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敝帚:千难万险,探访白浮泉遗址

 

北京昌平龙山现存两处古迹,白浮泉遗址之都龙王庙和九龙池。...

旧事敝帚:探访白浮泉遗址

祁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北京昌平龙山现存两处古迹,白浮泉遗址之都龙王庙和九龙池。白浮泉——北京的母亲泉,这里才是京杭大运河的北方起点。如今白浮泉也不在喷薄,只有静静一池水,似乎如楼兰之虞。没有了郭守敬,谁能为北京寻找新的白浮泉呢。

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为引水济漕,解决大都城的漕运,勘察了很多水源,发现了这个位于昌平的白浮泉,它出水量大,水位又高,随即上奏元世祖引白浮泉水作大运河北端上游水源,郭守敬亲自勘测选线,开凿了一条引水渠道,引水渠沿北京山区边沿绕了一大圈,接纳了无数山泉,最终把水引入城内,进入积水潭。至元二十九年(1292)白浮堰建成。其勘测准确科学,直到今天距离其一公里外的京密引水渠还基本沿袭了郭守敬设计的路线。



龙山,山不高,但名称就有多个:龙泉山、龙山、神山,还称凤凰山、白浮山、神岭山。龙山东麓是白浮泉,又名龙泉,它是通惠河白浮引水工程的源头。为解决元大都生活用水和通惠河的漕运水源问题,郭守敬经过详细勘测,发现了白浮泉的利用价值,向朝廷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而南,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经甕山泊至西水门入都城”。

元世祖忽必烈对这一方案给以极高的评价,立即表示:“当速行之”,并下了一道特殊的命令:“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倡工”;且“待守敬指授而后行事”,一切还要听从郭守敬安排。



引水方案有几个重大的技术问题:如直奔东南引向大都,有沙河、清河两条大河当道,且河谷低下,难以逾越;如向西行,那里是西山,京都西高东低。在一般人眼中,“神山、白浮皆在州之东南,地势西高东下”,水怎么会逆流而上呢!面对这种复杂的地形条件,郭守敬运用早年在治理黄河时总结出的理念:也就是今天的海拔高度理论。经过实地测量,他得出了白浮泉地势要高于西山山麓。按今天的测量,白浮泉的海拔为55米,瓮山泊的海拔为40米。时人不能知道海拔概念,而感叹:“守敬乃能引之而西,是不可晓。”

郭守敬在水利工程中最大的功绩是提出了以海平面为零点的海拔标准概念,《天府广记》载:“郭守敬所筑堰,起白浮村至青龙桥,延袤五十余里。”河渠沿大都北部的山脚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沿途又拦截了沙河、清河上游的水源,汇聚西山诸泉,使水量大增。河水再向东南流入高梁河,进入积水潭,并以此为停泊港。积水潭东侧开河(今玉河)引水,向东南流,再经金代的闸河故道向东至通州。“全长一百六十四里又一百四步”,堪称中国水利史上的惊世杰作。

还有一段民间传说:

相传这座龙山原来是一条小黑龙,是东海龙王敖广的爱子,因自幼聪颖过人而备受父母的宠爱。弱冠之年,老龙王踌躇许久,才决定将他外放到帝辇之侧,任燕北龙王之职。赴任之前,老龙王拉着小黑龙的手叮嘱道:“儿啊,燕赵人杰地灵,物产虽不丰厚,但近年风调雨顺,百姓 都很富足,香火颇盛。到任之后,你要谨遵职守,切勿骄情,多建功业,及早升迁,尽快回到老父膝前来就高位。”小黑龙在父亲面前虽然唯命是从,但到任之后却自恃位尊才高,无人管束,终日嗜酒,疏于政务。日久天长,燕北地旱田荒,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计断绝,官民万余人一起到龙王庙焚香祈雨,虔诚供奉神明,仍不见天上有一片云,地上有一丝风。

正当人们有些绝望的时候,从龙王庙南边的大道上走来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手里推着一辆独轮车。他见人们扶老携幼跪哭于龙王庙前,就停下车来询问原委。听罢人们的诉说,气得过路老翁银须颤抖,面色涨红,他一揖辞别了众人,气愤地推车北去。



