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和瘦子的终极 PK:比基因?比运动?比肠道细菌!

 

世界防治肥胖日(5.11)在即,胖子和瘦子的终极PK竟然是比细菌。...



学术会议的自助餐厅里碰见了小师妹,小师妹餐盘里的食物堆成了小山,几位同学指指小师妹的「救生圈」说道:「多日不见,增肥不少,看来这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胖,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瘦啊!」

小师妹一脸委屈,「我这是遗传,吃与不吃一个样,即便是少吃加运动,但肉肉还是不消停,真的令人好烦恼!所以罢了罢了,想吃就吃吧!」

其实,这「肉肉」毁了颜值倒还是小事,关键它还是很多疾病,诸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代谢异常、肝胆疾病及肿瘤的「领路人」。所以,我们真的不能轻言放弃,就此罢了。

身体的庞大隐形「菌」团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预知详情,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自己熟悉而又陌生的身体吧。

我们的身体不仅仅是由心、肝、脾、肺、肾等等这些看得见的器官组成,我们的身体还有一个庞大的隐形「菌」团,这个「大部队」赋予了人类自身所没有的很多功能,这也相当于身体后天获得的一个重要「器官」(刚出生时没有,出生后这个队伍逐渐壮大),与我们可谓是同呼吸、共命运。

人体的肠道如同「发酵罐」一般,不停地培育着大量细菌。肠道每年培养的细菌数量约为  1014(100 万亿),是人体细胞总数的 10 倍,这些细菌所包含的基因信息是人类基因组的 150 倍,种类超过 500 种以上。

肠道「菌」团种类繁多且数目巨大,并各司其职。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其中有「好」菌,但也有「坏」菌,他们按照自己的「潜规则」进行着优胜劣汰、新老传承。

肠道从作用上可以说是我们人体的「食品加工厂」,肠道内腔的表面面积有 200~400 平方米,这厂房的面积还是不小的,细菌「工人」们就待在里面,并且数量惊人,他们在此日夜不息、默默无闻地劳作着。

他们帮助人体处理复杂的食物,特别是通过酶的反应对难消化的多糖发酵而产生能量,并提供短链脂肪酸;许多酶的反应有微生物组的基因编码参与,可以生成氨基酸、维生素、H2、CO2,参与尿素与氨的转换等,这些物质的产生对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细菌所产生的菌素可以抵御病原菌的侵袭,阻断其黏附作用,并剌激分泌型 IgA 的产生。

因此肠道「菌」团在人体代谢、免疫等方面角色重要,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长肉肉的幕后有大故事
长肉肉的原因就是我们之前说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失衡,再说点大白话就是吃得多动得少,真是这样?就这么简单?上面说了半天的细菌,难道和长肉肉有纠缠?

对,让你说对了,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真凭实据:

早在 1840 年就发现使用低剂量抗菌素喂养家禽家畜,可以加快生长,增加体重。临床对营养不良、早产、囊性纤维化等患儿应用抗菌素,也发现有增加体重的作用。这是因为肠道整体菌群富集少与体重指数增加密切相关,抗菌素的使用减少肠道菌群数量与种类可能与肥胖发生相关。

进一步的研究还要从小白鼠开始,无菌小鼠,即便进食量增加或是直接喂养高脂高糖饲料,也不易发生肥胖;如果给无菌小鼠移植来自肥胖小鼠的粪便以后,即使是少吃多动,依然在 2 周内出现胰岛素抵抗、脂肪增加,出现了肥胖特征。

  • 类似的结果也在人体研究中得以证实,肥胖个体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的数量比正常人少,而厚壁菌门较多。
可见,肥胖发生似乎与食物能量摄入无关而与肠道菌群有关;肠道菌群的存在可以通过提高食物的利用率来达到增加体内脂肪聚集和体重的作用。这类细菌又被形象地称为「肥胖型细菌」,如史氏甲烷短杆菌、厚壁菌等。

