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导演居然在旁白里反省自己,这部又粗糙又另类的纪录片是怎么火起来的?

 

六个月前播出的一部纪录片《寻找手艺》,最近突然翻红。粗糙的表现形式和颇具内涵的内容引发的冲突感,是它被热议的重要原因。...

六个月前播出的一部纪录片《寻找手艺》,最近突然翻红。粗糙的表现形式和颇具内涵的内容引发的冲突感,是它被热议的重要原因。
纪录片中展示了陶器、铜像、石雕、英吉沙小刀、枫香染、油纸伞、面花等传统手艺,是由一个仅有三人的团队,涉足23个省份,寻访199位手艺人得来的。他们记录的,是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濒临淘汰的手艺。

三个人中,导演张景曾就职于央视,是唯一有专业经验的人。摄像师何思庚原本是司机,临危上阵顶替中途退出的摄像师小蒋。录音师喻攀原本是客栈经理,在出发前两天才学的录音。

所以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画面粗糙,构图谈不上有美感,拍摄者经常入画,旁白带着口音,甚至导演还时不时地还会抒发一下个人感想。在拍摄佛像制作者土旦时,因为被土旦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制作佛像捐献给寺庙的行为感动,导演张景通过旁白反省自己说,“跟他比我还是为了钱”,被网友们称为“导演日常diss自己”。


还有非常质朴的后期包装字体,用导演自己的话说,“不管是剪辑方式,还是画面感觉,都很90年代,一点也不炫,一点儿也不刺激,字幕更是丑到要死。
网友们对这部剧纪录片的评价是,“土得掉渣,但着实感人。”

的确,它是一部看起来很“业余”的民间纪录片,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精致和考究。

导演张景曾在采访中说,“摆拍会让真诚的人也变得不真诚。”他们曾遇到过一对老手艺人,老夫妻遇到摄像机便心照不宣地拿起笔描样,然而笔尖根本没有墨迹。

这让张景开始反思传统拍摄的一些缺点,并且决定不设限地去拍摄,没有台词,没有策划,也没有事前约访,前期工作只是从1万多手艺人中筛选出来300多人,作为最初的脚本。

然而,任性而逾矩也注定了这支“草根队伍”会有一个艰难的开始。最终的成片里,前期摄像师的离开,寻找手艺人未果的失败经历,导演自说自话般的沮丧旁白,都被剪辑了进去,可能连导演本人也没有想到,正是这种自我剖白引发了大量观众的共鸣。
同时,由于制作粗糙和个人情感过多地介入,《寻找手艺》被13家电视台拒播。

在把片子送往电视台前,张景给朋友们看了成片,“三分之一的人很喜欢,三分之一的人不表态,还有三分之一的人说了一些建议。”而张景的初中同学把这部片子在学校里进行了放映,两千多个孩子看过后,大多数都表示喜欢。

后来片子被B站的工作人员看到,得以于2017年4月29日播出,10天后点击量超过7万,随后被旅游卫视《行者》栏目邀请播放,还有香港的发行公司表示想要代理海外放映权。

目前,《寻找手艺》在B站的播放量为54万,有3.8万条弹幕。

《寻找手艺》在10月份的这次翻红,也可以说是归功于媒体的力量。sir电影、萝贝贝等知名公号连续发文推荐,主流媒体也纷纷发声,使得这部片子收获了大批甘当“自来水”的观众,将其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打开B站弹幕,“慕名而来”“微博来的”“毒sir来的”不断刷屏。
作为核心用户为年轻人的社区,B站把握《寻找手艺》并获得成功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其受众审美的成功把握。为什么主流电视台拒绝,成人看了可能会质疑的片子,在孩子和年轻人中比较欢迎?

一方面,同类型的片子看多了难免审美疲劳,在《寻找手艺》以前,或许没人想过纪录片也可以是“充满土味的”,“不高大上的”,朴素真实的纪录方式反而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另一方面,目前年轻人的主流群体90后所具有的性格特征,使得他们对于“真实”、“随性”、“不端着”的做法有着天然的好感。

没有煽情的吹捧,还原手艺人真实的样子:
坎温老人做伞,在收尾绷线时,棉线断了八次,每断一次都要愣一愣神。
胡达拜尔老人地制作并演奏民族乐器芦笛,而他的儿子试图吹响芦笛却失败了。
土旦把制作佛像赚来的钱再通过手艺捐给了寺庙,“有钱的时候捐金子,捐佛像,没钱的时候,我们就免费给寺庙做,不要人工费。”
吐尔逊江大叔忙于做陶器,结束时才对着镜头说了几句话,敞开的裤裆拉链十分显眼。

如果事前经过策划编排,恐怕现场很难抓到这些小细节。但团队毕竟缺乏专业性,片子对于手艺人技艺的描绘并不是非常细致和深刻,更像是一次旁观的纪实拍摄,将手艺人和他们的手艺、生活、故乡的风土味道一一道来。

至于手艺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张景的回答是“遵从自然”,他的职责是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钟立风操刀的片头曲叫《黑鸟》,歌是这么唱的,“森林里的一棵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一棵树,但是没有他们,森林将不复存在”。张景认为,这就是手艺人和工匠精神,他们从来不谈工匠精神,但却默默承载了这个国家的温度。

故宫的文物和民间的手艺,一个居庙堂之上,一个处江湖之远,各自有存在的意义。

据说,《寻找手艺》还要拍第二部,人还是那三个人,还用相同的手法,只是设备要换好的了。

我们除了在这部纪录片中看到“土”、“糙”、“业余”这些点,是不是还可以想一想,形式和内容究竟哪个比较重要,应该怎么平衡才比较合适呢?


    关注 电视剧前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