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你需要具备的关键素养

 

养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的选择,父母们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承担了作为责任,也享受了作为父母的快乐,为人父母了就要对孩子负有职责和义务。...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幸福成长的基石,父母履行“家长“职业的能力与素养是孩子的起跑线与竞争力。

一个人童年期的家庭教育很关键,好的习惯养成,优秀的品质塑大多在此生根发芽。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做好家长这种职业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的! 父母的高学历、高收入、社会地位不一定能帮助教育孩子,只有父母不断的学习与成长,孩子的成长才会像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家长们学什么?怎么学?谁来教?

考虑了一段时间,我决定先走第一步:开设《巧问家庭教育讲堂》,每月举办两次。邀请的主讲人,不仅要有深厚的教育功底,而且自己的子女教育也很成功,给家长们有理念、有方法,有材料的干货分享。

主持人:茉莉老师

【第二讲】做父母,你需要具备的关键素养

主讲人:张巨河老师





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让TA幸福

作为父母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让TA幸福,只要孩子一生幸福,是不是就完成任务啦! 你还有别的目的吗?别的目的,都从属这个目的。但是,怎样才能让他幸福呢?成功才能幸福。有没有这样的人,做啥都不成功,还很幸福。答案肯定是没有。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对自己预设目标,追求过程中而且又达成这个目标,由一个一个目标的设定,一个个过程的追求,一个一个的达到,从而有成就感。我们都是从昨天走来,所以,幸福是一个连续性的人生过程。

有人说:“社会上成功人士很少”那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那个和我说的成功是两个概念。有人这么说:“在人群中,成功人士只占5%。”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人群中,在我们按常态的标准中,达到了超过大家的杰出的水平,这叫成功人士。比如你做企业一年挣100万,马云一小时挣100多万,那对于我们来说,他是成功人士。但是,每个人是为自己的人生活着的,每个人必须找到自己心目中的成功。比如,在公园中拿大笔在地上认真练字的老人,因为他写得最好,他就会感到很成功,成功是一种生活方式;比如拥有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稻盛和夫,自己拿着碗去讨饭,要到一碗粥,会感到成功,感觉给他粥的人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希望让孩子幸福,希望孩子成功,就需要有培养目标,培养有创造能力的健康人才。什么是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作品与产品的能力就叫创造力。你的孩子长大了,碰到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是不是很重要?创造财富的能力,人生是需要能量的。仅有创造能力,还不能叫做成功,也不能是幸福。幸福除了成功之外,还需要健康,孩子的培养有四个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其中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很重要,是孩子与环境和谐的问题,如果孩子到任何环境都不受人欢迎,没朋友,大家都坑他,他也恨环境。那这样没有和谐?怎么能幸福呢?

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我曾经研究过一个调查数据,这个数据是对3000名高二学生做的调查,调查结结果非常可怕:对父母敬重与仰慕的占比仅是7%,痛恨与极度反感的占比竟然占到56%,这是很恐怖的。在同一区域的幼儿园做了同样的调查,家长与孩子关系完全不一样,非常乐观,孩子爱父母,父母爱孩子。那么,到了高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怎么会出现前面的情况?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爱孩子,为了他,我们可以牺牲自己,付出全部努力,结果出现这种局面,是不是一种悲哀。

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父母

是孩子成长的重大风险

教育是专业的技术活,为什么这么说呢?给大家打个比方:假如你是博士、博导、科学家,很有成就,你再有智商,再有本事,现在弄个好车路虎让你开,可是你从来都没有开过车,能不能开?答案肯定是不行。如果你是一个体力特别好的人,能不能开呢?不行就推,脾气还很大,还可以踢几脚,管不管用,当然不管用!可是,一个弱小的女孩,她对开车很娴熟,能不能驾驭这辆路虎?肯定可以。这是个技术活,你很有学识,但对开车不了解,那就完全不管用,你没有读过很多书,甚至不认字,但你学过开车,你就可以驾驭,开车是一个专业的技术活,家庭教育类似。也是个专业的技术活。现在人类已经到了21世纪,21世界有个什么特点?21世纪与18世纪出生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有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是吗?如果是,那18世纪与21世纪出生的孩子是一样的,都是白纸。可是,所有出生的孩子都会有前世的基因,人类是一代一代进化的。所以,21世纪出生的孩子与农业文明出生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以前的很多事情可以靠琢磨,靠摸索。但是人类到了21世纪,很多方面都需要专业训练,比如装修、财务、园林设计等都需要专业的人来做,需要进行专业知识学习,那么做父母,我们教育孩子的知识是从哪里来呢?一种是小时候父母怎么教育我们的经验,可是小时候的背景与现在的背景不一样了,背景会决定性质、决定对错、决定输赢、决定成和败。所以说这种经验不靠谱。 还有一种就是看书,看书有没有用,即使有用,可是在实际中也用不上,更严重的是不同的书说法都不一样,那父母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父母们系统学习与实践。

