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契丹丧胆的英雄,差点收回燕云十六州,却最终为他人作嫁衣

 

出师未捷身先死...



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问答

音频

人物

话题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艳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714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公元907年,随着唐哀宗“禅位”于朱温,大唐帝国在藩镇割据的撕裂声中,轰然倒塌,碎成了散落在华夏大地上的若干的割据势力。在这个“超级乱世”里,各路枭雄纷纷登场,朝代更迭如走马灯,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战乱不断的近半个世纪后,终于出现一位明君,他励精图治,立志统一河山,开创盛世,只可惜,任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英主年纪轻轻就染疾病倒,意外去世,打理得已具统一雏形的国家却白白给别人作了嫁衣裳,创建了另一个朝代。这位英主不是别人,正是柴荣。


艰难出身
柴荣是邢州(今河北)人,若提起他的家世,在当地也曾算是富豪,只是家道中落,到柴荣跟前,别提“豪”,连富都摸不着边了。生活艰难,柴荣只好投奔姑母,而姑父正是郭威。这时郭威家里生活也不容易,柴荣就跟人往返江陵等地,贩卖货物贴补家用。

这期间,他在兵荒马乱中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贫苦生活,对于民间疾苦深有体会;空闲时间他读书习武,练就了一身的本领,这段经商的岁月,成了柴荣重要的经历,为他日后的一番作为设下了伏笔。而郭威看柴荣谨言慎行,厚道得体,办事可靠,心内喜爱,便收为养子。

与此同时,郭威因为襄助刘知远建立后汉有功,已经加官进爵,成为统帅大军的将领,便把柴荣招呼到自己身边当助手。柴荣跟随姑父四处征战,能力渐渐显露。郭威也因为战功显著,在军中很有威信,却因此招来后汉隐帝的各种猜忌,竟暗中派人诛杀,还把郭威留在京城的家属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恼怒的郭威被逼上梁山,以“清君侧”为名举起讨伐大旗,后来“黄袍加身”(你没看错,郭威才是“黄袍加身”的鼻祖),正式称帝,建国“大周”。只剩下孤家寡人的郭威已经无一子嗣,柴荣顺理成章地成了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高平之战


郭威非等闲之辈,立国后大力革除积弊,任用贤良,减轻赋税,国家治理初见成效。然而立国三年后,也就是显德元年(公元954年),郭威就因病去世,柴荣尊遗命即皇帝位,是为周世宗。这一年,他34岁,正当年富力强,面对养父留下的一片江山,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事业不好打拼。郭威虽然锐意改革,但毕竟时间太短,留给柴荣的仍旧是一副烂摊子——内忧加外患。

按下内忧不说,柴荣刚一登基,龙椅还没坐稳,北汉就趁火打劫勾结契丹来犯。消息传来,柴荣决定御驾亲征,朝廷内部炸开了锅,大臣们一致表示不可行,特别是老臣——冯道反对声最高,几十年里效力的皇帝快一打了,眼前的这个小年轻不知天高地厚,哪得懂得保住小命要紧。柴荣风轻云淡一句话:“反对是吧?贬!”冯道在生命的最后,没能保住自己的相位。

力排众议后,柴荣率军急速前进,踏上征途。

两军在高平相遇,摆下阵势。刚一开战,后周右路将领樊爱能、何徽两人看到敌方兵士众多,又迎头遇上北汉骁将张元徽,本就畏战这会更加胆怯,佯装厮杀一阵后就仓皇逃走,一时阵脚大乱,千余兵士倒戈投降北汉,右路溃不成军。

眼看败局已定,在阵前督战的柴荣一看形势危急,顾不得箭石危险,策马领亲兵向北汉军中杀将而去。怯敌的将士们看到皇帝都拼了,还有啥说的?杀吧!士气大受鼓舞,纷纷转身拼死力战。形势突然来了个惊天大逆转,后周兵卒个个都杀红了眼,北汉怎么抵抗得住?连张元徽都被斩杀于马下,只剩下百余骑溃败而退,死尸布满山谷,器械满地。闪在一旁“坐山观虎斗”的辽军看傻了眼,说好的不堪一击呢?后周将士竟然如此骁勇!哪里还理会败得一塌糊涂的联盟北汉军?一拍屁股开拔撤退。

