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体制医生越来越多 敢说你没动过这个小心思?

 

离开体制医生越来越多 敢说你没动过这个小心思?...

来源:看医界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时,你痛恨它;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然而,有些人注定会和影片中的男主角——安迪一样勇敢,打破常规,颠覆传统观念。近年来,随着国家去编制、鼓励医生自由执业、取消在职医生办医疗机构限制等政策的出台,大批医生已经行动起来,大胆走出体制。

看着行业内创业“明星”医生越来越多,有些同行开始“蠢蠢欲动”, 但离开体制真的可以 “说走就走” 吗?听听过来人怎么说。离开体制不简单 是有条件的

对于什么样的医生适合走出体制,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张强医生认为,现阶段医生离开体制,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是,医生自己对目前在公立医院中的工作不满意,并发现前途渺茫,更重要的是,医院价值观与自己价值观明显冲突,比如过度医疗、红包和回扣,很难成为一个纯粹的医生,那么可以走出来。



第二是,医生事业发展面临巨大的瓶颈,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那么,这时就要考虑换平台,去学习,不断改进技术和服务理念,并挑战自己。

但如果医生事业上升渠道与体制内较吻合,比如想要成为教授、博导、科主任或是医院管理者,且目前工作的医院又是大学附属医院,那么公立医院是值得继续留下来的地方。并且如果自己的价值观与环境也并未发生冲突,那么就不需要走出来。

还有一种人不适合离开体制,那就是对未知的东西心存恐惧,自己只想在现有环境下做一个干活的人,求稳,保障眼前利益,不愿做冒险的事,也不愿放弃既得利益,这样的医生建议留在体制内。

如果有心离开 出走要趁早“大牛”医生们跳出体制寻找理想平台的新闻已不鲜见,但不少“过来人”在离开时,往往不忘“劝诫”一句:年轻医生嘛,还是安安稳稳呆在大医院学本事。而张强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假如向往外面的世界,当然越早走出来越好。”

在医生集团行医与体制内有很大不同。人们不能在岸上练游泳,需要更早适应、更快成长,所以如果有心离开,出走要趁早。

以圈养的羊和放养的羊为例,圈养的羊每天都有食物放在面前,代价是只能圈在里面,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放养的羊能看到的外面的世界,代价就是风险很高。但“放养”的人才看到的景色会更多,视野会更宽,生存能力也更高。

目前医生人才大部分是“圈养”,大家习惯于这个环境,即使把围墙打开,大部分“圈养”的人才也很难勇于走出这个门,只有少数自信的人会先出来。而提前锻炼服务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医生,则会更好地适合未来的环境。
任凭风吹浪打 他们也不愿意离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尽管各种迹象都传递着一个信息:体制,其实已经不是医生的唯一选择。但是,仍然有大比例的医生并不愿意离开体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甲医院科主任告诉健康界,自己目前仍然有2000多万元的科研经费,这部分让自己分外不舍。其次,跟自己带的几位博士生感情深厚,不愿意就此撒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担心自己离开了公立医院的金字招牌,万一没有患者了,走不了回头路。

也有医生思考许久,并没有想出来编制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好处,最后总结道,一些有编制的医务人员感觉在编制内,就是“铁饭碗”,是党的人,心里觉得有保障。

对于“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争论,正如张强医生所说:“无论政策如何调整,这种争议不会停止,但将来体制内外的界限一定会被消除,并且医生作为关系到他人生命的特殊职业,只有站在患者的角度去帮助患者,有保护患者的意识,将来才会受到欢迎。”

版权声明:

本平台所有注明“来源:翰锐医疗咨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翰锐医疗咨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翰锐医疗咨询及作者”。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如果您是口腔医生,想要了解专业技能方面的内容可以关注齿道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chidaozhidao),长按下图二维码即可关注。
齿道∣牙医专业成长助手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如果您爱护您的牙齿健康,想了解口腔健康方面的内容,可以关注去看牙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chidaozhiyou),长按下图二维码即可关注。
去看牙∣健齿护齿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 翰锐医疗咨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