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口水战之七:为什么同样临近上海,但是嘉兴发展却不如苏锡常?

 

综合起来,我们可以认为嘉兴没有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利用靠近上海的地理位置优势,来大力吸引外来企业投资发展当地的工业与城市经济...



综合起来,我们可以认为嘉兴没有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利用靠近上海的地理位置优势,来大力吸引外来企业投资发展当地的工业与城市经济
戴显天  央观智库研究员、区域经济骨灰级爱好者

张晨阳  区域经济骨灰级爱好者

2017年,有两条消息着实让早已习惯了平平淡淡的嘉兴人高兴坏了,“5月26日,浙江省发改委印发《嘉兴市创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明确,省级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我市轨道交通与上海轨道网对接、平湖与上海共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等八大重点事项,以及创立G60沪嘉杭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创新省际产业平台合作共建机制等十五个创新改革项目。”7月12日下午,松江、杭州、嘉兴三地在沪签订《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沪嘉杭科创大走廊正式诞生。

一直以来,嘉兴人想“抱”上海大腿,但是省里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省里模棱两可的态度,让嘉兴人无所适从。这一次省里明确的态度给了嘉兴一剂强心针~~想抱就抱吧,我们还鼎力支持!因此,一度有媒体和经济学家惊呼这是长三角版的“雄安新区” 来称呼这次方案的出台。



虽然嘉兴的发展比不上苏锡常,但在大多数人眼中富裕、美丽、宁静、诗意,小桥、流水、人家,是嘉兴的标签,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方也不算是一个穷地方。然而,面对强势的周边城市,嘉兴人还是难免有一些失落感。甚至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学者认为嘉兴是长三角核心区的“塌陷之地”,具体可见图2。

反观国内,具有与嘉兴类似的优越地理位置的城市可以说屈指可数。纵观国内,能与嘉兴所处的沪杭发展轴相媲美的只有沪宁发展轴、广深港发展轴、广州-澳门发展轴、京津发展轴,杭州湾南岸的杭甬发展轴。与沪杭发展轴同属长三角地区的沪宁发展轴的苏州(2016年人均GDP14.49万,下同)、无锡(13.95万)、常州(12.26万)、镇江(11.00万)的人均GDP指标都远高于嘉兴(8.15万)。因此,在许多嘉兴人的眼里,都有一个疑惑,为什么同样属于长三角,嘉兴的发展却远不如苏州、无锡、常州,甚至已经落后于镇江、扬州这样的南京都市圈的城市。为此,本文将试图揭开这个谜团。







一、2016年苏锡常与嘉兴经济数据对比

我们先来看嘉兴与嘉兴周围几个市的整体情况,从表1我们可以得知,不仅长三角夜晚灯光图看着嘉兴、湖州这一片比较暗,即使是实际统计数据,嘉兴也是垫底的。其中人均GDP中,嘉兴低于除湖州之外的全部城市,就连杭州湾南岸的绍兴和舟山也高于嘉兴不少,人均收入方面,嘉兴也仅仅高于湖州和常州。观察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嘉兴的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毫不逊色,低的主要是城镇,同样隔壁的难兄难弟湖州也是如此。为此我们可以初步得知嘉兴弱的并非农村,而是城镇。



再来看表2,表2是2016年苏锡常与嘉兴的GDP及三大产业对比情况。在笔者以前的文章中曾经多次说明过,对于除省会、首都,以及上海、深圳这样特殊的大都市之外的一般地级城市的经济,工业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强弱。表2给我们的信息是从三次产业比重来看,嘉兴的二产非常之高,进一步查阅数据发现2016年,嘉兴全市工业增加值1727.0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5.9%,嘉兴的二产比重甚至还高于苏锡常三市。