原来,这位老翁是上仙柴王爷。他今天早晨推着独轮车试罢新落成的赵州桥,在仙友庄上吃了几杯酒,推车漫步在燕赵之地,赏玩着人间景致。正在兴头上,不期遇上了这件大煞风景的事情,惹动肝火,想要教训小黑龙一番。

当天晚上,柴王爷来到了龙王庙,值日神役说:龙王外出会友,尚未归来。柴王他驾云腾空向四野一望,见州城东南五、六里路的地方有一朵五彩祥云,便推车走去。到了跟前,果然见小黑龙醉卧于路边草丛之中。柴王爷连唤了几声:“黑龙侄儿”,只听到小黑龙鼾声如雷,不闻半句答话。柴王爷不禁愤然作色:我每到龙宫作客,敖广尚且高接远送,今日却受这晚辈小儿的无理冷待。他高声唤醒小黑龙,先责他不敬先贤,后责他不操职守,并将白天的所见所闻讲了一遍,最后责令小黑龙速降甘霖,救民倒悬,将功补过。小黑龙不但不听先贤的教诲,反而把脸转了过去,他嫌柴王爷多管闲事,一桩小事絮絮叨叨说个没完,索性给柴王爷个后脑勺,不理他了。这一来柴王爷可火了:“好生无礼的小儿,待我到东海龙宫去找敖广算帐。”说罢,推车向东,头也不回。小黑龙怕把事情弄大,受到父王的责罚,他上前去拦阻柴王爷,谁知酒后两脚无力,一下倒在柴王爷的独轮车前,被柴王爷的独轮车从身上轧了过去。小黑龙虽然名列仙籍,柴王爷的神车一轧,却也身首异处。不过在他魂归冥录之前终于悔悟了,他想喊来司雨官,无奈牙关己紧,只好将腹中的水珍从牙隙间喷出,以此将功补过。

小黑龙死后变成了这座龙泉山,甘冽的清泉从山麓东北碎石缝间的九个泉眼中喷涌而出,俗称九龙口。昔日,九龙口旁古槐参天,绿柳垂荫,清泉吐着银花,与青山古树相映成趣,被文人们列入燕平八景,雅称“龙泉漱玉”。在当年柴王爷车轮轧过的地方,小黑龙的鲜血染红了土地。所以,现在龙泉山上龙王庙东边的山谷中还能挖出红土呢。

从都龙王庙往后山下山到山脚下,或者从度假村大门沿着东墙往北走,转过一个弯,就来到白浮泉遗址——九龙池。
史料记载:早年,龙山之所以成名,是因为这里源源不断的白浮泉水。水量大,且稳定。泉水发自龙山的东北麓,半山腰有一块盆地,清澈的泉水从山根处的碎石间奔涌而出,形成一潭清水。《日下旧闻考》载:“潭东有泉出乱石间,清湛可濯。”明初在泉上修建了九龙池,池壁用的花岗岩,龙头用汉白玉雕刻,嵌入石壁,泉水便从九个龙口中流出了。

为什么龙山的龙王庙称作都龙王庙呢。说法很多。有人说:龙山龙王庙位于北京城的正北方向,元代郭守敬引白浮泉神水入京,解决了北京城的饮水问题,关系着元大都北京的命系,所以元世祖及以后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龙山白浮泉,所以修建龙王庙时用了黄色琉璃瓦,据说都龙王庙的部分木料是名贵的金丝楠木,是后来修建十三陵时的材料。之所以加了一个都字,以区别于其他龙王庙,说明级别最高。

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为引水济漕,解决大都城的漕运,引白浮泉水作大运河北端上游水源,至元二十九年(1292)白浮堰建成。(祁建)

征集各家古村落、古迹的线索
旧事不沧桑,向着你的心灵深处出发。
如果你觉得此文不错,不妨分享到朋友圈,和你的小伙伴共享。
关于出版、约稿等工作,可联系QQ:442765512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关注 旧事不沧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