禁食诱导脂肪因子,具有调节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的氧化,通过抑制脂蛋白脂肪酶来减少脂肪的贮存。无菌小鼠移植来自肥胖小鼠的粪便以后,禁食诱导脂肪因子产生抑制,血甘油三酯的比例明显增加并贮存在脂肪组织内。人体禁食诱导脂肪因子水平与脂肪酸的水平和脂肪组织的脂解有关,也是人脂质代谢的重要调节物质,肠道菌群干预其产生从而导致肥胖。

此外,肥胖等慢性代谢性疾病实际是一种长期低水平的慢性炎症反应。肠道菌群产生的「内毒素血症」可能是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肠道细菌中的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具有内毒素作用,破坏肠道黏膜屏障进入血液,引发内毒素血症,导致低水平的炎症反应,导致肥胖。

同是「吃货」,有些人风采依旧,而有些人,比如小师妹变成了「圆圆」。为何同样地吃,肥胖发生情况却不尽相同?看来一切似乎都是肠道「菌」团来操控。
我的「菌」团由谁来做主
肠道菌群从出生时无菌到细菌定植(生后 0~7天),从以需氧菌为主到厌氧菌的大量定植(生后7天~4个月);通常1~2岁随着断奶(高脂肪奶向高碳水化合物食物转变)的进行,肠道菌群趋于成熟,于 3 岁时在组成方面接近成年。

什么样的地种什么样的苗,因此肠道菌群种类受到人体自身基因的一定影响,同时肠道菌还可以通过母代传递给子代。

  • 但是这些遗传背景对「菌」团的决定权小于 12%,而真正的决定权在于我们日常的饮食,这个份额约占到了 57%。
食物是我们每个人生存之本,一个人的一生要吃进去约 60 吨的食物,是我们自身重量的近 100 倍,食物将环境的信息传递给身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吧。

因此,食物过少、过多及搭配不合理都会影响到肠道菌群,使其种类的改变,改变人体的代谢,影响到健康。

如限食后,肠道拟杆菌门比率增加,厚壁菌门比例下降;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恢复正常饮食后第 4 周,肠道菌群中出现有益菌增多、致病菌减少,第 10 周时就可以建立健康的肠道「菌」团,随之代谢逐渐得到改善。看来小师妹还是不够执着,时间坚持得不够。

「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看来又从科学的高度进一步给予了肯定,饮食决定我们是否拥有健康的「菌」团。

本文作者:田建卿,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责任编辑:张开平;图片:Shutterstock.com
大家都在看(⬇️⬇️点击下方标题阅读)
医生该如何推荐减肥药?

肥胖分 6 种,治疗各不同

肥胖 5 题小测验:你能答对几道题?





参考文献:

1.   Bleich SN, Jones-Smith J, Wolfson JA, et al.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 And Health. Health Aff(Millwood).2015;34:1813.

2.   Kobyliak N, Virchenko O, Falalyeyeva T. Pathophysiological role of host microbiota in the development of obesity. Nutr J. 2016;15:43.

3.   Boulangé CL, Neves AL, Chilloux J, et al. Impact of the gut microbiota on inflammation,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ease.Genome Med. 2016;8:42.

4.   Parth J. Parekh,1 Eli Arusi,et al.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Gut Microbiota in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Obesity and Metabolic Syndrome.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14; 5: 47.

5.   Carney KK. My Microbiome and Me. J Calif Dent Assoc. 2016;44:5.

6.   Hvistendahl M. My microbiome and me.Science. 2012;336:1248.

7.   齐可民. 肠道菌群与肥胖发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337.

8.   赵立平, 张晨虹, 费娜, 等. 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代谢病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中国食品学报.2014;14:1.

9.   刘洋, 李敏, 徐佩茹. 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联性研究现状. 临床儿科杂志.2011;29:496.

10. 沈定树. 肠道微生态与肥胖.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91.

11. 曹战江, 于健春, 康维明, 等. 肥胖症肠道菌群与炎症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3;35:462.


    关注 品智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