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130成绩总是中等偏下,其实智商跟成绩只有半毛关系

 

感谢你对唯美康订阅号的关注!微信号:vmkon01...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蓝字”关注!


当家长们议论谁谁家孩子学习好时,往往都会说那孩子聪明。而成绩差的孩子,往往都被说成笨。有的家长甚至会认为自己的孩子笨。聪明和笨,说的就是智商了。现在有句流行语,叫“智商是硬伤”。但孩子成绩差,就是智商有问题吗?学霸之所以成绩好,与智商有多大关系呢?
下面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1

“一般来我们门诊的孩子都特别活跃,有踩着滑板到处溜达的,甚至还有在地上打滚吵闹的,相比之下,小娟与他们有着天壤之别,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她都安静地坐着,交流时显得大方得体,绝对是大家心目中那种文静乖乖女。”方医生说,据她父母介绍,小姑娘平日里在学校和在家都是这么安安静静,回家就做作业,有时间还会看点感兴趣的历史书,可她的成绩为何总是平平,家长曾一度怀疑她的智商。

小娟(化名)在杭州城北某小学上三年级,学习成绩总是稳稳地处于全班中下水平,父母看着却只能干着急。开学后不久,听说一家医院新开出了学习困难咨询门诊,于是,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女儿去了。

可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小娟的智商测出来有130,比平均值高出了30,已属于很优秀水平。

而她的“天赋”在历史方面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许多同龄孩子连中国的朝代更替都没搞清楚,她已经在那琢磨“二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国际上重要的历史话题,说起来连大人们都常常接不上。

于是,父母又以为严重偏科是导致女儿成绩总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在测智商后,方医生又为小娟做了注意力、视听整合等一系列专业的检查,然后又向老师和家长详细了解小姑娘的日常表现,最后得出的结论竟是孩子患有多动症。方医生说,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因为不能好好集中注意力,90%以上学习成绩都不好。

案例2

朋友的女儿现在读小学三年级,成绩一直平平,某一次语文考试以每错一题倒扣5分的计分制,结果她女儿拿了零分!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朋友发狠带女儿去做了智商测试,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啊~医生说她见过最高的也就140分,而朋友的女儿分值却高达133分!

不是智商的问题,那什么是什么导致了学习的障碍?小朋友的视觉、听觉、注意力都完全正常啊~为了找到答案,朋友继续带女儿做了另一项测试——感觉统合测试。结果出来了:感觉统合失调。

以上的这两个案例中的小朋友智商都非常高,但是她们的学习成绩确实不怎样,其实智商高的小朋友比同龄人可以更快的掌握领悟知识,但是智商高并不代表学习成绩就会好。

关于孩子的智商,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100~115属于正常智商,智商超过130的孩子属于智力超常,达到160的是天才,低于90的是弱智的孩子。

我国曾经对青少年人群的智商做过统计研究,研究报告显示:智商低于90高于130的学生,仅占所有学生的2%。按照这个比例,在一个40人的班级里很难找出一个智商过低或过高的学生。也就是说,在非特殊教育的学校,每个班孩子的智商水平大致是相同的。

同等的智商,一样的教学,为什么孩子的成绩有好有差呢?

再来看智商对学习成绩影响的数据:小学阶段,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0.6~0.7;中学阶段,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降为0.5。也就是说,在小学,孩子成绩拔尖可能是靠智商,而初中、高中的学霸之所以霸,如果硬要说与智商有关的话,也仅仅只有半毛钱的关系。

那么剩下的9毛半,都与什么有关呢?从孩子自身角度来说,身体状况是影响成绩的很大因素,好的身体状况才能更好地支持高效率的学习,好的身体状况需要通过平时的身体锻炼来达到,而除了身体状况这一因素之外,影响成绩的因素主要有: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及考试时的心理因素。

1、学习态度:3毛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就是孩子对学习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受还是排斥。实验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学霸往往都以学习为乐,积极自觉,他们知道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课上认真听讲,课后主动学习。而那些态度消极、不爱学的孩子,往往把学习当做一种强迫性的苦差事,带着逆反心理去应付,老师、家长逼着才去学,导致成绩差。

要成为学霸,首先应端正学习态度。态度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只要愿意改变,成绩再差的孩子也有机会变学霸。

2、学习方法:3毛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成绩的技术性因素,与学习态度同等重要。差生之所以差,很多时候就差在学习方法上。学霸的聪明不是指智商,而是方法。他们找对了方法,善于归纳总结,知道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整理错题的好习惯,懂得劳逸结合。这些方法使学习变得轻松、高效,所以他们面对任何学科、任何难题都能轻车驾熟、无往不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成为学霸,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关键。