理论上来说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类似的城市应该具有相似的三产结构。从三产比例来说,嘉兴的二产比重高于苏锡常,三产比重低于苏锡常,由于嘉兴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苏锡常,因此不能说嘉兴的工业实力比苏锡常强,而是苏锡常经历了工业化的最高峰之后比嘉兴更早下降,导致嘉兴工业比重目前高于苏锡常,因此并非是嘉兴的工业化程度太高引起嘉兴的经济相对较弱。相反,从绝对值来看,嘉兴的工业远低于苏锡常三市,即使是总人口相当的常州,嘉兴的二产增加值也是低于常州不少,那么我们仍旧可以说嘉兴的工业实力相对于苏锡常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嘉兴的经济总量相对较低。



再来看表3,表3给出的是2016年苏锡常与嘉兴市区与下辖县市GDP。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苏州的吴江市是在2012年9月6日正式撤市设区,常州的金坛市是在2015年5月30日正式撤市设区,这两个区域是新并入的区域,辖区内大部分区域都是城市、乡镇、农村并存的局面,且城市化区域在面积上仅为少数区域,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暂时与普通的县级市无异,为了更好的比较,因此在这里笔者将其单独列出,表格中苏州与常州的市辖区是原先的辖区。说明后,我们看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两点:

(1)苏锡常三市都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主城区(三市主城区实力比较接近,之前苏锡常的文章已经写过),而嘉兴市辖区仅为苏锡常中市辖区GDP最低的常州(不含金坛区)的21.04%,因此我们可以说嘉兴境内缺乏一个强大的主城区是嘉兴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观点在笔者之前关于台州的文章中曾经说过)。嘉兴主城区的这种弱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还表现在人口集聚上,嘉兴市辖区人口仅为常州市辖区(不含金坛区)人口的36.27%。

(2)苏州、无锡下辖的县级市都特别强,而常州、嘉兴下辖的县级市都相对较弱,其中嘉兴的海宁、桐乡的实力与常州的溧阳、金坛实力相当,其余相对较弱,但这种较弱并非是人均上的,主要是人口多寡引起的。在笔者以前关于苏锡常的文章中曾经写过,苏州、无锡以及他们下辖的县级市很好的利用了临近上海的地理优势,大量吸引上海的外资以及迁出来的企业。如果说宜兴、金坛、溧阳因为太湖的阻隔和偏离沪宁发展轴相对较弱,那么嘉兴下辖的县级市照说不存在这个地理上的缺陷,离上海的距离比宜兴、金坛、溧阳近,且位于沪杭发展轴上,那么有一种可能就是嘉兴没有很好的利用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是否是这个原因,下文还会进一步说明)。事实上地理上靠近仅仅是一种潜在优势,这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发挥的出来。就像有人天生聪明,但是他就是不好学习,那也是无济于事。



二、关于嘉兴发展实力不如苏锡常的说法

上文的数据只是告诉了我们目前嘉兴经济实力不如苏锡常的原因,那更多是现状,但是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形成了目前的格局。因此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来寻找原因。笔者长期晃荡在各地的论坛,看到的关于嘉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嘉兴人口少说。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嘉兴地域面积小(3915km),人口少(461.4万),因此导致嘉兴经济总量低,因此隐含的意思主要是经济总量,而非人均。主要有两点:其一(见表4)是嘉兴的面积在周围的地级以上城市中仅仅高于特殊的海岛地市舟山和江苏的镇江,人口密度方面,嘉兴仅低于上海、苏州、无锡和南京,略高于常州,面积的狭小导致了嘉兴的总人口较少,从而劳动力总量较低,影响了经济总量。其二是嘉兴人口少的原因是江南人心中永远的痛太平天国时期的“长毛之乱”,后续人口长期难以恢复起来。这个说法解释嘉兴的人口初始量基本上都是认同的,笔者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组数据,同样遭受重创的隔壁湖州人口在太平天国之前就已经超过了300多万,到今天湖州的人口也才刚恢复到300万,导致至今湖州的人口密度很低,这种现象可以套用到嘉兴身上。

