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与足浴的区别以及足疗对身体的好处

 

题记中国足疗源远流长,春秋《礼记》翔实记载了以中草药煎汤熏、浸泡的“薰、蒸、浸、泡”疗法。“足是人之根,足疗...

题记
中国足疗源远流长,春秋《礼记》翔实记载了以中草药煎汤熏、浸泡的“薰、蒸、浸、泡”疗法。“足是人之根,足疗治全身”,古时候神医扁鹊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现了用中草药热水泡脚的祛病方法,据说这就是中药浴足、足疗的前身。




中药足浴足疗在同国外的交流中被广为传播和演变,诸如日本的足心道、欧美的水疗法等。其中最著名的指导理论当属美国威廉·菲兹杰拉德的《足部反射健康法》。卫生部明文指出:“中药足浴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无副作用的自我防病保健方法,尤其对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更具有现实意义”。1989年中国足部反射健康法研究会正式成立,旨在大力倡导足浴足疗,普及全民保健。

足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它是人体上一块蕴含无限宝藏的神秘“器官”。而足掌这个狭小的空间却汇集了身体一半经络。足为三阴经(肝、脾、肾)之始,三阳经(胃、胆、膀)之终,足部以下有60余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密切联系。“精、气、神”人生三大宝中“精”为首位,足与脏腑中肾关系最甚,故有“肾主两足”之说。而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因此,人之足就好比人体之根。人老足先衰,脚寒百病生,所以“养树护根,养人护足”


目前,时常听到顾客把“请客洗脚”当成了足疗的代名词,说明当前还有很多人分不清什么是足疗,什么是足浴,其实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
第一、两者的概念和内涵不同。足疗是足部反射疗法的民间简称,是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文命名的反射疗法内难容之一。足浴则是洗脚的意思,一般在药浴上做较多的文章。
第二、专业要求不同。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对足疗有明确的培训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级的考核标准;足浴则什么也没有。
第三、培训内容和目标不同。足疗培训是按国家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医学基础知识、职业法规知识和手法技能)有明确规定课时的教学和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而足浴的培训往往是三、五天的手法培训就上岗了,专业知识几乎不懂。
第四、手法、力度和按摩侧重的内容不同。在手法上足疗以刮压刺激为主,足浴则揉、搓、拍、打为主。在力度上足疗要求能启动机体功能调节反射的阀值强度去刺激反射区(要求有“得气”感),足浴力度则普遍偏低。足疗按摩侧重内容除了全足部的反射区按摩外,还要根据不同顾客的身体状况加强病变反射区、相关反射区和基本反射区的刺激,做到有力(但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适中,具有一定渗透力)、柔和、均匀、持久,刺激的部位和时间都有讲究。足浴则千篇一律。只讲究舒适感。
第五、效果不同。“足疗” 是中华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距今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据《史记》记载,我国上古时期,就有一位叫“俞跗”的名医,治病不用针药,往往是“一拔见病之应”。《黄帝内经》有一专门章节论述足疗,称为《黄帝内经·足心篇》;东汉名医华佗也专门研究足疗,《华佗秘笈》中将此法叫做“足心道”。 中国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意识的影响,认为脚不登大雅之堂,将“摸脚诊病、按脚治病”这一自然疗法逐渐排斥于正统中医之外,这些高明的医疗技术和书籍,在国内散失而逐渐失传,幸好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流传至今。卫生部1991年1月18日批准同意成立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并肯定指出:“足部反射区健康法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无副作用的防病治病自我保健方法,尤其对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更有其现实作用。”(卫健法(91)第1号文),而足浴只能起到放松身心和一定的保健作用。


足疗起源于我国,流传于国外。改革开放后,辗转台湾、香港,在吴若石(瑞士籍)、邹进福、陈中干等人的大力推广下传回我国大陆。为便于推广,我国初期使用“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名称,为了与国际接轨,于2000年正式命名为:足反射疗法(简称足疗),英文译名为:“Reflexology”。

现在,足疗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工种,并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中。但目前足疗行业鱼龙混杂,作为专业研究人士,我不得不提醒消费者:足疗不同于足浴,应区别对待。
它们的好处:

  1. 强身健身、延年益寿;
  2. 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
  3. 防治高血压;
  4. 防治风湿关节炎;
  5. 防治腿脚麻木;
  6. 防治糖尿病;
  7. 防治感冒,祛寒暖身;
  8. 美容减肥;
  9. 防治脑溢血和脑血栓;
  10. 消除疲劳,使人感到身心愉快。

足浴保健原理及注意事项:


人体健康与脚密切关联。人有脚,就好像树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脚对人体的养生保健作用,很早就引起古人的重视和研究。其中“足浴”更以其简便灵验的特点,盛行千载而不衰。古书《琐碎录》中称:“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文坛巨匠苏东坡、陆游等留有“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的诗句。贵为“天子”的乾隆皇帝,也信奉“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的养生之道。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如果经常用热水浴脚,能刺激足部穴位,增强血脉运行,调理脏腑,舒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我国民间歌谣云:“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这是颇有道理的。

人们的脚掌上密布了许多血管,故国外医学专家把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稍与大脑相连,脚掌上还有通往全身的穴位,脚心上有个涌泉穴,按摩这个穴位,具有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所以按摩脚心能活跃经气,强壮身体,防止早衰, 利于健康长寿。老年人经常按摩脚心,可防止腿脚麻木,行动无力,脚心凉冷等现象。


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左右,水量以能淹过脚踝部为好,双脚放热水中浸泡5至10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脚心。按摩的手法要正确,否则达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热水浴脚后坐在床边,将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膝心歪向内侧。按摩左脚心时用右手,按摩右脚时用左手,交替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动作要缓和、连贯,轻重要合适。刚开始速度要慢,时间要短,等适应后再逐渐加快按摩速度。在按摩脚心的同时,还要多动动脚趾。祖国医学认为,大拇趾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拇趾,可舒肝健脾,增进食欲,对肝脾肿大也有辅助疗效。第四趾属胆经,按摩之可防便秘、肋骨痛;小趾属膀胱经,能纠正妇女子宫体位。所以,足浴后按摩脚底、脚趾具有重要的保健医疗作用。尤其对神经衰弱、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肾虚腰酸腿软、失眠、慢性支气管炎、周期性偏头痛、痛经及肾功能紊乱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

足浴时,在热水中加入某些药物,还可防治脚癣、脚干裂、脚臭、脚汗过多、足跟痛、冻疮、下肢浮肿麻木、四肢不温、行动无力、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及夜尿频症。

也想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文字吗?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关注我们吧!!


    关注 欧蔓绮美容美体连锁机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