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虚伪,你羞耻了吗? 悦读

 

我们大多数人都渴望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因为我们害怕自己一无是处。...

每次阅读都是一次探险,充满惊喜和刺激
生活中你最主要、最持久的关注点是什么?抛开各种拐弯抹角的回答,直截了当地、诚实地面对这个问题,你会如何作答?你知道吗?

难道不是你自己吗?不管怎样,这就是大部分人的回答,倘若我们诚实作答的话。我关心我的进步、我的工作、我的家庭、我所生活的那个小角落,我想得到更高的地位、威望、权势,以及对他人更大的支配权,等等。

我想,“我”字当先——这便是我们大多数人最主要的兴趣所在,坦承这一点,是顺理成章的,不是吗?

我们中的有些人会说,主要关心自己是不对的。可是,除了我们很少正直地坦承这点以外,那又有什么不对呢?如果承认,我们会觉得相当羞耻。

总之,事实便是如此——人最感兴趣的就是自己。而由于各种观念上的、传统的原因,人们认为那是错的。但是一个人怎么认为并不重要,那为什么还要引入“那是错的”这个看法?那不过是一个观点、一个概念罢了。事实就是:人基本上一直就是对自己最感兴趣。

你或许会说,帮助别人比为自己着想更令人满足。可那又有什么区别呢?你关心的依旧是自己。如果帮助别人带给你更多满足,你关心的还是什么会令你更满足。

为何要引入意识形态上的观念?为何有这种双重思维?为何不直接说:“我真正想要的就是满足,无论是性,是帮助别人,还是成为伟大的圣人、科学家或者政治家”?那都是同一个过程,不是吗?各种形式的满足,无论隐蔽还是明显,就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都说希望得到自由,那是因为我们以为自由或许能令人极度满足。当然了,最终极的满足便是“自我实现”这个古怪的想法了。我们实际上追求的就是没有任何不满的一种满足感。

我们大多数人都渴望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因为我们害怕自己一无是处。

社会的结构便是如此:位高权重的人即可享有无上礼遇,而没有地位的人则被呼来喝去。世上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某种地位,无论是社会地位、家庭地位,还是坐在上帝右手的地位,并且这个地位必须为他人所公认,否则就根本算不上地位了。

我们必须始终端坐高台之上。由于内心满是悲伤与不幸的漩涡,因此被外界当作大人物会令我们非常满足。

这种对地位、威望、权力的追求,在某方面被社会视为杰出人物的渴望,是为了主宰他人,而这种主宰的愿望正是侵略性的表现。寻求神圣地位的圣人所具有的侵略性,与农家庭院里争抢啄食的小鸡并无二致。而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侵略性?不正是恐惧吗?
恐惧是生命中最为庞大的问题之一。深陷恐惧之中的心,活在困惑与冲突当中,因此必定是暴力、扭曲以及颇具攻击性的。它不敢偏离自己的思维模式,而这导致了虚伪。除非我们摆脱了恐惧,否则即使爬上最高的山峰、发明出各路神明,我们仍将长久地滞留在黑暗当中。

我们活在如此腐朽、如此愚蠢的社会上,接受了充满竞争进而催生恐惧的教育,我们都背负着恐惧的重担。而恐惧这可怕的东西已将我们的日子变得扭曲、败坏而又阴郁。

我们确有身体上的恐惧,但那是从动物身上遗传下来的本能反应,而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心理上的恐惧。因为,当我们看清了根深蒂固的心理恐惧,才有能力应对动物性的恐惧。反之,若是先处理动物性的恐惧,则绝无可能帮我们看清心理上的恐惧。

我们都对某种东西怀有恐惧,抽象的恐惧并不存在,恐惧总是与某个对象有关。

你是否熟悉自己的恐惧——害怕丢掉工作,害怕食不果腹,害怕金钱匮乏,害怕邻居或公众对你的看法,害怕不能成功,害怕丧失社会地位,害怕遭人鄙视、受人讥笑,害怕痛苦与疾病,害怕被人主宰,害怕不知何为爱或是没人爱你,害怕失去妻子或孩子,害怕死亡,害怕活在一个死气沉沉、极端乏味的世界上,害怕辜负别人为你塑造的光辉形象,害怕失去信仰,诸如此类以及不计其数的其他恐惧——

你熟悉自己那些特定的恐惧吗?你通常又会如何处置它们?你逃避它们,或是发明出各种理念和意象来掩盖它们,不是吗?然而逃避恐惧却只会令恐惧增强。

恐惧的一大肇因,即是我们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因此,除了各种恐惧本身,我们也必须审视为了消除恐惧我们所编织的逃避网络。只要心灵——包括头脑——试图克服恐惧,或是压抑它、约束它、控制它、转化它,就会造成摩擦和冲突,而冲突正是能量的浪费。
◆  ◆  ◆ 
本文摘自:《论恐惧》(精装)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出版:九州出版社
内容简介:

恐惧,一个无人不知、贯穿人生始终的话题,没有人可以逃脱它的阴影。它因何而生?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该如何应对?

在本书中,克里希那穆提以其一贯的敏锐而毫不妥协的风格,直指人内心最深处的欲求,为在恐惧中挣扎的芸芸众生,点明了洞察自我、解放心灵的一种可能。他提出,用意志力来逃离、抵抗恐惧无助于解决问题,唯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恐惧的根源,才能获得生命的自由。
相关阅读
天堂就在这里

害怕的事太多,如何才能无所畏惧?

趁着年轻,当领悟真爱的可贵

怎样摆脱现实的焦虑?

讲话打腔,好话藏瓮

人过四十如何活?

智慧,人生最为第一

汪曾祺: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

你需要别人怎么看待你,你就怎么去看待别人

我只教一件事,那就是观察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
◆  ◆  ◆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读书会,成为会员,参与我们不定期举行的免费福利赠送活动;另,您也将会在每个节气日在所填写的邮箱中收到我们送出的《读·享 | 九州》电子杂志。

九州出版社读书会

ID:jzhpress

书香九州,智慧长留。

谢谢您的关注!
Copyright ©2016年
九州出版社读享团
Email:jzhpress@126.com
个人微信号:jiuzhou911,暗号:寂寞就读书


    关注 九州出版社读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