当然,这种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但他只能部分解释。比如嘉兴主城区及下辖县市人口不多,城市规模普遍较小,可以部分解释人均不高,但是无法解释后续苏锡常与嘉兴的人口差距,事实上当时的苏锡常地区也遭遇了太平天国之乱。表5是笔者整理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以及2016年统计公报得到的人口数据。我们可以发现1990年-2010年这20年时间是苏锡常与嘉兴人口增长的高峰期,远远高于全国人口的平均增速,显然这是人口的跨地区移入引起的,而2010年之后的6年,四个城市全部慢于全国人口增速,这意味着他们的人口差距主要是前20年拉开的。从累积增速来看,嘉兴与常州相当,远低于苏州和无锡。

再来看,嘉兴与苏锡常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差只能大致反映该地区人口净流入情况,不能准确反映,因为有不少人原本是外地人,由于落户成了户籍人口,因此对于人口净流入大的城市,人口实际流入量大于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差。因此,网上常见的以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差作为人口净流入量是有问题的,还要受到各地各地落户难易程度的影响,只能大致反映,并不十分准确。说明以后,我们可以发现,苏锡常共同的特点是主城区是人口流入量最大的地方,其中常州的人口流入量全部由主城区贡献,与之对应的是嘉兴的主城区人口吸引能力非常弱,仅仅强于稍微强于下辖县市,非常的平均。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嘉兴人口少不仅仅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还是吸引人口能力的问题,进一步讲嘉兴主城区的人口吸引能力不太突出是最重要原因,而常州尽管下辖的金坛、溧阳尽管一般,但常州主城区却发挥出了惊人的吸人能力。联系前文嘉兴人均收入差距主要由城镇人均收入较低,而非农村人口收入的差距,这样的现象此处得到了部分验证。







(2)交通主干线强度不同说。有一种说法是,嘉兴尽管处于沪杭交通主干线上,但是流量远远低于苏锡常,这种说法也是有依据的。理由如下:

首先,上海以西及以北的人口远远多于上海以南的人口,单单“苏锡常-镇江-南京”一线人口合计就已经达到3331.40万,而“嘉兴-杭州”一线人口才1380.20万。其次,长江沿线地区和长江以北(与上海大致纬度平行和上海以北的区域)的区域的交通主要通过“上海-苏锡常-镇江-南京”的沪宁线(含京沪、沪汉蓉、沪陕的通道)进出,上海以南的区域才是通过“上海-嘉兴-杭州”的沪昆线沿线进出,显然进出上海北部的交通流量远远大于南部的交通。从表7给出的上海火车站班次来看也确实如此。熟悉上海火车站班次分布的人肯定能知道,上海站、上海西站在城北,主要负责中国中部以及北方的客流,上海南站在城南,主要负责上海以南(华南、云贵、东南)的客流,上海虹桥在中间同时兼顾所有地区。查官方微博“铁路上海站”给出的结果是一致的,10月3日,上海站客流11.6万,上海南站7.6万,上海虹桥24.3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自然也是进出沪宁沿线的客流地区居住的人口多远多于进出沪杭沿线的。

关于这种说法,我们同样可以当做解释的一个原因,但远远不是全部。原因也是这只能算嘉兴的天赋略差于苏锡常,但是后天的努力还可以改变。如果说交通沿线的流量强度能解释苏锡常主城区实力相当,但是为什么镇江主城区的实力却远不如常州主城区。况且便利的交通既能带来人口与资源的沉淀,也可能吸走沿线的资源和人口,是一把双刃剑,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利用才是更重要的因素。



