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于名牌大学、就职于名企……” “请问你每天有多少时间陪孩子?”

 

做孩子最棒的父母,每个爸妈通过努力都一定能做得到。...





从上周开始,上海浦外小学(据说入学需要面试家长)某班的家长微信群聊天记录在网上疯传,该班家长在群里纷纷晒出自己闪闪放光的简历,竞选该班的家委会,上演了一出拼爹拼妈的现实版戏码。

我的朋友圈陆陆续续有朋友转发相关截图,孩子的父母纷纷表示自卑、焦虑,大呼拼爹拼妈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还没有孩子的朋友则纷纷表示“不配生孩子”,看来这些家长的简历真的让大多数人扎心了——

 
竞选简历一:毕业于美国中密歇根大学,任职于私募基金公司,连续三年担任幼儿园家委会会长。
 
竞选简历二:知名外企HRD,有资源,和孩子他爸是复旦附中的校友,夫妻二人能文能武,很高兴能在班委会里遇到很多同济校友。



竞选简历三:和孩子妈妈是研究生同学,读博期间担任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席,现在与孩子妈妈同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老师。

除了以上特别有故事的简历,还有家长放话:不竞选家委会,但是你们不要欺负我家孩子,否则……
 
孩子他爸爸,某知名公募基金经理,就会把你股票砸跌停,包括茅台……

就问你一句,你怕不怕?

看完以上截图,相信很多人内心的OS都是:各位戏精家长,你们的戏好足啊。这哪里是竞选家委会,分明是去公司应聘高管啊。可同时心中又难免有些不如人家的自卑,感觉在为人父母这局游戏中,自己只有初级装备,动不动就会被人身带高级装备的玩家KO。

大概是大多数父母心中都有难言的焦虑,近期在微博上热搜、在朋友圈被疯狂转发的亲子类话题,无一不是父母之间的比较。先有暗含物质比拼意味的《对不起,爸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后有比拼学历和社会资源的以上微信群截图,留给大多数平凡父母深深的刺痛。

这社会怎么了?难道买不起学区房、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就不是好父母吗?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衡量好父母的标准被物质化成了这么多标准?

对于这些张口学区房,闭口高学历,彰显自己高薪资、高权利的父母,想问你们一句,你们工作那么忙,有时间陪孩子吗?

我也认识一位职场妈妈,工作正值上升期,老板也特别赏识她。本来工作很拼的她,在成为母亲后,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晚上下班回到家,孩子睡着了;孩子生病了,永远都是奶奶陪着去医院;孩子叫第一声妈妈、迈出第一步,她都不在身边。后来她干脆辞职在家,想着等孩子大一点再重回职场。她离职时,主管竟然特别理解她,鼓励她说,把孩子带好也是一种成功。
 
举这个例子,不是想要鼓吹辞职在家的妈妈有多好,而是想说明,父母间不应该老是比拼物质条件、学历、权力等因素,大家不妨比拼一下陪伴孩子的时数啊!当你自豪地丢出这些简历时,有没有想过,自己有多长时间不被工作打扰、好好陪伴孩子?又有多长时间不曾为孩子讲一个故事、做一件手工、让他在你的怀抱里入睡?

我们常称那些被在外打工的父母留在老家给祖辈照顾的孩子为留守儿童,其实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的范围更广泛。那些常年忙于工作、没时间带孩子的各行业精英,多半都是把孩子留给祖辈或者保姆照顾,他们努力工作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优质的物质环境,但从某种层面来说,这些常年得不到父母陪伴的孩子也是留守儿童。再好的物质条件也弥补不了父母的缺位。



所以,年轻的父母们,别被这些戏精家长带跑偏。只要你保持一颗愿意学习、积极向上的心,能够陪伴孩子成长、给予他充满爱的耐心的教育,你就是好的父母,和有没有学区房、牛简历、好单位没有关系。

做孩子最棒的父母,每个爸妈通过努力都一定能做得到。
童话爸爸,每晚陪你游览童话世界


    关注 童话爸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