高平一战,后周大获全胜。柴荣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鼓舞了士气,挽救了战局,胆识过人!这一战,既稳定了后周——这个中原王朝的统治,也竖立起柴荣的威信,没有人敢再小看他。这一战拉开了柴荣统一大业的序幕,也涌现出另一个重量级人物——赵匡胤,从一员小将晋升为殿前都虞侯,跻身政治前台,历史在这里悄悄写下了一个注脚。



着手改革


外事稍安,内忧仍在。国内因常年战乱,民不聊生,百业待兴,若要站稳脚跟,就必须发展国力。柴荣在太祖郭威革除积弊的基础上深入进行各项改革。

军事上,高平一战后,柴荣趁势整肃军纪,把临阵逃脱的大将樊爱能、何徽等70多名将校全部斩首,重赏、提拔功臣。而战中军队所显示出来的弊端,柴荣也已了然于胸,他挑选精锐,淘汰老弱,向天下招募壮士,经过整顿,禁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同时也加强了中央政府控制的武装力量。

柴荣办事谨慎,虚心求教,专门下诏要求群臣上书言事,并认真读取大臣们的建议;修订律法,选拔人才,大兴文教;广招流民开垦荒田,减轻赋税,兴修水利......总之,柴荣大刀阔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等方面取得卓著成效。

着手国内改革的同时,柴荣还马不停蹄地南征北战,向西击溃西蜀,收复四州;三征南唐,所向披靡,南唐几乎将长江以北的州县悉数割让,去帝称号,只称“江南国主”。得到江淮、四川等大片富庶之地,大大地充盈了国库。

此时,经过5年的政治经济纵深改革,加上多年征伐,国库充实,兵力强盛,后周已与建国时不可同日而语,若要扫平天下,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是时候解决了。


意外去世


被沙陀人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是统一进程中最大的阻碍。这个时候,辽国皇帝穆宗的“名声”在外——昏庸无能,不理朝政,白天睡觉、晚上娱乐,被戏称做“睡王”,辽国势力大减。柴荣英明果断,看准了这正是收复十六州的最佳时机,便剑指燕云,誓要收回。

显德六年(959年),柴荣亲率大军挥师北上。辽将一路闻风而降,出兵月余,柴荣已经兵不血刃地收复四州三关,取得了五代以来对辽最大的胜利。柴荣打算带领部队乘胜进攻,收复燕云近在眼前,但就在这紧要关头,常年劳累过度的柴荣病倒了,不得不下令班师回朝。

当初,柴荣继帝位时,曾问过精于术数的王朴,自己能活多少年。王朴答道,我水平有限,按我所学进行推算,30年后的事我就不知道了。这意思就是说柴荣至少还有30年能活。柴荣一听非常高兴,当即道:“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柴荣构想的宏伟蓝图正待实现,可谁都没想到,年仅39岁,壮志未酬的柴荣一病不起,带着满腔的热血和未能扫平天下的遗憾,无奈地离开了。

正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如若天假其年,那么燕云十六州只怕早已从契丹人手里夺回,大一统的局面将由柴荣开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足,说不定中国历史上又多了一个“显德盛世”或是某某盛世......可惜历史从来不接受假设,当柴荣无奈的闭上双眼后,所有的这些灿烂只能消散于无形。
做了5年半的皇帝,堪称“五代第一明君”的柴荣文治武功,做好了“开拓天下、养百姓、致太平”的一切准备,却因为意外去世为别人做了嫁衣裳——被赵匡胤一个黄袍加身,尽收囊中。赵氏接手后周开创宋朝后,延续后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框架,迎来了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只是,燕云十六州自此四百多年里,再没能回归中原王朝。

往期文章导读

如果您想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慷慨忠烈的英雄,请后台回复关键词:名臣名将

如果您想了解中国历史上那些领先世界的辉煌文明,请回后台复关键词:中华文明如果您想了解中国历史上那些令人回味的兴衰道理,请后台回复关键词:朝代兴衰

每个关键词,我们都选出四篇往期精彩文章供您品读。




好物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我们爱历史》商城


    关注 我们爱历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