为人父母“十二条”给年轻父母的建议
 
01


1.期待的力量

父母的美好期待是孩子成长的动力源泉,这种美好的期待会带给孩子美好,带给孩子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是,不是所有的期待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利的,必须将自己和孩子区分开来,孩子是一个有独立人生选择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真我价值”,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父母的责任是教育与引导;把孩子当作“另一个我,我的延续,我梦想的实现者”,对孩子是不公平的,不尊重的,结果可能是事与愿违,孩子很难收获成功和幸福。
 
02


2. 愿景的引领

要培养孩子不断地构建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未来不断地构想,描绘自己的愿景,描绘未来的自己,在这个愿景的引领下,支持孩子们不断地设立自己的目标,大的小的,远期的中期的近期的,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充分地自由地“自我形象”、“自我描绘”,这个描绘是鲜活的,彩色的,有吸引力的;也是动态的,变化的,就像动画片,一会儿是长颈鹿,过一会儿,也可能幻化成是一棵参天大树。孩子们就这样憧憬着,就这样梦想着,就这样追寻着自己内心的呼唤,渐渐地成材了;父母需要做的是给孩子们提供教育资源和环境,需要教育和引导,最终做什么工作,是孩子与环境与当时的时代拣选的结果。我们很多家长,在人到中年以后,在有了一定事业基础之后,才有条件“听从内心的呼唤”去选择事业,我祝愿有更多的父母能够支持孩子从小就开始“听从内心的呼唤”,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多一些“大师”,多一分成果,多一分美好。
 
03


3. 我就是我的选择

很多妈妈“很多时间都交给了孩子,甚至为了孩子改变了职业方向”,因此,心中也多了些许烦恼和不甘。养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的选择,父母们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承担了作为责任,也享受了作为父母的快乐,为人父母了就要对孩子负有职责和义务:保障供给,保护身心安全,教育与引导;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成功和幸福的天使,因为对孩子的爱,我们学习,我们坚强,我们坚持,我们拼搏进取,我们以身作则,我们过健康的生活,我们面对困难无所畏惧,我们呈现出我们有伟大的爱的能力和品格,我们被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04


4.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

父母的成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原因,父母的品格、境界、作风、习惯无一不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有的人长大了以后,对爱人说自己的父母身上有什么缺点和坏习惯将来自己坚决不能这样,可是,若干年过去了,爱人会发现,他深恶痛绝的他父母身上的缺点在他自己身上又表现出来。所以,教育孩子的路上,别把焦点放到孩子身上,这样会灼伤孩子;别把焦点放在问题上,这样会吸引和放大问题。
 
05


5. 听?不听?

教育孩子究竟该听谁的?该用什么方法?

教育孩子是个系统工程,单单孤立地拿出一个方法,拿出一句话来,找出一个适用于所有情况的绝招和“锦囊妙计”来是十分困难的也是十分危险的。教育更要讲究“此时,此地,此身”。“听别人的话”本质上也是听自己的,因为别人有千千万,别人的话有万万千,听谁的、听哪些,都是自己的选择,所以,听别人的话,本质上是听你赞同的人的话。

但是,教育孩子是个复杂的劳动,需要专业的系统的学习,就连开车都要事先学习两个月,第一是个知道的过程,要知道得全面、系统,有理论支撑,有理念支持,有工具使用,有案例示范;第二是做到的过程,就算知道所有的知识,临到开车时也会不知所措,因为没有训练和矫正。

作为父母教育孩子要有自信,还要建立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有胆识”是指有胆有识,有胆“无识”那是“傻大胆”。教育孩子既不能当“傻大胆”,也不能道听途说,听风是雨,要进父母学堂,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
 
06


6. 知道自然,才能顺其自然

一万个孩子,有一万种生活。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父母的选择之手。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个性天赋,这些个性天赋是孩子的生理心理潜能,这些心理生理潜能需要父母和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行为,去培养成为成为孩子们的显能,这种显能能够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创作作品和产品,进而帮助他们成功和幸福。只有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为孩子们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孩子们才有条件和机会寻着自己的智能关注倾向,在兴趣的指引下去探索和体验这个奇妙的世界。