3、努力程度:2毛
如果说态度和方法之于成绩都是3毛钱的关系,那么努力程度只有2毛。但并不是说不需要努力。有的学霸表示自己并没有下多大功夫,可考试仍然高分。他们真没有努力吗?只是他们的努力已成为自己习以为常的惯例罢了。

做任何事,付出才会有回报,学习更是如此。要成为学霸,刻苦钻研、反复训练、勤奋努力、持之以恒,必不可少。

4、心理因素:1毛半
学霸都是在考试之后因惊人的高分而显山见水。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成绩好与差,分数说了算。但有的孩子就是平时学的好,一到考试就掉链子,看错题、算错数,出现各种不该犯的错误。

考试中紧张恐惧、马虎大意,都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素质弱的孩子,考试容易发挥失常,尤其是在中考、高考这种重要考试中,更易受到影响。所以,为应对考试,一定要把应考心态锻炼好,不能因为1毛半的差距,而影响最终的成绩。


结论就是:

学霸=半毛智商+3毛学习态度+3毛学习方法+2毛努力+1毛半心理素质

可见,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令学生们事半功倍!


因此,请至今仍然认为学习成绩差跟智商有关的爸妈们,好好看看这篇文章吧~
家庭教育是影响学习成绩的根本
用四个链条来解释一下学生出现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

1、不同的家庭教育产生不同的学习习惯

成功的家庭教育无非是两种:

一种是"成人"教育,不需要家长有多高的学历,不需要家长有多深的背景,只是对内家庭和谐、对外恭敬有礼,孩子一身充满了正能量,在极其宽松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学业。他们将学习变成一种行为,如吃饭、穿衣般,并且从这种行为中找到乐趣;

一种是"成学"教育,家长用数据分析,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对于家长要对教育有较深的理解。在极其严谨的环境之下,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

"成人"教育将学习与快乐挂钩,"成学"教育把学习与辛苦挂钩。而实际上,当学生将学习与辛苦挂钩的时候,需要家长的指导水平要高很多。否则孩子很难成学;而学生将学习与快乐挂钩的时候,家长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足够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放养。

所以先问问自己对学习的看法是一件苦差事,还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是前者,那么即便现在成绩很好,这种情况是不持久的,如果是后者,那么即便成绩很差,也会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2、不同的学习习惯产生不同的学习方法

我们身边都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明明小学成绩很好,初中就不行了,或者明明初中成绩很好,高中就很差,亦或者明明高中成绩很好,到了大学就淹没在平凡之中,不再拔尖了。其实这就是学习习惯在与学习节奏的契合中,产生方法的差异。

小学——知识点少,孩子只要认真就能学好;
初中——科目多,知识点少,第一发育阶段,有了自己的看法,此时孩子认真的习惯并不一定有好的成绩,还需要学会做好学习流程。

高中——科目多,知识点多了,第二发育阶段,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维,此时孩子有一个好流程和认真的学习是不行的,还需要开动自己不成熟的理性思维,去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体系化。
大学——科目少,知识点更深了,此时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维,除了认真、有条不紊、善于总结,还需要大量的广闻博见,从而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

所以学习可以说是一招鲜,吃遍天,但是不同的学习阶段对于“鲜”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当心“鲜”不变,变成了“馊”。

3、不同的学习方法产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大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有偏科现象,偏科的问题就是因为不同的学习方法产生不同的知识基础。

现在很多人都说女孩子适合与学文科,而男孩子更多的偏向于理科。就如同面对一个心爱的东西坏了,理科思维最先关注的是为什么会坏,是什么原因;而文科思维最先关注的是好可惜、难过。其实两种思维无好坏之分,只不过这也诠释了,不用思维下的学习方法所产生的知识关注点不一样,也就会导致基础不一。

所以要想不偏科,自己就要做到有一个完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是靠自己摸索出来的,是靠自己听进去,汲取出,完善好的。

我们都知道文科是层状的结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没有多少必然,靠记忆;而理科是树状结构,寻本溯源,一通百通,靠理解。但是不管记忆也好还是理解也好,都是需要不断的复习巩固的。所以细心的观察我们发现,用文理科共性的方法去组成的学习方法,无往而不利。

4、不同的基础知识决定不同的学习成绩

这一点毋庸置疑,基础是大头,掌握了基础,其实就捏住了成绩的把柄,剩下的无非是在优秀与更优秀之间选择,而不会在学霸与学渣之间徘徊。

【来源:钱江晚报、祥和家庭文化、父母大学堂】
END


    关注 唯美康地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