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商品市场打call:明年这些商品价格将上涨!(附各板块走势预测分析)

 

未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将呈相对乐观态势...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2017年10月期《大宗商品市场前景》报告预测,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在内的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在2017年跃升28%之后,2018年将继续攀升4%。由于铁矿石价格修正的影响被其他基本金属涨价所抵消,预计金属价格指数在2017年上涨22%之后,2018年趋于平稳。包括食品类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在内的农业大宗商品价格预计2017年温和回落,2018年微升。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黄国平博士日前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经济稳步复苏态势下大宗商品的需求端有望保持低速增长的态势,而供给端受过剩产能退出、企业库存下降、减产限产协议达成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可能进一步呈收缩之势,未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将呈相对乐观态势。

中金公司亦表示,今年大宗商品整体表现依旧亮眼主要是受益于供给端不同程度的收缩,并预计2018年大宗商品整体将延续涨势,但品种间的机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源于需求增长消化过剩。

黄国平博士指出,长期而言,实体经济因素是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但在短期,国际投机因素是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金融化的重要原因。

有关研究结果发现,实体经济需求和美元汇率是2003~2014年驱动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长期性因素;投机性因素在2005年之后日益凸显,成为2006~2008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力;2009~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源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宽松的货币政策;2012年后的需求不足和美元走强是导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疲软的重要原因。

至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国因素,总体来说,中国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正在加强,但这种影响要小于美国。中国因素并非对所有大宗商品都能产生较明显影响,且其影响机制主要是总需求而非流动性。诚然,当前,中国因素通过对市场供需关系和库存直接作用而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具有间接影响,而投机力量借助中国元素炒作,则可能是中国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更重要原因。

以下为中金公司研究部对商品各板块作出的价格及走势预测:

黑色金属:钢厂利润难维系高位,铁矿过剩收窄。今年金属市场投资者相对困惑,原材料与成材对应史上较高的隐含波动率。18年,铁矿边际上仍有供给投入,需求有回升但幅度较小,我们预计3个月,6个月,12个月价格为43美元/吨,55美元/吨,52美元/吨。基于对明年边际钢铁供给趋松和需求增长强度降低的判断,预计超高的国内钢厂冶炼利润将从1000元/吨回落至300元/吨。

动力煤:先进产能持续投放,价格回归合理区间。需求端,国内动力煤需求将在各行业再分配,但整体消费预计将与今年持平;供应端,持续高位的利润空间预计将吸引供应复产,既有开工率放开和先进产能置换,也可能有中小煤矿复产。预测动力煤供需情况在2018年由短缺转向均衡,价格回落至550元/吨的合理区间。另外,世界银行作出的报告也提到,煤炭价格在2017年上涨近30%后,预计2018年会出现回落。

有色金属:2018年基本面仍趋乐观。受益于供给端的干扰以及全球需求边际上的提升,17年有色金属的表现亮眼。18年我们仍然认为基本面的改善持续,因此对有色金属价格保持乐观。另外,美元走势趋弱为金属价格的上涨带来宏观背景,另一方面油价和运费的上涨造成成本端整体抬升。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推进,18年电解铝市场将首现缺口。对于锌,供需缺口逐渐收窄,但短缺仍存。整体而言,有色金属给出如下排序铝>锌>铜>铅>镍。

贵金属:加息仍是主旋律,对金价影响或削弱。根据中金宏观组对2018年美联储加息三次的判断,明年下半年联邦基准利率将达到2.00-2.25%水平,但温和通胀的预期将降低三次加息对金价的负面影响。对价格,在朝鲜及中东局势不恶化的情况下,预计2018年均价在1200美元/盎司,略低于市场一致预期。

农产品:供应复产加剧过剩。18年全球玉米市场转向去库存,而小麦期末库存再创新高,价格反弹有压力。在旺盛需求的推动下,大豆库存消费比预计下滑,为价格上行提供支撑。对于棉花,全球丰产预期增强,棉花价格存在下行压力。此外,全球糖市转向供应过剩,糖价大概率进入下降周期。综合来看,对于农产品给出的排序为玉米>大豆>小麦>棉花>糖。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中金金网;金融时报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关注 朝阳财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