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小镇的穷孩子,画出了人生中第一幅花树和丛草,只因有个人格外珍视两个字:先生。

 

这不是任性,这是光。...



“先生”二字,

是一种风骨、一种精神、

一种思想的象征,

而不是一个具象的人。

起名“先生书院”,

承载的,就是

对自由与风骨的

一种追求和向往。
德宏州,梁河县,遮岛镇,

在这个云南边陲的小村镇,

可以说除了木柴什么都缺。

却有人愿在这儿花大把精力,

把一座破宅子改成花园书房。



在这个文化贫瘠的小村子,

你在附近随便问一个人,

“是不是有个能看书、

能看电影、能学画画,

还能听艺术家讲课,

欣赏音乐会的地方?”

那人一定会告诉你,

你说的是“先生书院”吧。
信王军,“先生书院”的创始人
2015年,他来云南德宏

看望一个多年未见面的大学同学。

他发现这里留守儿童有4.9万人,

孩子几年都见不了父母一面。

加上教育起步相对较晚,

与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也很少,

这一切触动了他。

当他再一次

从北京飞往云南的时候,

“先生书院”的想法

已经在他心中成型了:

他发起一个公益项目,

在这里建一座书院。

他觉得贫困并不是

这些孩子要面对的最主要问题,

这里的小孩很聪明,

但独独少了跟城里孩子一样,

平等地接触书籍、接触艺术的机会。
在当地寻了几日,

他便租下长安村27号的这座院子,

虽然院子年久失修,苔藓一地,

但地方倒是开阔,

信王军决定亲手改造它。

由于小镇偏远,

要尽可能就地取材,拿笔改造,

这对原本就是

艺术家的信王军来说,

倒也不难。

他用艺术想象把平凡的东西,

都捣鼓成了装点院子的艺术品。

一辆旧自行车,

种上花花草草,

成了五彩花车;

几块钢化玻璃用胶水一黏,

成了一面鱼缸墙;

一辆破手推车,

竟也能改装成阅书台。


到村子里搜寻了几块木头,

又从路旁捡回来些树枝。

先在树枝上画上树叶,晾在一旁,

再将木头劈成两半,

画上了云南风的纹理。



一些不好作画的树枝,

就拿刀片把树皮上的苔藓刮一刮,

摆成自由的形状,装进画框里,

就成了美丽的装饰画。



他还去河滩上捡了一大块废石,

回家捣鼓捣鼓,

做成了一个古朴的茶盘,

再配上茶具,别有一番味道。

一个半月之后,

原先破败的老院子

升级变身成了美丽的“先生书院”,

入口处还特别用黄色的油漆

刷出了“一束光”,

希望书院也能成为

当地人心目中的一束光。
理想是丰满的,

而现实往往是骨感的。

信王军说,整个县城三四万人,

但真正热爱读书的人

不超过30个,

因为大家都对读书

并没有什么概念,

认为只是学校里课本而已,

刚创立先生书院的时候,

他也担心过,

“如果书运过来了,

但却没有人看书怎么办?”


所以,进行了多方面的考量,

他认为这里

不能仅仅是读书的地方。



书院不仅有一间藏书厅,

还有两间阅读室、

一间电影放映厅、



一间艺术教室、

一个油画体验区、

一个餐厅和两间客房。



还有老师长期驻守,

帮助当地的留守儿童

提供艺术教育和思维开拓。

此外,书院里的藏书,

也达到了5万余本,

都是全国的网友捐赠的。

信王军特别感谢这个时代,

通过这个小院子传播力量,

让更多人知道梁河这个地方,

并伸出援手。



很多艺术家、作家、音乐人、

电影导演、诗人等,

纷纷从外地赶来,

在这里开设讲座沙龙,

还举办过音乐专场。

来过先生书院的已经有几千人,

信王军和团队不断邀请适合的人来书院。



书院曾邀请音乐人杨叶

翻山越岭来到大山深处,

只为给孩子们带来美妙的声音与故事。

他带来了一把班卓琴

和用长条凳打造的

“世界上最酷的话筒架”,

边弹边唱着原创歌曲,

此情此景对孩子们来说都是第一次。



再借由歌曲中讲述的

关于“一头老象和星星的故事”,

让孩子们拿起画笔,

通过绘画记录下了这个故事。

“孩子们是幸运的,

城里孩子或许都未必能有机会

上这样一堂课。”



