躺着的面容,无从分辨,如梦如幻,如此美矣。
是否也曾想过,在别人眼中我们都从未存在,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无数张面孔中的一张,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可我努力地睁开黑色双眼,试图捕捉一丝光亮,让眼睛留下点什么,搭建一座城市,如同一座堡垒。
“我们记忆最精华的部分保存在我们的外在世界,在雨日潮湿的空气里、在幽闭空间的气味里、在刚生起火的壁炉的芬芳里,也就是说,在每一个地方,只要我们的理智视为无用而加以摒弃的事物又重新被发现的话。那是过去岁月最后的保留地,是它的精粹,在我们的眼泪流干以后,又让我们重新潸然泪下。”

 ——彼得·海斯勒《江城》
再琐碎的生活,也有它的重量,每一个方块,石膏也好,水泥也好,木头也罢,都是真实重量的存在。
四个世纪前,莎士比亚爱上了一个女子,并为她写了一首诗。他说要让她的美貌永存,这是他的承诺。没有人见过莎士比亚所爱的女子,但你依然会幻想她的美丽。

《城》于我而言正是这样的存在,如同俄罗斯方块般的重复堆砌,我并不知道最后堆出来会是什么样,只是一些执念唆使着我去堆砌,去记录。观者可以通过猫眼观看暗藏在方块中的视频,扭曲的图像犹如我们真实存在却又不明就里的生活。方块上面出现的各种标识与符号都是真实的存在,无论你在意与否,它都会出现在你眼前,你都必须遵守规则,即使无奈,它也必将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喜欢透过猫眼看到的影像,真实而扭曲;喜欢堆砌打磨的过程,意识不复存在,潜意识在创造。作品在成长,而我在工作。
结构主义告诉我们“界”是由许多"状态"构成的总体,每一个"状态"是一条众多事物组成的锁链,它们处于确定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就是这个"状态"的结构。
意识的方块在叠加,真实的生活在闪现,期待着每一个不同"状态"的呈现,欣赏着每一个"状态"带来的惊喜。
对一件作品进行反复打磨与堆砌的过程近乎于痴迷,如同俄罗斯方块般堆砌的城市,打磨到透光的石头,将木纹本身的美展现得淋漓精致的羽毛。一直重复的打磨过程看似毫无意义,但它却是我创作的中心,并不想赋予作品过多的意义,它们展现出来的美,便是慰藉。"意义"于我而言不是开始基础,而是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意识与认知在创作过程中的改变让人上瘾。
正因为如此,这些碎片同样能给我带来惊喜,这是材质造成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必将接受的一部分,所以我将它保留,保留住它的美,这也是我创作的意义。
"人生不一定处处是美景,但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会永存下去。"
对话
张予津&张晟瑜


Q:作品《城》和你对城市的体验时间、记忆有关,它背后有具体影射你对某座城市客体的经验感受吗?是你的家乡吗?

A:并没有具体影射某一个地方,有可能因为我的学校,大一来到川美新校区的时候,这边大学城人很少,高楼也很少,我在这里的7年看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多,高楼一栋接一栋地竖了起来,我想这些变化对于我的创作还是有一定潜移默化的影响的。Q: 为什么在你的艺术创作中,会对标识系统和城市肌理的再造构成感兴趣?

A:当你去注意到一个标识的时候,常常是因为它当时对于你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向作用或者约束作用,在它的面前你就拥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它是一个规矩,通过这个规矩塑造了城市的场域。我们的城市就是有这些各种标识着各种身份的人或者事物组成,就像一个个小零件,我把他们拆开,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重组,我觉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Q:你的作品强调互动性,那在公众参与互动体验之后,你期望带给他们哪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A:现在的人们总是很忙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总是常常被动的接受庞大的信息量的同时,人们对于信息逐渐变得麻木,以至于对于生活的关注也越来越少。而我选择让观者通过猫眼窥探的方式,看到冰冷机械的俄罗斯方块式的搭建过程,力图唤起人们更加贴近自己真实生活,恢复对生活的感知力,明白生活不是机械的重复。Q:本雅明以游荡者的身份通过自身经历去审视现代城市的废墟化进程,那么作为对客体物象有敏锐观察的青年艺术家,面对如今一座座钢筋混凝土建构起的“同质化”工业城市,你以他者身份去审视后的患得患失是什么?

A:本雅明既是诗人神学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既是形而上学的语言学家,又是献身政治的游荡者,我们总是会有自己的角色,有得必有失,欣然接受,努力改变就好了。Q:你对理想城市的想象是怎样的?

A:火锅,啤酒,加空调。Q:最近的创作脉络和关注范畴有调整改变吗?譬如说?

A:喜欢一些碎片化的东西,通常也都是对一些细节感兴趣之后才开始,做的也都比较小,最后拼起来,布展途中随时会去改变最终的呈现。最近比较喜欢玉石材料,玉象征权贵,是高贵的化身,而且在儒家思想中,“玉”与“礼”也密不可分,材料自身带有一些被赋予的语言。Q:对艺术的坚守,对城市的热爱,这种持久坚持的源动力是什么?有没有因为什么因素而怀疑动摇过?如果有,是什么?

A:作品完成的时候吧,会觉得很爽。艺术可以带给我很多新的可能。Q:你对自己毕业后的艺术道路有清晰的规划吗?会以艺术为谋生手段吗?毕竟装置艺术很难为你带来物质上的回馈吧,对此,你是如何平衡协调的?

A:其实还是比较模糊的,很希望可以通过做艺术来满足自己的生活。Q:对目前自己的艺术和生活状态满意吗?苦于改变的是什么?

A:还是很满意的,我是一个知足的人。最想改变的还是觉得毕竟自己的阅历还是太浅,作品还是不够成熟。Q:你周围的同代人深处焦虑的多吗?什么事情会让你产生焦虑?

A:并不多,身边的朋友大多比较乐观。 我们家的猫把屎拉在床上常常让我感到很焦虑(捂脸)Q:你说喜欢《江城》里文字的朴实真实,更喜欢这种温柔不争的记录,那生活中的你,是一个能够安心接受庸常平淡、享受孤独的人吗?

A:我接受,无论怎样,都是自己的生活,积极接受总好过被动压迫,所以我拒绝孤独。Q:哪些理论知识和阅读经验,补给了你的艺术创作,成为影响你创作观念形成的核心支撑?

A:每一段不同的阅读体验总是会带给我不同的感受,让我产生新的想法。这既是一段很好的阅读经历,也是一个汲取营养的过程。

更多策展人&艺术家手记

[青策·何处不围城] 张予津 策展手记一:追问,才刚刚开始

[青策·何处不围城] 张予津 策展手记二:如何找到了他们?

[青策·何处不围城] 张予津 策展手记三:我的阅读与成长往事

“青年策展人项目”是2016年常青藤计划在“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展”之外推出的全新项目,以项目制的方式面向国内外青年策展人征集展览方案,最终选择出优秀的有效方案辅以多层面的扶持与引导,助力青年策展人将艺术构想变成展览现实。

2017年,常青藤计划持续推出青年策展人项目,并为入选者提供更为专项细致的辅助引导。

更多关于“常青藤计划2017”详情见“常青藤计划”微信底部菜单栏“展览活动”


    关注 常青藤计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