(3)地理位置与地形说。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浙江的多山地形和杭州湾的天然屏障(见图5),形成了杭州的“瓶颈”地位。浙江多山,因此几乎所有的交通线路只能沿着河谷地带修建(看图5就能明白),而多潮涌、多滩涂的杭州湾的存在也阻隔了浙北与浙东、浙中的直接联系。因此,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和嘉绍大桥通车以前,几乎所有浙江中南部和江西、湖南、云贵等地客流、物流、资金流北上都必须经过杭州,杭州充当了浙江中南部、我国西南、华南地区与浙北、上海、苏南沟通的咽喉要冲作用。这意味着嘉兴以南的的人口、资源北上必须经过杭州,如果杭州发展很快,那么北上的人口和资源就被杭州截留了,嘉兴即使发展较快,也会因为杭州的存在而减弱吸引力,从而削弱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关于这种说法,笔者表示部分认同,可以作为解释的原因之一。而且比对苏南地区,可以发现,尽管南京的存在对于沪宁沿线起到了杭州类似的交通控扼作用,但是长江并非完全是天堑,作为一条优良的航运河流,车辆、人流、货物通过船只来往苏南苏北早早就有了,而且江阴长江大桥的通车时间(1999年)也非常的早。相对的是,杭州湾南北方向几乎没有船舶来往,造桥的难度也非常大,直到2008年才有第一座跨海大桥通车。因此我们可以说杭州湾、天目山这些天然屏障对嘉兴与南部的沟通阻隔作用远远大于长江对于苏南的阻隔作用,这部分削弱了嘉兴吸引人口和资源的能力。



(4)省政府政策限制说。这种说法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耕地红线说,上海黑洞说。

①先说说耕地红线说,浙江是一个多山少地的地方。浙江面积虽然达10.55平方公里,与江苏相当,但是平原与盆地合计面积仅为2.36平方公里,仅占22.37%;与之对应的是,虽然江苏省面积仅为10.26平方公里,但是实际平原面积超过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0%。从平原和盆地的分部情况来看,主要分布在浙北地区(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浙中地区(金衢盆地)和浙江东南沿海地区(温黄平原、温州沿海地区一系列小平原),其中尤以浙北地区平原面积最大。

因此耕地保护说的依据就是,嘉兴全境几乎都是平原(总面积3915km2,平原面积3477km2),而且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带,土地优良、肥沃,最适宜农耕,因此耕地保护、生产粮食的重担就很大程度落到了嘉兴头上。与之相对的是,因为江苏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苏锡常可以“任意”发展经济,“种粮食”的任务就交给了苏北和苏中地区。笔者认为苏锡常这种说法不太可靠,耕地保护应该是各地市按指标分配的,或许可以像碳排放那样交易,发达的地区可以问落后地区买指标,但是绝不可能没有指标。

事实上,从绝对数量来说杭州(4381km2)、宁波(3746km2)、湖州(2327km2)、金华(2700km2)、温州(2512km2)的平地面积也不少,因此我们很难考证到底其他市承担了多少责任,以及责任有多重。另外,据笔者了解,近几十年,杭州的钱塘江口、绍兴北部沿海、宁波北部沿海的围海造地现象是十分严重的,而嘉兴南部沿海的围海造地现象并不突出,即杭州湾南岸的围海造地现象远远比北岸严重。造成杭州湾南岸大量围海造地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为了满足耕地红线要求,还是为了获得低价的土地,亦或者是避开人口稠密地区,笔者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明确知道的是南岸的开发强度远强于北岸,因此需要更多的土地,进而大量围垦滩涂。那么,进一步,如果北岸开发强度也很大,照样也可以通过围垦的方式缓解耕地压力,为什么不呢?读者自己想象。







②上海黑洞说。在浙江的发展规划中长期流传着一种声音,即上海实力过强,像黑洞一样会吸光浙江的资源,因此在早期的规划中浙江的规划人员更偏向于扶持宁波崛起,发展“杭州-绍兴-宁波”轴线,而非“上海-嘉兴-杭州”轴线。这种说法有依据吗?非常有依据。笔者在很多年前看一本有关长三角发展的一本书(作者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编委)的时候,看到过这样几段话:其一,嘉兴学院教授、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陈才庚说,嘉兴的“越”血统不纯正,流淌着或多或少“吴”血统,而且早年浙江担心上海担心行政区划上“吃掉”嘉兴,不愿意倾斜嘉兴。其二,浙江修通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杭甬高速(1996年),而江苏修通的第一条高速是沪宁高速苏州到上海的一段(1992年),上海早在1992年就已经将高速修到沪嘉交界的枫泾镇,但是沪杭高速全线通车已经是1997年了,比苏州晚了5年。其三是,在嘉兴接轨上海办公室任职的张军说,1996年嘉兴提出接轨浦东,但是省里的态度一直不明确,并且嘉兴举全市各区县财力集资在浦东修建了20层的嘉兴大厦也更多是自己的努力……也许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但是笔者不知道,光靠这一些片面之词,也许没什么说服力,我们不妨从数据里找一些灵感。

