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有味道的早餐——包脚布。

 

老上海包脚布,你闻到什么味了?...





走路上逮住一个人问:刚吃的啥?

回答说:豆汁焦圈,那是北京人。

回答说:热干面,那是武汉人。

回答说:包脚布,那必须是上海人。





初次听到包脚布的外地人一定会纳闷,什么,包脚布能吃?

上海包脚布可不是意义上理解的懒婆娘的裹脚布,而是上海的一道名小吃,在八十年代,上海最受欢迎的早点排行榜中,“包脚布”排行第六。



在上海,除了老底子上海人钟爱的早餐“四大金刚”,另外一道,就是包脚布了。鉴于“脚”似乎难登大雅之堂,所以取谐音“角”。
但很多人仍喜欢称为包脚布。要说为什么叫包脚布,上海人喜欢取形来为食物命名由来已久。“老虎脚爪”取形,其实是形如虎爪的甜烘饼罢了。天津来的脆麻花,上海人叫“绞链棒”。

名称虽不太好听,味道却非常地道。



说最早的包脚布是明清时期在戏园子外面卖的,饼皮只有指甲盖那么薄,配着亮红的辣椒,青翠的小葱,嫩黄的鸡蛋和热油条,包起来象旧时的铅笔盒一样,是上海街头的经典小吃,也是当时女眷散戏后的宵夜标配。
19世纪60年代,上海租界“华洋杂处”,洋人的三明治受到追捧,然而价格昂贵,聪明的国人就将火腿、生菜等以面皮包裹,加以中西酱料,成为了“十里洋场”最受欢迎的小吃。


记得有一次,范范姐一个同事说,帮他带个包脚布,另一个同事带了一份煎饼果子。

诶,这不是煎饼果子吗?哪儿是包脚布啊!
但是,别以为包脚布就是煎饼果子。上海人最早的煎饼包油条就是包脚布,可以说是90年代很多学生族的记忆。

说起它俩的区别,有网友打趣道,一个是包脚丫子的布,一个是果子,能一样吗?
但说正经的,现在的山东煎饼和包脚布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而且早期的包脚布摊子全部都是上海阿姨做的,如今的马路上已经看不到这种正宗的包脚布摊子了。
北方的煎饼果子和南方的包脚布,主要的区别在于面浆,正宗的天津煎饼果子必须用绿豆面不可,而“包脚布”的面浆是掺入杂粮调制而成。
包脚布因为在烤制过程中不用油,是干烤,所以做出的饼更香且脆。



“阿姨,一只蛋勿要辣,香菜甜面酱多一点再加一根油条”。那香软湿润的饼皮软软的,抹上甜面酱,这里要强调一下,包脚布所用酱料绝对是味道的灵魂,大多是用猪油炒过酱料,并加了一些碎碎的虾米或者开洋。

就是这一点点虾肉,让酱料味道更鲜美滋润。再撒上细碎的芝麻,香菜,顿时香气四溢。
好吃的包脚布摊子,一定是挨着油条摊头的。为的是那刚刚出锅的油条,“懂经”的吃客一定明白,油条包在饼里,一口咬下去,酥脆可口。顿时油条香菜在舌尖爆炸口感不要太棒喔!
这个实在太多了,我觉得上海人只要提到早饭最先想到的就是它。制作简单,价格也是多年的5块钱一套,非常亲民。


唐嫣在一次采访中也说过,小时候自己是吃着粢饭团、油条、包脚布长大的,而几十年过去了,“四大金刚”仍然是上海人的心头好,而包脚布却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但是,包脚布也时尚了一回,在上海被贴上了网红的标签。去年冒出来一家网红店,做的是上海人传统的包脚布。排队的人很长,周末可能要等上个把小时才吃得到。



在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加了小龙虾、金枪鱼、牛油果之类的口味,但是褒贬不一,各人口味不同。
而在我心里,正宗的包脚布只能包两种夹心,要么巧果要么油条。

除了早餐味道,我更乐于在上海看到它平凡又英雄主义的样子。
我喜欢看赶着上班的时髦女郎坐在早点摊瘸腿的板凳上,小心翼翼用一只手护着前襟,撅着嘴吃一碗滚烫的绉纱馄饨或者豆腐花。

我也喜欢看西装笔挺的精英男站在黑乎乎的煤油桶炉子旁,等待打包一团粢饭或者一个加了双蛋的包脚布。

我喜欢看他们,用这样平凡的样子,开始新一天的英雄梦想。
#今日话题#
大家来找“茬”
文章中第几张图是煎饼果子?


更多精彩故事,点击下面蓝字:

侬好,长宁区!

张国荣61岁诞辰:你的一生,只借我半程!

在上海,螃蟹的100种死法。

嫁错了人,女人连命都不是自己的!

再看一眼,曹家渡花鸟市场!


    关注 上海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