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1901 和大山“益”起,去支教吧

 

今天是12月11日,姗姗在FM1901,带给你们周日的问候。你是否曾和自卑同行呢?你是否曾觉得自己不过是一粒...





今天是1月15日,大山在FM1901,带给你们周日的问候。

你一定在电视节目,或者是身边同学的口述里,了解过支教吧?支教到底是什么样的,支教需要具备什么,而它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呢?在这个寒假的开端,大山想在这里,跟大家聊聊支教。

支教需要做什么准备
去支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Q:大山&姗姗,你好哦。上期1901推送里,姗姗提到可以在假期尝试做一次支教,那么如果下个暑假我也想去支教的话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去支教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A:亲爱的姑娘,大山收到了你的提问,并发自内心的为你每一次认真倾听我们的声音,考虑我们的建议而感到无比欣喜。因而,在向你解答今天的问题之前,我们先要由衷地对你说声,谢谢。还记得大山第一次听说“支教”的时候,也和现在的你一样,内心满是对支教的好奇,想尝试着加入这个奉献爱心,无私帮助的团队中去,却也在下定决心前充满担心和疑虑。对于支教,大山自认了解不足,而为了更好地回答你的问题,我们特地采访了蒲公英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秘书长王晨雪同学和山大小树林支教团团长王昊同学,从支教前期准备到支教结束,全方面地解答你的问题,希望这份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对于支教,首先我们要有这样一个认知,支教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仅仅去为支教地的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它对于我们自身也意味着一份挑战。做为一名支教老师,你的身上要具备全方面的素质。在探讨志愿者选拔标准时,王昊对大山说,在面试志愿者时他们往往会从技能、团队精神和表达能力三个方面去考察。位于山区的支教地生活条件自然比不上城市,志愿者需要掌握基本生活技能。例如,懂得做饭,便可在需要自行解决吃饭问题时有所准备,如果具备如舞蹈、书法等特长,在支教地也能派上很大用场。仅仅有较完备的技能自然不够,作为一个团队,团队合作意识必不可少,有良好的凝聚力才会使支教过程更顺利。考虑到支教时面对的是一群孩子,与同龄人间迥异的交流方式也对志愿者的亲和力和沟通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一个亲和性强,能够与孩子沟通并被接纳的志愿者,才能顺利开展自己的任务与活动。

如果你有决心做好这份饱含爱心的工作,那么大山建议你,可以尽早着手支教前期的准备工作。要正式成为支教大军中的一员,每一个志愿者都要有足够的精力与耐心去面对长达一学期的准备。在志愿团队招募完成后,接踵而来的是漫长的培训过程,包括团队的组建与分工、课程体系的建立与规划、趣味活动的设计以及教育相关的讲座等。其中,最耗费精力的莫过于教案的写作。一份满意的定稿往往是十几遍的修改和试讲后反复讨论的结果。而教案写作之余,队员们还要筹备图书角的建立,调研活动的开展等工作,例如对当地生活教育水平的调研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蒲公英支教团队在出发前甚至还会组织队员们写一封给未来的信,无论是正在经历抑或已经历过支教,每次回想这一举动,都会有满满的仪式感。



在支教团的介绍下,大山了解到,当下的支教活动,既有基础课与特色课并行开设的模式,也有“主题式”的冬令营活动。基础课包括一些语数外等基础教学课程,而特色课就丰富多彩了,山区孩子们的课外生活无法做到像城市孩子一般的丰富,特色课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从一个个的主题活动中感受到与众不同的世界。在特色课上,他们角色扮演着不同人物,学着舞蹈绘画音乐,开阔自己的视野,志愿者哥哥姐姐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带给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

当然,即使做了万全的前期准备,真正身临支教地时,队员们依旧会遇到许多预料之外的困难。刚到达时,迥异的生活环境与气候需要队员花一段时间去努力适应;实际情况与预计的偏差可能意味着对已准备好的教案进行一次彻底的修改;临近新年时,还有春运的压力;在寒假开展的冬令营,很多时候会缺乏来自基金会和公益组织的资金和培训支持……战胜这些困难固然辛苦,但持着一份最本真的责任与爱心,车马皆不喧嚣的世界里,他们的温暖常常收到最绵延的回音。在回忆支教过程中的难忘瞬间时,志愿者们幸福感满满。一位学妹欣喜的和大山分享,一次团队爬山,不巧恰逢下雨,几个人匆忙爬至山顶准备下山时,远远就看到有孩子招手提醒他们。下山途中,队员们惊讶又感动的看到,地上有用小石子拼成的箭头和用树枝在泥地上写着的:老师,我们在学校等你们回来。“就像电影一样。”她笑着回忆道,语气里饱含温暖。是的,即使支教生活困难重重,但在朝夕相处中彼此给予的温暖与感动却填补了志愿者心中的空缺,这份满足与欣喜说不清道不明,但有了它,艰辛才会圆满,苦涩才得以柔软。

晨雪说:“志愿者带给孩子的,是人格魅力的影响,是来自同辈的影响,是提供榜样的力量。”支教的哥哥姐姐们丰富着孩子的生活,让他们接纳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对他们的未来产生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支教生活也改变着志愿者的生活。准备短期课程期间一次次教案的编写,一回回试讲的成长,会使去支教的我们取得非凡的进步。公益和志愿者精神是大学生涯的一剂良药,给予大学生看到不同世界的窗口,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感觉到自己肩上抗着的那份沉甸甸的担子。