图8和图9笔者整理了苏州、嘉兴使用外资的情况,以及苏州、嘉兴出口的情况(原本想苏锡常与嘉兴一起对比,然而无锡、常州的统计年鉴根本打不开只剩下苏州与嘉兴的数据了)。从这两张图看到的是,苏州对外资的依赖长期高于嘉兴,而苏州对出口的依赖也长期高于嘉兴,并且2002年的加入WTO成为苏州出口巨幅提升的成因。而苏州的外资数量如此之多,与利用上海的优势多少有些关系,至今在网上和民间流传着昆山、苏州、太仓的等城市在上海招商的故事,例如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昆山市招商中心秘书长孙建中在他的博文《昆山招商引资之路(一)》中就出现过这样的描写,“工资都发不出,还搞自费,勒紧裤带拿出50万元干了两件事:一是25万跑到上海,到虹桥国际机场边做了一个大大的广告——欢迎各界朋友到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说的是当时昆山的地方干部顶着一个假的国家级开发区,自费筹集去上海打广告招商引资,连上面南京和北京都不知道。此外,笔者也在其他书上看到过,苏州的招商团队为了招商,一窝蜂的挤到上海会展中心,见到老外就发广告,号称自己是上海非常近的一块地方,而且低价便宜,有点像今天展会中到处销售产品的推销员。因此一度上海人面对这些来招商的苏州人都觉得有点“怕了”,但又无可奈何。苏州的经济腾飞很大程度上是利用本地相对于上海更加便宜的土地、劳动力、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大量的工厂,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生产出具有价格优势的商品,而后通过上海这一连通世界的大码头输出MADE IN SUZHOU的商品获取了大量的原始积累,而吸引来的工厂又招徕了大量刚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而,实现了苏州奇迹。

因此,我们可以说上海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多少还要受到周边地区自身努力的影响,并非是躺着掉馅饼的事情。对于上海是否存在吸资源的说法,从来是无需否认的。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极化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如果自身能很好的利用核心城市的溢出资源,那么发展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损失。以人口为例,江苏省在上海的常住人口约150万,浙江在上海的常住人口只有约45万,上海从江苏吸走的人口远远多于浙江。但是苏州通过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却从全国各地吸引了近400万人口,是将上海辐射作用利用的最好的一个地市。





(5)上海主城区靠北说。关于嘉兴发展不如苏锡常的最后一个比较广泛的说法是上海的城区靠着长江边(见图10),在距离上离昆山、太仓、吴江更近,因此导致上海的外溢资源更多涌向了苏州地区。然而从整理的数据来看,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到苏州各市的距离,除了太仓和昆山以外,其余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优势,其中无锡、常州到上海的距离全部都超过了嘉兴下辖任何一个县市到上海的距离。

另据笔者了解,苏南地区的外资主要方分布在昆山市、太仓市、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吴江区、无锡高新区、常州市新北区,而张家港市、江阴市、宜兴市、金坛区、溧阳市、苏州的老城区、无锡和常州的其他区对外资的依赖性没有那么强。主要分布在离上海近的地方,但是沿着沪宁线较远的地方也有不少外资企业分布。

此外,苏南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以人均GDP计)主要是苏州的城区、昆山、太仓、张家港、常熟、吴江,无锡的城区、江阴和常州的城区,与上海的距离有一些关系,但也并非全部。也即是说,与上海城区的距离可以解释苏锡常和镇江不断衰减的人均GDP,但是不足以解释苏南地区和嘉兴的发展差距。

