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综艺外壳,扬华夏文明,文化节目综艺化操作收割年轻观众

 

在国外,有将电竞游戏与文化综艺结合的案例...



一直以来,立意曲高和寡,广告竞争乏力,都是文化类节目的“通病”,特别是虽然评分高,但在年轻人中却总是不温不火。值得注意的是,与年初出现的那一批文化节目相比,Q4季度的这些文化综艺,流露出想要收割年轻人的决心。

在节目语言上,尝试运用更综艺的表达方式贴近年轻人,在节目元素上,星素结合更为妥帖,为文化类节目注入了娱乐综艺的活力。

用年轻人接受的方式传递好中华文化,在市场要求和文化担当中间找到平衡点,把握好传承与创新,这些都是从业者要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拉近节目距离
阳春白雪节目的“下里巴人”式表达


文化类节目具有广阔的题材,涵盖了历史、文字、诗词、音乐、语言、书信、传统技艺、鉴宝等领域,在选择每一期的主题时,必须考虑如何兼具观赏的趣味性和人文价值,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来贴近普通观众的视角;从最普遍的情感需求出发,以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我们可以看到,在之前优酷的一档治愈系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中,将目光锁定在蜀锦、织染、制陶等普通匠人的技艺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不论是节目取材还是在内容上,都尽可能的作出更加“下里巴人”的表达。



这一点在我国综艺对匠人题材首度尝试的《非凡匠心》中可见一斑,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民国或当代,许多具有本土美学的传统技艺都登上了这个舞台,在中国浩瀚的历史中,璀璨的传统技艺该如何取舍,每期节目如何编排布局,都需要下一番功夫。木雕、编钟、珐琅、茅台酒广泛的题材选择,丰富了节目内容,让观众在不同的文化审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

其中的旗袍主题就非常贴合生活,龙凤旗袍店的旗袍大师江满宗与时装设计师劳伦斯的合作,注重传统文化的时代感,突出旗袍古今皆宜的特点。最后一期选择了观众耳熟能详的国货———茅台酒,通过嘉宾实地体验茅台酒各个生产环节的过程,将茅台酒独特复杂的生产工艺、封藏仪式等背后的细节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
提升节目看点
明星、素人、导师、萌娃齐上阵
不少文化类节目都瞄准了“明星”这一群体,明星的到来的确能够为节目增添“综艺”气息,从《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棚内综艺到《百心百匠》这种带有“真人秀”性质的节目,明星已经逐渐成为文化节目的标配。

已经播出的《非凡匠心》,便是由匠心体验引领者张国立,每期邀请一到两位明星好友与他一起寻访中国瑰宝级文化与技艺,并亲身体验传统技艺。《见字如面》第二季囊括了周迅、姚晨、吴刚等一系列人气与演技兼备的演员。可以说,明星参与其中,插科打诨、相互捧逗,让“静与慢”的画面充满趣味性。



即将播出的《小镇故事》不仅邀请了歌手李健和学者纪连海等人加盟,还在节目中采用“明星+素人”的形式,打出“素人”这张牌,5名文化学者和2名知名艺人组成“智囊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李健的颇高人气,为这档节目带来了不少曝光率和关注度,使得节目未播先火,有了极高的潜在观众基础。而如果没有李健等明星,《小镇故事》应该是一档单纯的人文节目或纪录片,李健的出现为这档文化节目带来了“艺能感”,让它从阳春白雪能够向下里巴人靠拢。



东方卫视开播的文化传承类节目《拜见小师父》,节目组从各地寻来的小师父都是身怀绝技的萌娃,他们中有的擅长民族歌舞,有的爱好传统曲艺,还有的则是民间绝技的小能手,甚至是传统技艺的传承者。明星拜师小师父,学习传统文化技艺,在综艺的快乐中传承文化,令人耳目一新。
收割年轻受众
文化内核与综艺外壳相结合
光有丰富主题和名人嘉宾还不行,文化类综艺在展现形式上,还需将文化内核与综艺模式相结合。以往《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往往都是采用记录片的形式,其实真人秀与纪录片两种影视艺术形式,本身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强调拍摄过程中的真实性原则,客观地对主体进行记录。因此将真人秀的通俗化趣味性,与纪录片的文化宣传职能进行结合,既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又具有很好的认知价值,并且能为观众提供思想价值营养的输送。

《中国诗词大会》虽然还是传统的竞赛形式,但是采用了“以一敌百”的赛制,形式上更有冲突感,观众也可以随时切入收看,符合“瞬时收视,短暂停留”的收视习惯;江苏卫视打造的《阅读阅美》采用“文化+情感”的组合,以“美文推荐+美文朗读+人物访谈”三位一体模式,发掘沉淀在生活中的动情文字;《非凡匠心》主打文化体验环节,同时又有着纪录片的质感与内涵。

《国家宝藏》是一档以纪录片+综艺形式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制片人、总导演于蕾曾坦言,节目形态定义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是一种全新的原创模式:“我们这次把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属于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它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



从目前可以看到的内容来看,《国家宝藏》不仅采用全新的节目形式——“文物选秀”,还在节目展现上下了不少功夫,像“老司机”“大长腿”“网红”“我想静静”这样的网络词汇也大胆运用在了这样一档文化节目宣传中,用年轻人熟悉的文化传播方式,全力解密和激活古老深沉的历史文化。



互联网时代观众的口味早已不复以往的单调,文化领域的各种混合跨界更是大势所趋。文化类节目要做出新意,不妨考虑博采众长,从公众关注度较高的各种领域寻找灵感,大胆探索更为丰富多样的节目形式,提高观众的临场感和参与感。  

《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开辟了文化综艺新玩法,充分运用互联网元素,每期增加直播的形式,与用户粉丝形成了实时互动,与匠人联动,提升粉丝粘性同时,也丰富了剧集内容。还有“边看边买”线上售卖功能,以及微博的碎片化传播也都为这一季的多元化创新加分。

在国外,也有将电竞游戏与文化综艺结合的案例。由游戏嘉宾扮演历史战役中的角色,高度还原历史,同时由于每位参与者的不同,游戏的输赢并不会完全按照历史战役的结局来书写,这样改写“历史”的机会,给了观众更多的悬念。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新元素进入传统综艺形态之中。
从《见字如面》第一季的“裸奔”,到第二季不仅成功增加了冠名商,其他广告也在对外售卖三四天后即售罄,同时其他文化类综艺招商也已达千万级,可以看出文化综艺已经逐渐走出了以往不被广告商看好的困境。在新的形势下,文化综艺面对的难题逐渐从商业前景不乐观,转向如何提高创新力,加强受众培养,摸索有价值的内容。

到目前为止,文化类综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将娱乐节目模式和文化传播结合起来,消弭了观众的距离感,为电视台获得了更多的年轻市场。但是,文化节目注重娱乐性的同时,传承好文化才是根本,不能让娱乐性拉低一个节目的文化价值,“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放眼未来,还需要形式与内容并重,大胆创新,探索更多年轻态却不失传统文化格调的节目形式,继续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度,成为文化传承的有力推手。


    关注 金牌舆情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