教育的确要“顺其自然”,但要注意,“自然”可不是放养于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道上之道,是对规律的尊重、顺应和利用,前提是对规律的科学研究、科学认识,作为父母和老师有责任支持孩子学习和掌握人类积淀的智慧财富。否则,“顺其自然”就会成为“放任自流”的借口和误导,等孩子长大了,“万事成蹉跎”就来不及了。

“尊重孩子”是教育过程中必须坚守的原则,但决不能成为逃避为人父母须担责任的借口,“教育与引导”是为人父母的义务,也是对自己未来负责任的修为。
 
07


7.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否极泰来”是讲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有些父母,通过学习,走向了成功之路,改变了命运,创造了人生价值和辉煌;他们往往很重视孩子的学习,希望孩子们通过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他们懂得学习和尊重教育规律,不是过分地单纯地只看“学习成绩”,而是发掘孩子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天才的梦想;也有的家长,虽然学历很高,也很成功,但是学习的经历带给自己很多痛苦,再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了,于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其结果是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在求学过程中造成的心理伤害嫁祸到孩子身上了。称职的父母,应该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把孩子培养成为“有创造能力的健康人才”的本领。

 
 
08


 8.人生处处是考场

“应试教育”人人喊打,但是千万别打着打着把“应试能力”也打掉了,反对应试教育,是反对不顾学生成长规律,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培养“高分低能”的难堪大任的“劈材”的教育行为。但是,考试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和评估,优质的素质教育培养的孩子绝不意味着应对不了考试,恰恰相反,是充分挖掘和调动了多种智能,使孩子高效地把握学科规律,很好地掌握学科要领,自然考试能力也会很强,而且很会“应试”。

我们反对应试教育,千万不能走入不求进取,不设定较高目标,不拼博奋进的泥潭。

快乐是必需的,进取也是必需的,奋斗的成就感,取得成绩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因此带给孩子的安全感,是孩子成长中的宝贵因素,因此,父母既要把孩子从痛苦学习的深渊中解救出来,又要引导孩子学会在拼搏进取中创造生活。

 
 
09


 9.不要扮演“信任”

信任是十分重要的,人人都需要它,尤其是来自父母的信任对孩子尤为重要,它是一种力量,是孩子人生的动力之源;它是一种营养,是孩子取之不竭的心灵鸡汤;它是一种激励,支持孩子们从成功走向成功,从幸福走向幸福。

信任是一种态度,包括信他、自信、他信。信任不是给他不能承受之责任,不是放任其做其不能做的事,不是确认其不懂之“懂”,不能把“放任”装扮成“信任”。不能打着“信任”的旗号,去让孩子经历伤害,经历挫折没有伤害,那是财富,经历挫折而受到伤害,那是灾难。

“小孩嘴里没实话”,不是说小孩天生会撒谎,而是说,孩子的话父母要会翻译,要能听得懂,要听见话后面的话。
 
10
 

10. “我”与舆论环境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省智能是人的两种重要能力,善于倾听的人,善于总结,善于优化,善于成功,因此,更加自信。

而自信的人不会人云亦云,不会活在别人的议论中,不会被闲言碎语困扰。不善于倾听的人,不容易“观照”自己,不善于优化,不容易合作,不容易成功,容易自卑,进而表现得十分自尊,心里往往是孤独的,往往难以恬淡,静定,和谐,流畅。
 
11


11. 伟大的事情发生的时候看起来很平凡

人生就是这样,没有人能够完成所有想要做的事、应该做的事,人生是一个过程,比照着我们的愿景,对我们的目标进行一个选择,然后,相信积累的力量,持续地把焦点集注到这个目标上,逐步前行,有时候,你甚至觉得前进的速度就像蜗牛的爬行,但是,这就是成功速道,人生的成功速道。

求来的帮助也是你自己的力量,善于求助,善于感恩,这是人生的智慧,是成长的必修课,是成功人士的修为。不善于求助,就是不善于合作;不善于感恩,就是不善于持续合作。
 
12


12. 不要把奖励变成交易

来自父母的奖励,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十分珍贵。

一方面,作为父母,给孩子奖励,这种机会也不是“探囊取物”,需要契机,需要智慧,需要有心、有感受。

奖励不是交易,交易是有条件的交换,是双方共同作出的选择;奖励发乎于心呈现于外,是感激,是喜悦,是骄傲和自豪,方式可以是精神的或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加物质的,但不要把奖励变成交易。

为4-6岁幼儿提供优质教育课程,分享优质教育资源,顺利衔接重点小学。
关注巧问教育,下载儿童英语歌曲200首。


点击“阅读原文”,读《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


    关注 巧问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