因此,综合起来可知,与上海城区距离对吸引外资有影响,但是不能完全构成解释,同样与上海城区的距离也可以部分解释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越靠近上海越发达)情况,但是无法解释苏南与嘉兴的差距。进一步,我们可以认为主观努力对苏南与嘉兴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距离只是潜在条件,开发利用才是关键。





三、分析的结论与未来的发展

笔者从市面上流行的嘉兴人口、沪宁与沪杭的交通主干线、地理位置与地形、政府的政策、上海城区的位置五大角度对嘉兴的发展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数据后比较的结果是,上述的五大因素中人口基数、交通主干线、地理位置和上海城区的位置只能解释部分原因,特别是嘉兴距离上海城区的距离并不输给无锡、常州,而鉴于围海造地现象的存在,耕地保护说应该不太可靠,另外人口的增长与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是相互促进的,不能单独来看,因此,综合起来,我们可以认为是嘉兴没有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利用靠近上海的地理位置优势,来大力吸引外来企业投资发展当地的工业与城市经济,进一步,没有利用好区位优势的原因可能是省里模棱两可的态度,当然嘉兴当地政府是否有苏州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那么拼也可能是重要原因。到底支持哪一种,我们不妨把答案留给读者自己。

如果说在过去省里的态度有可能影响了嘉兴的发展,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一障碍已经被排除,嘉兴大可以放开手脚去招商引资。然而,错过的机遇,不可能再有。苏州的快速的崛起充分的利用了外资进入中国(中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和上海的工业用地紧张的机会,其中苏州相对较低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税收优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临近港口的优势,是苏州崛起的重要因素。

随着时间推移,虽然临近港口的运输成本优势还可以保持,但是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却快速上升,原先外资投资当地的优势不再,反而开始大规模撤离,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衰退。嘉兴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如苏锡常,但是其土地成本和劳动力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并不占优,那些曾经为了获取成本优势而进来的外资制造业企业和上海制造业企业再大量投资嘉兴的路径或许不再可复制。因此,曾经走过的大规模引进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或许已经走不通。另辟蹊径,从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着手,或者着手于现有产业基础进行转型升级,可能是嘉兴当下更好的出路。

今年上海、嘉兴和杭州共同打造的沪嘉杭科创大走廊,致力于成为我国创新的“黄金大道”,三地将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共建高度融合产业体系、健全智慧基础设施网络、创新一体发展体制机制。根据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长王涛院长定义,大走廊以G60沪嘉杭高速公路为主轴,由“双核一区”构成,一核是上海,另一核是杭州。“一区”即中间约一半的空间地处嘉兴,这是“双核”的重要配套区、链接区和承接区。

因此,上海和杭州的市中心更注重研发和原始创新,嘉兴主要承担研发成果的转化。嘉兴应该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在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工业机器人、航空配套等等方面入手,成为重要的新科技转化制造基地。融杭接沪,应当是嘉兴今后主要的发展策略,作为夹在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和中国著名的科技创新名城杭州之间的嘉兴,没有理由再次错过这么好的机遇,必须以十足的干劲,抓住这次机会,实现二次腾飞。我们也很欣喜的看到,这几年嘉兴引进了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等一系列高校,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等一系列经济科技园区以及他们所携带的企业。

与此同时,利用嘉兴深厚的人文积累、保护较好的原生态江南聚落、发达的交通网络,抓住当下国学复兴与汉服复兴的机遇,发展传统文化相关的产业,为当地的制造业寻找新出路。例如纺织业长期是嘉兴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随着资源环境、劳动力与土地成本上升以及市场供过于求的因素,嘉兴的纺织业也面临发展的困境。近年来,由著名文化人方文山、著名歌手周杰伦发起的西塘汉服文化周以及成为国内汉服界知名度极高的一个文化盛宴,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汉服复兴着前来参加。嘉兴大可以以此为依托,转型当地的纺织业,推动当地的汉服设计、生产、销售和汉文化有关的图书、餐厅、旅馆、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引领传统文化发展的新高地。




    关注 央行观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