信王军对书院的期待还在于,

依托于书院辐射周边的贫困学校和儿童,

“我要能够主动地走进他们,

了解他们的现状和需求,

给予他们先生书院能给予的,

最重要的是爱。





信王军明白,

他们能做的就是陪伴,

而不是去改变他们。

“我们试图去改变些什么,

但现实中困难重重,

最直接的问题是

我们无法改变他们的生活条件,

不应该也没有能力。”
所以,信王军及时转变了方向,

他觉得从大的格局入手,

帮助孩子们做艺术潜能的开发。



每个月,书院里都会进行

一堂内容不同的潜能开发课程,

“目前我们已经有十几个了,

但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才能形成一个像样的体系。

希望在未来,不光是

普及偏远山区的孩子,

而是针对全国的孩子,

让孩子们都能享受到这种课程。”



因此,信王军又陆续在

云南曲靖和山东潍坊设立先生书院,

它们的定位各不相同,因地制宜,

有的是艺术展览空间,

有的是村里的活动中心。

信王军希望每个书院

都能发挥不同的功能,

陪伴在大家身边。

书院不仅为孩子们

打开了接触艺术的通道,

同时也触动了当地的年轻人。

以前,梁河的年轻人考上大学后

就再也不希望回去了,

但这两年信王军

遇到了一些当地年轻人,

坦言自己会因为这家书院而留下来。

比如,热爱艺术的小琼,

小时候曾因为在墙上画画摔了下来,

脑袋受过创伤,

很多人对她有偏见,

认为她不正常,但在信王军眼中,

她是个富有绘画天赋的聪明姑娘。

小琼说,书院几乎综合了

她童年所有的梦想。



在来到书院之前,

她连画板和画架都没有接触过,

来了之后才知道

原来没学过画画的自己

也可以画出好看的画,

然而在书院作画的日子,

没有偏见,没有束缚,

她画出了花树、雨林、丛草和海系列,

也画出了人生第一幅水彩写生。

现在,小琼已经成为了驻地老师,

将她对绘画的热情和天赋

传递给更多的人。



说起驻地老师,

信王军对他们是满满的敬佩和感激,

他说,虽然自己是创始人,

但忙于资源调配,

孩子们的教育主要是依靠这些驻守老师,

“我们的一个90后男老师,

他教出来的孩子们

去年在法国做了个小展览,

今年又在北京办了展览,

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这些年轻的老师付出了很多,

但也在先生书院里实现了自己。

打开人生格局的。

也包括信王军自己。



前些年的他,

和很多“北漂”艺术家一样,

闭门造车,生活迷惘,

对艺术以外的东西,都非常迟钝。

2014年,信王军就和画廊签约了,

有非常舒服的生活,

什么都不用思考只需要专心创作,

每年都有签约费,

也有固定的藏家来收藏他的作品。

但被签约后,

他觉得这种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和画廊解约,

“我觉得,为先生书院做的这些事,

远比我创作出一个作品来得更兴奋。

原本,艺术对我来说,

像是一个牢笼,

把我框在里面,

所以等我跳出牢笼,

就发现生活处处是艺术。



他一直记得一位优秀的艺术家

对自己说的一句话:

“作为一个艺术家,

你有能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你就有能力生活得很好。”



这两年,信王军通过先生书院,

接触了很多艺术以外的东西,

也逐渐加强了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

“我觉得在今天,

我们要做的就是

不断拓展艺术的边界

一个艺术家应该在各个领域

都能做得非常优秀。”



他希望自己

哪怕,到了五六十岁

依然可以

保有对生活和艺术的兴奋感,

依然可以

“任性”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1688期,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关注 生活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