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化妆水、爽肤水、柔肤水……怎么选,怎么用?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我们这里很少种草——一旦开始种,那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我们这里很少种草——一旦开始种,那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分析。双十一在即,我知道很多朋友已经在购物车里搜罗了一大堆的宝贝,而且前两天有朋友跟我说她攒的东西都快鬻(这个字念yu第一声)出来了,我有责任帮她清理一下思路。

好吧,这是为了拔草的种草吗?

为什么会有“水”?

按照惯例,我们先讲讲历史。

我有一次在费城访问过一个老的皮肤科医生,她告诉我说实际上最开始并没有“水”这个产品,西方人护肤也是只有一个清洁(皂)和一个保湿(膏霜)。

但是那个年代的皂实在是刺激性太强,而且都是强碱性的,对于皮肤实在是太粗粝的存在,于是有聪明的皮肤科医生就开始配置一点略微带酸性的“水”给自己的病人(他们仍然需要清洁),让他们在洗脸之后用这东西。

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几十年前人类还在用自己的脸作为酸碱中和反应的容器啊。

总之,这样就有了“水”。

但是,随着后来我们的厂商在清洁产品上越来越花心思,这个“水”似乎并没有必要了——已经没有那么粗糙的原始皂(当年有人用洗衣粉或者洗衣皂来洗脸的)需要中和了。

那么“水”的生产商应该怎么办呢?

保湿

最开始想到的出路大概就是增强一下保湿了——虽然皂有所调整,但是毕竟还是有那种涩涩的“皂感”在,于是有些厂商就开始琢磨是不是在“水”中加入一些更强的保湿成分,这样让使用者迅速在获得“清洁感”之后就得到“舒缓”的感受。

非常典型的其实就是【资生堂红色蜜露】。这款产品我相信从诞生(一百多年了)到现在肯定一直在发生变化,从包材到内容物,但是基本上都是一个保湿功能(按照日本人那种复古和尊重传统的习惯,在这个基本点上他们不会改变)。



真正的舒缓

接下来再进一步了,不仅仅在保湿的方面厂商在做努力,他们也纷纷在抗炎症和敏感方面上做文章。

仔细看市面上流行的“水”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针对不同肤质在做帮助皮肤安抚的工作——甘草酸二钾,或者甘草提取物,或者北美金缕梅提取物……这些东西都是经常用到的(参看大叔之前的推送,一个美白成分的配角——配角也很重要)。

举例来说,有适用于油性皮肤的【奥尔滨健康水】、【雪肌精化妆水】和【紫苏水】(这些都有比较多的酒精)。



适合中干性皮肤的【薏仁水】和【科颜氏金盏花爽肤水】。



以及强调适合敏感皮和受损屏障功能皮肤的【柯润润浸保湿化妆水】和【HABA润泽柔肤水】。



难道这就到此为止了么?

提高班

当然不会。

有一些水是发酵来的,或者是加了一些发酵液在里面——天然的美白和抑制炎症的成分(可能和胜肽有关,具体可以看大叔的胜肽文,“胜肽”的历史和黑历史)。

比如神仙水和兰蔻的粉水。



当然,还需要提及的就是一些保留了最开始的精华成分——“酸”的水。

“酸”在最开始是用来中和碱性的清洁产品的,现在则采用了水杨酸、果酸和氨基酸,这样能够刺激新陈代谢,加强美白效果。

当然,敏感皮要非常小心,干皮要间隔使用,大油皮也不要太作——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使用频率。

比如【珍贵水】、【城野医生控油收缩毛孔化妆水】和【城野医生VC100化妆水】。



怎么用

好多朋友在后台问我产品到底该怎么使用。

其实没有人能够告诉别人产品到底按照什么顺序和什么用量,最多只是一个自己的经验推荐而已。最好的办法,是琢磨一下上面提到的这些水的功能,安排一下和其他产品的先后次序。

最后需要提醒一点,叠加产品太多皮肤可能被搞糊涂,所以最好是不要搞太多层次出来(据说韩国女性平均用七层,我觉得有点过了)。





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沿革。

老司机冬天发动车辆之后都会等两三分钟,因为以前的汽车的润滑系统和动力系统需要加热一段时间——老司机会一直坚持他们当年受训时的方法。但是,现在的车辆其实不需要,甚至有的车辆说明书上会明确说不要这样做,会造成发动机积碳。

当我们熟悉了“水”的历史和“水”现在的功能之后,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安排“水”在我们护肤过程中的作用。
回复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美白 | 痘痘 | 黑头 | 敏感 | 孕妇 | 面膜
甘油 | 洁面 | 螨虫 | 保湿 | 激素 | 成分
毛孔 | 防晒 | 抗老 | 刷酸 | 防腐 | 隔离



    关注 言安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