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必然》:IT男与文艺女的不同反应

 

《必然》全书十二章,也是十二个关键词: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和开始。...



        

  选择《必然》,常读常新
文/好摄女


去年秋天,初读《必然》,因为文章太学理化了,没读下去,我就送给书友半价了(那本可是有凯文凯利的亲笔签名喔)。后来半价熟知我手头上做的事儿,建议我再读读。最近开始了第二次阅读,读的时候,还是精力不集中。我就从感兴趣的章节读。

先读“共享”篇。书中提到“我们共享的不仅是最終的成品,还包括整个过程。对于我和其他想要做好工作的人来说,所有不成熟的想法、尝试过的死胡同以及跌倒和爬起都是有价值的。当把整个过程都开放后,你想自欺欺人都很难,你能更容易看到,什么是确实对的”,我有点共鸣了。

这不就在说,互联网共享的路上里,不断试错吗?我担忧什么呢?这些年做自媒体,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公众号,每一段都遇见过“死胡同”,最后找到路。

接下来,从头阅读,有些章节浏览的很快。翻到“提问”篇,凯文凯利用了一堆排比句在说:一个好问题。我印象较深刻的就这两个:—个好问题重新构造自己的答案;一个好问题处于已知和未知的边缘,既不愚蠢也不显而易见。

总之,会提问比答案重要,这是我的理解。我也会思考,若一直在提问,没行动怎么办?最近很忙,几个项目混一起,怎么办?我这样有着严重拖延症的文艺女,该如何面对眼前这一堆事儿?

好在这本书的“提问”篇里,凯文凯利写下了:“我的思考方式更偏向行动而不是沉思。当出现一个疑惑或一种直觉,我不会在内心漫无目的地反复咀嚼,让自己的无知不断滋养它。我会开始做事,會迅速行动。我开始寻找、搜索、提问、质疑、突然行动、记笔记、做标记、尝试把一切变为自己的东西”。

这么说来,《必然》,我没全部消化。只是当下某个困顿或困难,给我一个暗示吧。全书十二章,也是十二个关键词: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和开始。

凯文凯利说“虽然我对每个动词的论述都独立成章,但这些动词并非独自运作。相反,它们是高度叠加的力量,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很难只论其一,不及其他。分享既促进流动又有赖于流动;认知需要追踪;屏读和互动不可分离。这些动词本身就在融合,又都处于成为的过程中它们构成了一个运动的域”。

这次写到这儿,书里勾画的字句,全用黄色荧光笔。下次读的时候,我用另一种颜色的荧光笔,常读常新。

  未来的生活方式会被重构
文/半价


说实话,Kevin Kelly的这本《必然》我并没有读完。从去年11月份@好摄女赠书到现在,也过去快半年了,不是因为懒,而是里面让人思考的内容太多,每读完一部分都需要停下来思考。先介绍知化、流动、屏读、共享和过滤这几个角度。

  • 知化(Cognifying)
这个词来自于“Cognitive”(有认知力的),扩展开来,就是一台硬件设备具备了“智能”,甚至有了自我学习、改进的能力,前段时间打败人类围棋高手的Google AlphaGo 就是深度学习、自我改进的一个例证。这些智能设备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习惯了它们,甚至不会注意它们的存在,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的“智商”已经很高,其运算能力是单个人类所不能及的。有人担心,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被这样的“超级智能”所统治,甚至像《骇客帝国》电影里一样,被控制。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参见Nick Bostrom的《超级智能(Super Intelligence》。

  • 流动(Flowing)
电子信息和书籍、雕刻等其他传达信息的载体相比,有几个优势:传递速度快到接近光速;存储廉价;复制便捷。这些优势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数据本身越来越接近于免费,那人们为什么要为这些能够免费得到的东西付费呢?“原生价值必须是在交易时产生的特性或品质,人们无法复制、存储具有原生性的事物”,作者举了8个具有原生性的特征。以阅读邻居为例,现场面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真实性和激烈性,只读公号上的整理文字是感受不到的。这样的原生性价值,和日本的“匠人”有相似之处,大家不再满足于流水线上的产品,更多的手工制品会受到青睐。

  • 屏读(Screening)
纸书和电子书本质是一样的,都只是信息的载体,但纸书可以让观点集中阐述,而移动互联网更倾向于碎片化信息的获取,有利于新闻类的信息传递。和纸质书相比,电子书有太多的优势,比如便于批注、标注、分享、链接等,但其存储的0/1信息几乎没有质量,60万字的书和1000字的文章,在电子设备上并没有重量的区别,缺少存在感。“把100张左右的电子纸张装订在一起,加上书脊,把它们安插在漂亮的封面和封底之间”,也许会是一种折中的方案。

  • 共享(Sharing)
共享经济,将会是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从Airbnb到拼车服务,再到未来的无人驾驶,都是把个人资源和他人分享的实例。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一开始时,尝试模拟人类驾驶车辆的行为,观察路标、识别十路口的红绿灯、标识道路上的障碍物等,由于所需要的运算量巨大,技术进展很缓慢,直到后来Google不再尝试模拟人类,改用大数据+ 地图+ 机器学习模型,用机器自己擅长的“思考”方式,才使得自动驾驶有了质的飞跃。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正处在奇点爆发后的快速成长阶段,在未来的10~15年会有一大批商用的半自动/全自动驾驶车上市(实际上,特斯拉电动车已经可以实现部分路况下的自动驾驶),对目前出行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北京为例,大量的私家车会被全天候的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出租车所取代,其改善的不仅仅是交通拥堵问题,还有能源结构。当然了,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目前已有公司开始从特定道路、固定路线的自动驾驶开始入手,尝试适合中国路况的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有的技术,包括通过图像识别进行的车道检测、车距测量、车速判断,都会对自动驾驶领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过滤(Filtering)
每年,都有雪崩式的新鲜事物被创造出来,浏览完所有的信息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一种对信息进行分类和筛选的方法。“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所以广告商希望根据每个人的爱好、习惯,来推送适合你的广告,以此来占用你的注意力。微信朋友圈就是一个过滤器的例子,把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连接在一起。但“只接触那些你已经喜欢的东西是有风险的,你可能会卷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漩涡”,要想跳出这个回音室,使用更多类型的“过滤器”会更有效。用于追踪、分类和过滤每个维度信息的智能“过滤器”会应运而生,但这又会回到“知化”里提出来的问题,我们会不会被这些超级智能“绑架”?

目前市面上有三种版本的《必然》,一种是预售版本,当初KK来北京办读者见面会,估计是出版社赶印的一批,如封面图片中左侧所示;一种是逻辑思维定制的封面;一种是出版社正式发行的,如封面图片中右侧所示,也是封面最丑的!原谅我吐槽下出版社的审美。也有人说做的越像“盗版”书,也许销量会更好,真的如此?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半价做的《必然》书摘


    关注 有人讀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