在与大山讲述支教生活的过程中,他们每个人好像都有三天三夜讲不完的感动。和孩子们待在一起的时间越久,自己仿佛也能被他们纯净的心感染。一举一动在记忆里回放都显得温情脉脉,也许是他们将包中唯一作为午饭的饼掰一半给你吃的分享,也许是他们写下小小梦想的纸条上,那些长大后想做医生,想让爸爸的病 快点好起来的字迹。初来时的心酸与离别时的不舍 掺杂交错,分别后的每一份惦念都日复一日的横亘着万水千山。我曾尽我所能的想为你带来哪怕一小簇烟火,可你指给我看的,是一整片浩渺的星空,和记忆里翻江倒海,最纯净的笑容。

不知道听到这里的你,是否已下定决心去尝试一次支教。你一定猜不到,你迈向支教的那一步,也许意味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向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靠近了一步。在我们的日子里,又有多少机会去做这样一簇明艳的火,温暖的光呢?出发吧,去做江畔远行的舟,缀满繁星的河,去为那些孩子捡拾一船清梦,他们的世界,或许可以因你,而更加辽阔。
短期支教
到底意义何在
Q:大山问王昊&王晨雪,我们发现目前社会上对短期支教的质疑声很强烈,来得快去的也快,无法完成完整的教学任务,还会打断山区学校既有的教学计划,在不断地别离中对孩子们也产生了不小的伤害,那么短期支教到底意义何在?



A:其实,对于那些没参加过支教的人来说,短期支教是弊大于利的。很多人觉得大学生群体的短期支教只是为了一己私利,为完成自身的社会实践任务,或是在自己的简历上增添一笔。支教者的出现,只会占用山区纯净的自然环境,扰乱当地老师的教学计划,带去生活水平的差异,对当地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有人说,短期支教不过是“穷地方教孩子穷读书”,每年支教地和支教人员的轮换只会伤害孩子的内心。然而这些对短期支教的揣测是极不负责任的。山大有很多参加过短期支教的同学,他们说,那些对支教地区造成坏影响的只有那些不专业的大学生才会做,而现在随着社会上基金会的支持增多,对于支教团队的培训也趋向于专业化,优秀的大学生支教团队完全可以做到专业、负责、有益地开展支教活动。

我们无法想象山区里的孩子都会怎样度过一个个寒暑假,他们没有城市孩子的各种暑期培训、特长辅导班,也鲜有机会走出山区接触外面的世界。倘若没有志愿者哥哥姐姐们的陪伴,他们的假期可能也会在无人监管的自由与孤独中荒废。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为山区注入一股有朝气的力量,山区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青壮年人大多外出打工,陪伴孩子的可能也只有老人和大自然,当看到有朝气有抱负,认真负责的哥哥姐姐们,会给孩子们带去积极的影响,让他们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群人。大学生志愿者带给他们榜样的力量,让他们的世界丰富多彩起来,这一定对孩子们今后的发展产生有益的作用。而这些,是他们原有的环境所不能够带给他们的。

在支教过程中,支教者们特别注重孩子们的素质拓展,就像城市孩子上暑期培训班一样,带给山区孩子们一样的体验。物理课上做的实验,美术课上的绘画,体育课上的比赛,舞蹈课上的排演,都会让孩子们体验一个与众不同的假期生活,也学会一定的技能。



分别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短期支教后的离别会给孩子们带来伤害,但是就像我们假期上的培训班,在结束时,总会和老师产生不舍的感情。人生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长久地陪伴,但支教者在孩子身边的短期陪伴会对彼此的生活带来很多非同小可的影响。即使支教生活结束,支教者与孩子们也会通过电话或者QQ等方式维持长期的联系。

虽然目前社会上对支教志愿者们的质疑声很强烈,但我们需要看到他们的默默付出以及每一份教案背后多次修改的艰辛。顶着社会的压力,大学生支教者们将目光转向渴望知识的孩子们身上,孩子们热情洋溢的笑脸会让他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种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位当代大学生都应具备的,而支教者们将它践行。
如何加入山大支教团


志愿者报名时间:下学期开学初

报名方式:请通过宣讲会、各校区展台、公众号、QQ群等下载报名表并填写

招收方式:现场提交报名表,进行面试

▲山大小树林支教团

微信搜索公众号“sduxsl”“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

QQ搜索104789633加入“官方山大小树林交流群”

▲山大蒲公英支教团

微信搜索公众号“山东大学蒲公英”“sdudandelion”
今天的评论区
来和姗姗分享一下
你曾参加过或者在未来会参加支教吗
你又从支教生涯里获得了什么
关于
“FM1901”
栏目内容:
一个专注于山大人日常生活的问答平台

参与方式:
1、微信后台留言提问
2、微博私信#大山邀请你加入群聊#提问
所有提问均会匿名处理,欢迎同学们在微信、微博留言与我们一起为他人出谋划策

更新时间:
每周日推送

文/丁静远 付佳昕 苏雅萱 陈绮彤
图/曹蕾
插画/陈晨 吴晶
音频/陈九臻 武中奇
编辑/唐淑娴


    关注 山东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